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实际蒸散量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散发是若尔盖高原湿地重要的水文过程,但目前缺乏对若尔盖地区实际蒸散发量的相关研究结果。为计算若尔盖高原实际蒸散量,利用1967—2011年若尔盖高原地区红原、玛曲和若尔盖3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FAO56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公式,依据单作物系数法计算若尔盖地区实际蒸散量,利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趋势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地蒸散量是若尔盖高原实际蒸散量的主要构成部分,草地蒸散量达362.3mm·a-1,占74.28%。湿地蒸散量为116.6 mm·a-1,占23.85%;近45年来若尔盖高原3个气象站的ETc显著相关,ETc平均值为488.6 mm·a-1。ETc的变化并不明显,呈缓慢增加趋势,绝对变率为12.75 mm,相对变率为2.62%。若尔盖高原ETc变化与植被生长周期密切相关,高强度蒸散过程集中在短暂的夏季,7月份平均值达3.73 mm·d-1。4、10月份气温低于0℃,ETc为1.52.0 mm·d-1;通过回归分析得出ETc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式,相关系数r>0.9,P<0.05,相对误差均低于0.6%;年ETc与年均气温相关性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年ETc与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1968—1971年ETc增加36.09 mm,相对降水量增加5.82%;1971—1981、1981—2005年ETc分别减少12.22 mm和16.34 mm;2005—2011年ETc增加41.75 mm,相对降水量增加6.41%。该地区水文过程中蒸散发相对于水分补给变化较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国产羟乙磷酸二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83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37例)口服羟乙磷酸二钠(400mg/d)、Ⅱ组(15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成长与发展。妇女地位、传统习俗、性别观念是影响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要改变农村性别比不断升
<正>笔者十余年前在县级中医院工作时,地方医院手术条件差,每遇到青光眼病人,多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只有很少数的病人保守不成功而采取小梁切除术(房角关闭后用药物无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