谈清代史籍中“满名汉字音译”问题

来源 :满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翻阅清代的史书和清人笔记、私人著述等,时常看到有一些清代国家机关衙署名称,职官名称及封号、赐号、地名、部族名称等俱系满语称谓,而这些名称的满语称谓又皆用汉字标注其音。如“阿卜凯福灵阿”一词为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之年号,汉义为“天命”。“阿卜凯”,满文写作 abkai①,汉义为“天的”;福灵阿”,满文写作 fulingga,汉义为“有大福量者”、“天命的”。用“阿卜凯福灵阿”,这六个汉字标注了两个满语词汇的音。我们把这样的问题称作“满名汉字音译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曾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和浓厚的兴趣,仅著作就有聂崇歧的《满官汉释》、赵振纪的《清史国语解》、郑天挺的《清史语解》等。但最好的版本要属1990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清史满语辞典》。
其他文献
文学艺术的和谐元素是社会和谐思想的承载者,"和谐理论"可溯源于中外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如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和的谐美理论。当前文学艺术存在着创作方面不和谐、评论方面不和谐等
通过对开封市区土壤、农产品、河水、底质及上游排污企业重金属铅、镉的监测,发现土壤中镉有超标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及变化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培养高职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在培养方法上,应注重训练,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模拟情景为手段、以成功心理为驱动等措施,培养学生与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