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下厨的革命家卡斯特罗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25日晚,古巴政治强人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
  卡斯特罗一生最大的政治成就,是在冷战高峰期,带领古巴这个小国,向强邻美国说不,在美国的后院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就算为此付出重大代价,遭到由美国牵头的西方世界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他仍拒绝低头,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及东欧瓦解、古巴失去主要外援、经济濒临绝境的史上最孤立时期,他仍不屈不挠,领导古巴存续至今,表现出一个小国的坚强与骨气。
  历史的最大讽刺可能是,过去半个世纪,当美国四处扮演世界警察、霸权正盛时,卡斯特罗和古巴却屹立不倒,有报道说中情局曾向他发动过638次暗杀,但他悉数安然度过,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奥运有“避过刺杀”这个项目,他必定会赢得金牌。到了奥巴马任内,美国与古巴关系逐渐正常化,如今轮到带有浓厚孤立主义色彩的特朗普上台,美国可能改弦易辙,不再当世界警察,卡斯特罗在这个时候撒手人寰,不是有点功德圆满的讽刺意味吗?
  过去半个世纪里,古巴虽未至于饥荒,但长年物资短缺,出现了不少以食物为题材的笑话,例如:古巴家庭里的冰箱与椰子有何不同?答案是没有,因为两者都只有水。古巴动物园附近的告示,原本是“Do not feed the animals”(不要喂动物),后来却变成“Do not eat the animals”(不要吃掉动物)。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个食物匮乏的国家,卡斯特罗却偏偏是一位美食爱好者。立国后,他甚至投入了很多资源成立食品企业,生产芝士、鹅肝、威士忌等美食佳酿。
  记者Lee Lockwood曾为卡斯特罗撰写过传记,记述了以下一幕:60年代中期,他采访卡斯特罗,其中一次访问在森林里一个军事基地的大帐篷内进行,同时在场的还有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今日古巴领导人)及一位前苏联领导人的儿子。记者亲眼见识了他的绝佳胃口,他首先以酸奶作为开胃菜,并且是以刺刀来吃!之后,他吃了生菜沙律、西红柿、芋头、火腿、炸鸡、米饭和夹心饼干,那晚的主菜是Lechon Asado,一种配以古巴式辣汁的古巴烤乳猪,他吃了满满一碟!这还不算,还有一串免翁牛柳,卡斯特罗以刀切下,吃光了。
  他不愧为老饕,不单胃口极好,也极为开放,就连我曾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敢吃的龟,他也一样敢吃。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但真正把厨艺与治国集于一身的,除了胡志明,就是卡斯特罗。
  早在1953年革命失败被囚时,他便以下厨为乐。当家人给他送来一小块火腿,他便兴致勃勃地搭配狱中配给的糖水菠萝片一起吃,还得意地写信告诉好友。获释后流亡墨西哥,他甚至当了这群革命同志的厨师,常为大家煮三餐,弄些米饭、意大利面条或杂豆。1955年平安夜,他还请来革命伙伴切·格瓦拉及他的新婚太太,亲自下厨做了圣诞大餐——古巴传统圣诞菜式烤猪。
  他崇尚以简单的烹调方法处理食材,重点是吃出食物的原味。他甚至喜欢亲自教人烹饪。有人形容,如果你在下厨时碰巧遇到卡斯特罗经过,绝对不是一件乐事,因为他会不厌其烦地对你的每个细节指指点点。
  有一次,他更批评太太不懂得以正确方式煮香蕉,太太忍不住反唇相讥,问他有没有事情是不懂的。他答道,的确很少。还有一次,当朋友的太太拒绝听他的意见——沾上面包屑来煎炸羊排,反而以炭火烧烤时,他甚至为此生气。
  (刘振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6期 图/点点)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初中体育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
期刊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描写人物并不感到为难,但描写得有声有色,呼之欲出者却很少。那么,如何描写人物才能使其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呢?我觉得用三面撞击法很好。
期刊
摘 要:龙舟竞渡作为湖北典型的民俗体育项目,在社会变迁中经历了起伏兴衰。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地区的龙舟竞渡为个案研究,探寻湖北省龙舟竞渡现实存在、发展的心理基础,剖析转型期日常生活结构的变迁对龙舟竞渡发展的影响,揭示湖北龙舟竞渡发展与变迁的路径。以期为具有悠久民俗文化历史和精神给养的湖北龙舟竞渡的保存与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体育管理;民俗体育;龙舟竞渡  1前言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
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音乐能直接
期刊
这已经不是记者第一次采访.shop注册局的CEO冢原广哉(Hiro Tsukahar)了。作为中国域名圈里公认的颜值担当,帅气多金的冢原广哉自从带着.shop新顶级域名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但他却始终显得有些神秘。25岁便将自己创办的投资集团打包售出的他,鲜有社交媒体足迹,即便专注职场信息的领英页面上,也只有寥寥几笔。  到达约定地点时,冢原广哉已经到了。我看到他手上有一大叠写满数据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