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Manus,MIT新创客运动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麻省理工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上,材料科学及工程系的每个毕业生,都获得了一枚铜质勋章。勋章上印有MIT校徽——拿铁锤的劳动者与拿书本的学者,他们的脚下写着拉丁文mens et manus,即校训“动脑也动手”。勋章还有特别之处,都是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做的。做一枚勋章得投入不少小时的工作量。尽管这些学生研究的都是电池、生物材料等热门领域,但是对于做勋章也充满了热情。一个今年毕业的小姑娘,说她四年都参与了制作过程,终于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那枚勋章了。指导老师也讲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工匠的制作流程,有上千年的历史。
  创客史上“文艺复兴”
  这个小勋章诞生的摇篮就是MIT的新创客运动动手项目(Project Manus)。从2015年秋季开始启动的Project Manus,被誉为MIT创客史上的“文艺复兴”。也许你会纳闷:难道在这之前的MIT创客运动急需变革吗?
  的确如此。
  尽管MIT校园内散布着45个主要创客空间,但根据一次对1100多名在校生的调查,55%的创客在自己宿舍里做项目,还有20%在校外完成。这反映了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校内的创客空间也没有充分发挥效用。原因之一是开放时间。51%的创客在周末时需要利用创客空间,42%的时间是平时晚上7点至10点。换句话说,每周7天24小时开放的创客空间,对这些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但现有的场所与人力难以实现。另一个原因是必要的培训。创客空间的车床及各种工具,使用不当可能发生事故。因此要进创客空间使用工具,先得接受培训。
  MIT教务长斯米特讲过一个故事,他曾带着两名研究生,设计一种用于微型及纳米制造的新机器。为了制作原型,他派学生接受培训,却被告知:排队的人多,至少要等上半年。难怪斯米特大力支持Project Manus。创新是跟全世界的竞争者赛跑,怎能白白浪费半年?
  MIT创客运动的振兴势在必行,缺的是一位领军人物。在藏龙卧虎的MIT,找到这样的人并不难,他就是机械工程系的教授卡佩波,人称MIT首任“创客沙皇”。卡佩波从小喜欢拆东西,对DIY充满了热情。他选择在MIT硕博连读,留校任教,就是喜欢校训“动脑也动手”。在Project Manus筹备的两年内,卡佩波带着学生跑遍了学校的45个创客空间,做调查分析结果,并在以教务长斯米特为代表的校方支持下,设计了这场创客运动的文艺复兴。
  自我定义MIT生活
  卡佩波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值得一提。
  首先是MIT学生的自我定位(多项选择)。69%的学生自认是工程师,51%的是科学家,36%的是领导者,32%的是创客(与创新者与设计师并列)。其次在描述自己前一年创造或制作东西时,62%是电脑程序,41%是电子设备以及3D打印与快速制作原型,36%是硬件与机械,還有35%是艺术、绘画以及图形设计,甚至还有30%是厨艺及创新的烹饪。看来,从MIT毕业的不仅有电脑黑客、硬件达人,还有画家与大厨,真令人脑洞大开。
  卡佩波对此的解读更有意思,他热爱MIT的原因之一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自我定义MIT的生活,包括作为一名MIT创客。在宿舍里编程、跟电动车团队一起工作、在化学系导师带领下完成本科科研项目、在玻璃实验室里动手制作小物件、用纳米材料储存能量……这些都是MIT学生心目中的创客活动。
  卡佩波还分析了动手制作对学习的影响,他认为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会对课本与讲义里的抽象概念产生具体的理解。把知识运用于实验室或工作坊,亲自解决问题,会学到更多,学得更真实。其次,制作过程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尽管这个过程经历了10个版本、3个月的试错、6种不同的原型……可一旦完成,就是真正的胜利,自信心爆棚。最后,动过手才知道当创客是件好玩的事。MIT学生认为,这可是解开复杂谜团、与人合作、挑战自己的过程,“动手做东西”已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独有的创客基因。
  贴心打造“创客小站”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Project Magus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方案创新之处在于它从意识、许可、培训、社交、时间、金钱六个维度,帮助学生打破边界,动手做出自己想要创造的东西。前面讲了,培训、时间和金钱对MIT校园里已有创客活动的限制。意识、许可和社交方面对创客活动又有哪些挑战?在意识上,学生恐怕不清楚MIT已有45个创客空间,它们散布在何处。创客空间里提供的工具、开放的时间,这些信息都不易获取。在许可上,部分空间只对特定年级、专业、课程或项目的学生开放,也许还需要通过邮件提前预约,这些信息也难获得。在社交上,创客可以很受欢迎,动手做东西也可以很酷,这些经历也需要让更多的学生知道。
  针对意识与许可两大挑战,Project Manus团队专门开发了一款叫做Mobius的手机应用APP。通过APP,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校园里的45个创客空间,及其具体地点、工具配置、开放时间等信息,还可以联系负责人及发邮件预约使用。
  关于培训,Project Manus把重点放在了大一新生身上,为他们贴心打造了“创客小站(MakerLodge)”。Project Manus的雄心是要覆盖所有的新生,让每一个新生都在入校后的第一个学期,学会使用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以及其他手动工具。完成这些通用培训的新生,都可以获得Mobius电子证书。
  在社交方面,Project Manus不仅有网站,在《MIT技术评言论》上有专题报道,还有自己的脸书、Twitter、Instagram等账号,上面包括学生的作品,如一对玲珑剔透的玻璃小海龟制作过程等,还包括拉美乐队在学生中心的演出,祝贺一名活跃的学生“创客”赢得Jeopardy电视答题竞猜大奖等与技术毫不沾边的小视频,让创客运动更具人情味,且很酷。
  为了实现7天24小时开放,卡佩波还跑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取经。发现秘诀在于:让学生志愿者(无偿)或勤工助学者(有偿),管理创客空间。这既符合创客文化(一个互相帮助的开放社区),也可以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延长开放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与责任心。在金钱方面,Project Manus推出了“创客币(MakerBuck)”,补贴学生在购买原料、租用工具时产生的费用。完成初级培训的新生可获得价值100美元的创客币。有很酷的想法,预算超出了100美元,可以申请“创客拨款(MakerGrant)”,个人最高可以拿到500美元,团队可以拿到2000美元。
  短短两年,Project Manus已经让MIT的创客空间面目一新。它的影响力已不在止于MIT,而是要为高校新一代创客运动树立金字标准(Gold standard)与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在Project Manus的推动下,MIT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凯斯西保留地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以及欧林工学院联手在今年4月举行了首届国际学术创客空间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ademic Makerspaces,简称ISAM)。这些探讨侧重于跨学科合作以及学生间的同伴支持,覆盖的领域包括科学、工程、数学、音乐、创业、医学/生物医学、建筑、文学等。
其他文献
复活节假期结束后,我从英国度假回到荷兰海牙。这里终于结束了冬季的妖风暴雨,开始进入到春季无尽的阴雨绵绵中。到家收拾行李,突然发现暖气片下钻出两只kakkerlak(荷兰语的小强)。二虫悠闲地从我的眼皮子底下散步到房间角落的阴影中,逍遥自在,在我一声声惨绝人寰的尖叫中,拉开了我和荷兰政府与小强们的战斗!  我对家中的小强,不仅有厌恶,更多的是恐惧。邻居荷兰大哥闻声而来,告诉我,国民家里有小强,政府需
机甲设定的整体性和时间性  整体上来说,各个势力的机甲风格不同。钛克萨斯的偏向人型化、自动化,配色上不会有太跳跃的颜色组合,给人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而金恩(目前暂时没有大规模登场)造型上会更加尖锐和方块化,机体比起钛克萨斯的造型更加夸张,给人一种硬派的感觉。共和国目前仅登场虎啸,方块化造型,结构造型看似比钛克萨斯金恩落后一点,是为了侧面衬托船团的科技力。幕后的面具人势力,造型则更加异形化,这点体现
项目成了 我可退了  杭州贝越贸易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母婴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是大一时仉元旭和两个大二学长的创业项目。仉元旭创业的初心是希望改观国人对母婴产品的信任度,但没多久就亏了三十万元。  那段时间他们一个会接着一个会地开,从早上开到晚上,经常踩着十一点的宿舍门禁时间往宿舍跑。“有时候门禁是万万赶不上了,我们就干脆开会到凌晨,然后三个人一起去看日出,吃早饭。我想让他们帮我和日出
开学第一条朋友圈,一些都是新的。  我从北京来,“喻”见华中大。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是喻见,不是遇见?”  我告诉他们,因为华中科技大学坐落在武汉喻家山,学校门前的路叫珞喻路。“喻”字还有读懂、知晓和明了的意思。读懂大学,看清自己,我觉得学校这张海报亮了。大家纷纷在海报上签名,我也在海报上签了名,觉得这也是大学的一种开启方式。正如海报上那句我喜欢的句子,“如果所有足迹连在一起,走上四年,只为
从建筑行业来讲,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是桥梁,连接从现场到工厂到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进程。  当下信息过剩,所有人都可以拿到海量信息,但是在整合时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没有思路。人工智能起到了桥梁作用,让最底层的知识库逻辑化,帮助人梳理。所谓“智能”体现在两端,首先是把散落的无序的原始及专利文献数据建立基础关联,提取出结构化的知识,建立知识库。其次在终端,建立类似于京东和淘宝人工问
北京宫廷当代造办处是何?  清宫造办处的阳光,从康熙年间缓缓流过,落到石景山区承恩寺“北京宫廷当代造办处”黑底白字的牌子上。这座唐代就有的庙基、明朝皇帝行宫的古刹,现在多了一溜儿亲民的新牌子——北京宫廷当代造办处、北京燕京八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燕京八绝传承保护基地、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敕赐承恩寺”一进山门,不知道长了几百年的银杏树陪着宫廷红,在北京的艳阳天儿里有一种明
宁宁今年大二,脾气急躁,尤其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发火,事后又很后悔,但当时却控制不住。用宁宁的话说,自己就像一座行走的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宁宁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自控能力这么差。  宁宁愤怒的状态很可怕,周围一些无关的人和事都可能受到牵连。这也是他宿舍同学特别不能接受的。有一次宁宁和另外宿舍的同学发生了一点冲突,很生气。同宿舍的同学好心来劝说,却被宁宁口不择言的辱骂了一顿。从那之后,同宿舍同学更少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是在1999年左右,我还在读大学,有一天我们正上着课,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只见一个外国老头坐在轮椅上,被人推进了我们的教室。  在后来的那堂课里,这个老头跟我们讲起了诗歌创作的话题。彼时我的外语水平还很有限,没法很好地理解老人所讲的内容,所以那堂课差不多是在神游中度过的。  直到十多年后的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才恍然想起,当年来我们班上的正
2014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体育部接到“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要求北化在新学年开学初,根据《标准》中新的体测标准,对所有在校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于10月25日之前上报教育部。“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值放暑假,新学期开学到10月25日,不到两个月,时间太紧,同学想补都来不及,只能吃老本。不过结果还是很乐观的,100%的测试覆盖率,达
读博士当然是有好处的,最明显的是博士学位能带来学历上的鲜亮。  但读书一定要读到博士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对追求知识有绝对的兴趣,读博士自然是有必要的;而如以就业为导向,则应根据情况适度考量。  从发达国家的态势来看,本科、硕士、博士的收入递增很明显,但在中国并不一定:在毕业生签约薪酬统计中,常常会看到博士的收入并不比硕士高多少,甚至还要低些。  博士的含金量更多体现在它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