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亮:从古典文学中收集闪光碎片,送给孩子们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很多人会对熊亮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殊不知,他曾轰动大半个中国童书圈。2018年,熊亮这个名字入围了国际安徒生奖,这可是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称为“儿童文学中的诺贝尔奖”,每位作家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而熊亮是至今为止唯一入围的中国画家。
  虽然他最终与奖项擦肩而过,但熊亮的入围,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原创儿童绘本成为世界一流的可能性。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熊亮的工作室里见到了他。彼时,他刚参加完莫斯科国际书展回到北京,一下飞机,熊亮就从机场打车直奔自己的工作室。
  刚刚经历了一场8 小时的飞行,本以为舟车劳顿会让他显露出疲惫,然而见到熊亮本人时,我却丝毫看不出一点疲态。聊了几句才得知,即使没有采访,他也依然会从机场直接回到工作室画画—4点睡8点起,几乎每天只睡4小时,熊亮一直是精力充沛的。
  熊亮留着浓密的络腮胡,这仿佛是很多艺术家的标志性特征,但不同的是,他刻意蓄长了下巴的部分。作家李蕾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熊亮时的感觉:“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活得像动画一样的人哦!”
  的确,蓄着造型独特的络腮胡,一幅圆圆的白色框架眼镜架在鼻梁上,有时还会头顶一个特别的帽子,乍一看,熊亮很容易让孩子们想起童话世界中的某个卡通叔叔。
  不知是不是因为如此,熊亮也仿佛更容易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如果打开一个中国孩子的书柜,你会发现,也许10本儿童绘本中有9本都来自国外,只有1本是国内原创绘本——这唯一一部中国绘本的作者就是熊亮。
  熊亮是国内知名的原创绘本画家,出版过的绘本全部摞起来有一米多高。去年,他曾入围堪称“童书届诺贝尔奖”的国际安徒生插画奖,虽然最终与奖项擦肩而过,但这却是年轻的中国绘本界离大奖距离最近的一次。

从“熊暗”到“熊亮”


  熊亮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从小既没上过绘画班,更没读过专业课。但在国内原创绘本界,他是大家见到都会叫“老师”并想要讨教经验的人。
  早年熊亮也曾创作成人绘本,暗黑古怪的风格颇受出版社和市场的欢迎,因为当时在大众眼里,国内原创绘本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那时他还叫“熊暗”,“我做成人绘本的时候,大家喜欢我是因为我画得挺欧洲化,他们觉得好棒,但那时候我就觉得,好像我们书里面中国的东西太少了。”
  直到2002 年,熊亮的女儿出生,于是他开始想画点什么给女儿看。“那个时候基本上你做中国绘本,大家都不喜欢你,当时写个童话都是城堡,女孩名字叫安娜,全都是这种习惯,要是说主角叫小明,他们就写不出来了。”
  但熊亮却发现,自己不仅对儿童绘本感兴趣,更喜欢将中国元素运用到绘本中。
  在那时候,这个做法显然是“逆流而上”的。
  果不其然,熊亮刚一开始画中国风绘本,马上就有朋友跑来提出疑问,“他说以前觉得我的东西挺洋气的,但是一画中国的东西,他就有点接受不了”,但有趣的是,几年之后,这位朋友也成为了画中国绘本的一把好手,“他后来也是把中国的艺术风格作为他自己的一个方向”,熊亮说。
  熟悉绘本的人都知道,中国原创绘本的道路直到近几年才好走一些。
  早些年,儿童绘本是一个奢侈品,不仅做出书来没有出版社出,连彩色印刷都是奢侈的。熊亮的书也曾被他放在抽屉里好多年。他深知自己并不是一个性格很强的人,但他却在这件事上格外勇敢坚定,“没人做过的事情你就会最勇敢,因为它具有开创性。”

  一本畫出来,没人要,那就画三本,三本没人要,在我心目中一套就是六本,六本做完,可能两套才可以,那就做十二本。

  当时他想,市场上没有中国绘本也许不是因为大家不接受,而是大家看到市场上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就会接受了。为了“让大家看到市场上有”,熊亮在五年里前前后后一共画了十二本,“一本画出来,没人要,那就画三本,三本没人要,在我心目中一套就是六本,六本做完,可能两套才可以,那就做十二本。如果还是没人要?那就彻底放弃了。”
  正在他画完第十二本的时候,出版社找来了。
  于是熊亮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儿童绘本《小石狮》。《小石狮》甫一出版便获得了台湾诚品书店年度十大好书奖。
  在熊亮看来,创作儿童绘本跟创作成人绘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做成人绘本的时候,每一页感觉到了就行了,但儿童绘本每一页都要求特别“严谨”。
  著名童书教育作家三川玲就认为,熊亮的作品能够代表中国最高的绘本创作水准,“他掌握了一种沟通的密码,这种沟通密码能够把中国古人的智慧介绍给今天的人们,能够把大人的智慧介绍给孩子们,能够把东方的智慧,让西方读懂。”
  《小石狮》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石狮子为主题创作的。
  在《小石狮》中,石狮子是一个小镇的文化象征,但“文化象征”是大人的说法,那么如何让小朋友理解呢?
  熊亮用他独有的“沟通密码”,仅仅在几个画面里就为小朋友解释明白了这件事。他用不同的景别和时间线告诉小朋友,石狮子是小镇的守护神,以老人的童年回忆里就有石狮子来体现它在小镇上存在了很久,同时他还画了一个提着灯笼的小孩,只要看到石狮子就知道到家了,熊亮用自己的巧妙构思把石狮子和小镇上居住的人们的情感联系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小朋友们理解了“文化象征”。
  “所以绘本是把一个点子切成可见的几个转折和变化,没有一页是蒙太奇,也没有一页是叙事结构。绘本的每一页都是意识的变化,小朋友翻这页会’哇!’,并不是因为他感到惊讶,而是因为每翻一页,它都有个跳跃,前面的跳跃是为了建立关系,中间的跳跃是为了制造悬念、找到转折,小朋友可以在这更深的悬念、更内在的关系中能够找到新的东西。”熊亮讲道。   相对于成人绘本,儿童绘本显然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构思,这也让熊亮觉得更富有挑战性,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兴趣。

原始森林里的瞬间


  打开熊亮的电脑,你会看到桌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文档,那是几百个故事的开头。
  在这件事上,熊亮似乎更像一个小说家。他热爱写作,写故事也是他放松自己的方式。他甚至觉得“只要对着电脑”,就是最理想的创作环境。无论是在候机时、飞机上、或是在刚刚结束的莫斯科国际书展上乱糟糟的工作后台,熊亮都可以随时打开电脑来写故事。
  这几百个故事成为了熊亮很多绘本作品最初的蓝本,他的最新作品《游侠小木客》也正是在这样的文档中诞生的。
  3年前,熊亮和两位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朋友一起去到了加拿大。他们住在渥太华的一片原始森林里。那时熊亮正经历“灵感匮乏期”,他想创作点什么,但却什么都写不出来。
  整天泡在原始森林里,却几天几夜写不出来一个字,熊亮感到很焦虑。
  半夜他发着呆看着树林时,突然想到——为什么没有人走到森林的最深处?
  “进过森林的人就会知道,一般走到一个“安全点”,就会停下来回头看一下,不能离入口太远,因为到了一定的位置就会恐惧”,但熊亮对自己说,“有一天一定走得深一点、一直走进去。”
  于是在一天深夜,他真的一个人独自走入了原始森林。
  当真正走进森林深处的时候,他发现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完全是陌生的。地上铺满了没有人踩过的落叶,不远处是野猪拱过的泥塘,到处都充满了有点奇怪的味道,空气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熊亮觉得自己被“非人”的味道包围着。
  所以听到鸟叫声时,熊亮是有点害怕的。为了让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显得不那么突兀,他做了一件事——吹口哨学鸟叫。出乎意料的是,在听到他的口哨声后,所有的鸟都从树上飞了下来,它们一个个挤在地上,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在发出声音。

  他是自然主义的,在森林中成长,懂得万世万物的联系,同时也能够打破各个族群之间的隔阂,了解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和他们的感受。

  桃花源以前出现在文字里是只字片语,而熊亮想把桃花源画出来,画在小木客的故事中。

勇气永远是我的主题


  儿时的熊亮是极度缺乏自信的。
  在那个学习成绩几乎代表了一切成就的年纪里,成绩垫底的熊亮很少有自信的时刻。从5 岁起,他唯一热爱的事,就是躲在爸爸为他搭建的阁楼上面的小画室里涂涂画画。
  上幼儿园时,老师发给每人一块橡皮泥,让大家搓成小圆球。只有熊亮在不断地搓成长条形,老师走过来问他时他回答,我想做一个长颈鹿。老师记住了这个细节,在一次家访时对熊亮的父亲说,这个孩子挺有创造力的,说完还留下了一本儿童简笔画的描图本。
  但当父亲把书交给熊亮时,熊亮却只是小声地说了一句,“爸爸,我不会画这个。”
  熊亮的父亲还以为这里的“不会”是能力不够的意思,其实他并不知道,那个时候熊亮已经可以把电视里看到的东西都画出来了,所以根本不会再去描那种简笔画的书。
  熊亮至今记得他说那句话时心里带着的那一点小小的骄傲,“我上学的时候,班上的女同学应该都不知道曾经有我这么一个同学,或者他们可能记得我,但应该就是班上男同学最没魅力的那种,就只有在那个时刻,我才会稍微爆发出一点自信心。”
  对于熊亮来说,“勇气”这个词一直有着特别的意义。“小时候,绘画是一个发现自我的途径,你要是看见我小时候的照片,你就知道,还真找不出更没自信的脸来了。所以画画是一个途径,文学故事也是一个途径,怎么能通过这个故事找寻到自我?勇气永远是我的一个主题。”
  路金波第一次看到熊亮写的故事时就说,“熊亮的文字很有辨识度”。
  初识熊亮时,他还抱着想让熊亮教女儿画画的心態,但令他没想的是,他马上被熊亮的绘本吸引了,“我被他带到了一个故事世界里面。”
  路金波发现,在熊亮的绘本中,每一个碎片虽然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屠龙族、梅雨怪等形象都曾在熊亮的绘本中出现过,而在《游侠小木客》中,以往的这些人物和故事碎片再次被熊亮拾起,重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木客家族的这些人物其实原先都散落在文献当中,像闪光的碎片一样,但是我现在把它们全部集合在一起,赋予它们物理的空间线索,并且赋予人物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物都有小传。”熊亮说。
  而《游侠小木客》的故事也并不是熊亮凭空想象的,它有一个世界架构,里边的每一个山谷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神话世界,也有很多传说,但那个时候是因为出版商不够努力,所以那个时候大家的故事连不起来,所以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而熊老师用一个艺术家的天赋,做了一个峡谷,入口是桃花源,把故事串联起来了”,路金波甚至想把《游侠小木客》打造成一个东方的《哈利·波特》。

  熊亮之所以给小木客的定位是“游侠”,正是因为游侠并不是一个具有超能力战胜别人的英雄,而是有别的更深层含义:他是自然主义的,在森林中成长,懂得万世万物的联系,同时也能够打破各个族群之间的隔阂,了解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和他们的感受。
  在熊亮眼里,游侠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有的大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性格,但我觉得调皮捣蛋特别好,它代表的是孩子们自由的天性。最关键的是,游侠爱所有的人,他是充满勇气和爱的。我也希望小朋友在读这个绘本的时候是自由、开心的状态,也希望他们能够跟游侠小木客一样,永远拥有着童年。”
其他文献
如今回想起第一次考托福的那个上午,细枝末节的记忆仍然能浮现于脑海。当我记起我穿着白色T恤,挎着单肩包,在中大的教学楼间穿梭半个小时,才终于找到试室所在的楼层后,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我额头上淌下的汗滴。当我走出考场时,跨过长满浮萍的小河的石桥上,蔚蓝的天空像倒映的海面,飘浮着零落的白云。  那是我满打满算十七年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我的人生从此分歧,走上了之前未曾想过的一条道路。  说起选择这条
@圆滚滚:左撇子真的更聪明吗?  小南: 平均来说,惯用左手并不能说明一个人智商更高,或者更有创造力。  左撇子更聪明这种说法,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下半叶逐渐流行开来的左右半脑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左脑主要负责语言、理性分析和顺序处理(即两条信息按时序进行处理),右脑则更偏重空间处理、情感、直觉、音乐和整体认知。  如此看来,惯用右脑的左撇子们似乎会在智商和创造力方面更有优势。即使认为创造力来自
在这个颜值至上,体态、体形和健康管理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的时代,  中国人第一次敏感地意识到,  如果连自己的体重都掌控不了,谈何掌握自己的人生?  但同是瘦身,有人元气大伤,有人却能健康身材两不误,  两者的区别,或许在于一种健康科学的全局观。  通过近距离观察一家创立十年,  如今正往大数据领域发展的体重管理公司,  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让国人都拥有理想体重和健康体魄,  并不是一个太遥远的梦想。
在这位“最懂孩子的设计师”看来,大部分幼儿园可能都把设计重点放错了地方。最好的幼儿园,也许比我们想象的都要简单。  演讲厅的投影屏上打出一张有点模糊的旧照,一个三四岁男孩全身都是泥巴,咧嘴傻笑看着大家。“我童年最深的一个记忆就是,对我想做的事,妈妈从来不会说‘不’! 所以我设计的出发点一直是,让孩子可以拥有我小时候那种快乐的体验。”  在2017首届深圳设计周的“价值工厂”,身穿休闲西服的日比野拓
无论是通过国外电商平台,还是国内代购转运公司,抑或通过熟人人肉带货,这些都是最受老外欢迎的中国产品。他们不但忠实地大批量反复购买,还会充满热情地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对它们的喜爱。老干妈  国民女神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溢满世界人民的心田。咬一口老干妈三明治,浓郁的芝士香混合老干妈的鲜辣;质地韧嫩的西冷小牛排,搭配上好的老干妈,一款极具中国风味的牛排就这样诞生;另外,老干妈拌寿司、拌黄油、拌蛋黄酱、
春节前,中国运动品牌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撇开设计好坏不谈,李宁能引起大家的好感,除了它让广大中国网友宣泄了爱好热情,还与它在秀场上展示的服饰都是当下越来越潮的时尚风向有着很大关系,尤其秀场上亮相的老爹鞋,秀前就已经在鞋圈吵翻了天。  老爹鞋的流行,源于法国时尚品牌 Balenciaga 在 2017 秋冬男装秀场发布的 Triple S 运动鞋在网上被刷屏,那之后,老爹
红肚兜儿  专栏作家,微信大号。著有《一切不合适,都是因为不够爱》等。    当年认识一个姑娘,温柔乖巧,性格很好,总是笑眯眯的,从没见过她发脾气。同事给她介绍了个对象,那是个看上去充满经验的所谓“老手”,傍晚骑一台噪音巨大的摩托车,轰隆隆开到她单位宿舍大院,然后潇洒地迈着大步,像拎一只宠物那样把她拎到摩托车后座,共赴一场约会。  她很矜持,只是想尝试交往看看。这个男人,却迫不及待要散发自己浓郁的
在墨尔本的游人,不论是坐有轨电车,还是在雅拉河边闲逛,都一定会注意到瑞丁思书店墨绿色的门面。它在2016伦敦国际书展上被评为“全球最佳书店”,如今已有七家门店,一直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瑞丁思书店的故事,要从1969年开始。那时,随着摇滚乐和嬉皮运动席卷全球,澳大利亚也开始接受这种社会变革氛围的洗礼。当时澳大利亚青年们享受波西米亚式生活的中心地带,要属墨尔本大学附近的“意大利街”L
数字货币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交易方式,以及对货币的思考方式?随着数字支付创新的狂飙突进,上述问题如今引发关注。  无论脸书(Facebook)自己的数字货币宏大计划(Libra,天秤币)最终成功与否,它都已经为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  德意志帝国的俾斯麦曾说:“如果必将发生一场革命,那我们宁愿去引领它而不是遭遇它。”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要去尝试塑造数字货币革命。而是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这部短篇小说集,是在一种汉语文学整体拙劣寒酸的气氛下,出现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集内含十四篇小说,几乎都是作者赵志明十年前的创作,其出版亦算是读者“辨认”出来的结果—此前作者的两本电子书在豆瓣上架,均得到了高人气高分的对待,其中《还钱的故事》在豆瓣阅读虚构类排行榜长期占据首位。  小说集中的故事均是围绕乡间的凡庸生活展开,赵志明写肉身的死,也写你我随时可以感知到的那些悲剧,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