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阅读题琐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苏辙《伯父墓表》。本文对这道试题涉及的文化的背景和重点字词进行了介绍和辨析。
  【关键词】《伯父墓表》 选材 文体 文言字词
  选材和文体
  今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苏辙《伯父墓表》,与前年选的欧阳修写的墓志和去年选的苏轼写的传记文体比较接近,都是比较典范的文言文。选与前两年相近的材料,从命题者说,前两年的材料经过检验,未致非议,比较平稳。写人记事类文章语言浅易,合乎大纲要求。从考生来说,复习容易对路,颇方便于备考。
  《伯父墓表》原文2400余字(含标点,下同),经删节为730余字。原文篇幅较长,删节后字数适中(通常800字左右)。当然,过多删节,容易割裂文意,就有人批评今年的材料文意不甚连贯。至于材料的来源,可选古人写的整篇文章,文章较长的则节选其中的一部分(如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选文),或由命题人删改写成合乎要求的文章。目前还没发现命题人自己撰写文言阅读材料,毕竟今人写出的文言文难以毕肖古人口吻,大概无人愿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墓表和墓志,分别来看,两种文体有所不同。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对墓表的解释是:“其辞则叙学行德履。”吴讷还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凡碑碣表于外者,文则稍详;志铭埋于圹者,文则严谨。”可见,墓表树于墓道,用来叙述墓主为学情况和德行履历,可以写得详细点;志铭埋在墓内,用来叙述墓主世系、生卒年、名字籍贯,以防地势改变而不知墓主为谁,行文必须严谨。而表文“不危状公遗事”说的是,苏辙的堂兄(弟?)苏不危为其父写的行状。行状这种文体吴讷的书里也有介绍:“门生故旧状死者行业上于史官,或求铭志于作者之辞也。”是死者的弟子、朋友、亲属详细叙述死者情况或呈报朝廷议定谥号,或上报史官请求编录,或交付别人求作铭志碑表。
  试题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有四道题,三道选择题,一道翻译题,题型同于往年。
  第5题考查文言实词。“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摇益:有利”
  编者按:句中“益”可解为“扩充”,由“增益”引申而来。向市民购买马匹是为了扩充骑兵队伍。解为“有利”显误。
  第6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编者按:“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述其少年时交游情况;“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述其对王蒙正的态度,事涉苏涣人品;“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述其爱惜人才。此三句均与“为官公正”无关。
  第7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此题C项“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编者按:据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受“杖责”的是张宗,而不是其子。
  第8题翻译题。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编者按:原句主语省略,翻译时应补出。“屈”是使动词,“礼”是名词用作动词。是说使自己心意委屈(也即“降低身份”),礼待他(即苏涣)。“知公之贤”的“之”加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短语可译为“知道苏公贤能”。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编者按:命题者拟定的答案,把“以”译为“作为”不够妥当,“作为”是动词,而“以”是介词。苏版教材课文《<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教材注释为“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此题翻译可照此办理,“以”即“凭借……身份”。
  称谓和官职
  文中多次出现的“公”,“公”即苏涣,是苏不危的父亲,苏辙的伯父。“公”又是对人的尊称,有人译为“您”,作为第二人称处理,其实不妥,因为墓表说及墓主该用第三人称,不可用第二人称。译文直称“苏涣”,则口气不妥(墓表开始必须交代墓主名字,则是用“公讳涣”)。对表文中的“公”,似可译为“大人”“苏大人”,或直接称“苏公”(即如称蒋介石为蒋公,称周恩来为周公)。只是包拯的赞叹“君以一县令能此”的“君”可以译为“您”,因为这是当面赞扬,墓表对此是直接引用。
  材料中所说的“言事官”译文“言事的官员”自然不错,但究竟是什么官,考生恐怕并不清楚。古代的监察御史、拾遗、谏议等都是言事官,他们的职责就是向朝廷向皇上提意见。比如唐代的杜甫曾任左拾遗,白居易曾任右拾遗,宋代司马光曾任谏议。
  作者单位:江苏大丰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12月12日上午,由省记协主持召开的陕西新闻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在西安举行,来自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记协和新闻媒体的负责同志,以及被评为2011年度省优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的建立只是让企业在Web中有了一席之地。如何在传统营销形式的基础之上开展自己的网络营销推广自己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