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借鉴。[方法]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连续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及空间交互关系。[结果](1)黄河流域2000—2020年年均减少耕地69.53万hm2,还林还草是耕地主要减少去向,2020年和2004年是退耕还林还草高峰年,中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2)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上游地区长期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值增加有利,中游粮食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更多,中上游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有显著促进作用;(3)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下游地区退耕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具有一致性,黄土高原南部和太行山附近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指标呈高—高集聚,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退耕与农业产值呈小范围高—高集聚。[结论]退耕还林还草是黄河流域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异质性明显,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因果关系,不同区域应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用地策略。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深入研读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认真领会其中的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将我校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课程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从而丰盈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实践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见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召唤。
期刊
自“中部崛起”计划以来,河南省和安徽省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两省经济发展均在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城市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为客观地评价两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模型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两省城市下一步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分析豫皖两省城市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本文对《河南统计年鉴2016》和《安徽统计年鉴2016》中所收录的34座城市的2015年的
幼儿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加强幼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和弘扬者有着极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目的:基于Apriori算法,探索含有铁皮石斛的保健食品配方规律。方法:检索含有铁皮石斛的保健食品配方,统计中药原料的功效、性味、归经以及其占运用频次总和的百分比;统计主要原料药的运用频次以及中药原料、非中药原料占主要原料药种类总和的百分比;对主要原料药进行关联分析,对中药类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得到含铁皮石斛保健食品105种,涉及54种主要原料药,其中44种中药原料、10种非中药原料,分别
城市书房是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迭代创新的时代产物,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广受社会公众喜爱和追捧。当前城市书房建设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设施布局向乡村化拓展,资源供给向精准化拓展,平台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场馆建筑向地标化拓展,服务范围向城际化拓展。政府角色定位、社会力量波动、运营成本补偿、同业混营边界等问题,是城市书房发展焦点。业界、学界、政界及公众等社会各方普遍关注城市书房建设,也存有困惑
提升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质量,是农发行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随着“三农”发展的深入推进,打造供应链链接农户与市场,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及责任捆绑,以链条中的物资最终销售回款自偿作为风险控制的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尤其是“粮食银行”,如何通过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期刊
黄河流域作为国家资源富集区,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导致了生态系统失衡。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和措施的研究成果,来发现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存在的不足,并为后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