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要点分析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jiawo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应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保证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质量与使用效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施工要点;分析
  文章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
  1.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点
  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给水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给水的管径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在给排水的设计工作中,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要合理的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准确并精确计算出给水的管径。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时,虽然降低了工作量,但是,计算机中的计算程序比较繁杂,所以,要按照当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在秒流量的计算中,Qg表示管段的给水秒流量,a是待援建建筑物的作用系数,而Ng则表示的是管段卫生器具给水的当量总数量[1]。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以上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公共生活的给水计算。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就应使用概率法进行计算。按照不同工程的性质与特点,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计算公式,否则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会存在相应的给水设计隐患。
  1.1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
  目前阶段,时常出现因居民家中管道漏水影响邻居日常生活的事件。为了有效的避免以上现象,在管道进行铺设之前应对其防水的设计予以重视。大多数的入户管道分支材料都是由PPR制成的[2]。因此,在热稳定与给水的强度性能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运用暗设方式将其设置于楼面的找平层中,进而做好相应的防水处理工作。在对路线进行设计时,最好沿边进行布局,在室内的墙边进行布设。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在经常使用的区域进行横穿,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凿墙穿管的施工次数,也有利于后期的维修。
  1.2建筑排水管道的设计
  在建筑投入使用后经常会出现楼层的堵水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时,对底层的用户污水采取独自排水的方式,这样,二楼以上就可以采取顶通的排水管进行污水的排放。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美观,应将排水管道安置于比较隐蔽的地方。在进行建筑排水支管的铺设过程中,要将楼层作为单位,并按照同层管道集中于同层的原则,对不同的排水设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在卫生间与厨房的地漏处应配置相应的存水弯,有利于避免串味的现象。同时,其他的横向排水支管处要将其铺设于同层。这样有利于不同排水管道能够平均的分配到各楼层之间,一旦出现漏水的现象就不会殃及到其他楼层。在进行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也不应在楼层间进行穿管,否则会增加维修工作的难度。为了有效的节约空间,还应将管道设置于暗处,这样也有利于卫生状况的改善。
  2.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要点
  2.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要对施工的现场提供相应的水通服务,并且保证其排水能力。与此同时,要保证提供服务的各给水管线工号与装配的试车在工期前完成[3]。要对排水系统进行最先的施工,保证其施工顺序的正确,先从排水泵房入手,再进行排水主管线的施工,然后是排水支管线的施工。除此之外,混凝土水池进行相应的试水流程,并保证其合格。只有在试水合格以后,才能将管道进行连接与密封。
  在对施工图进行审核时,要由工程设计方与总承包方和工程建设方,以及施工方共同参与,并进行施工图的审核[4]。在审核施工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地下管线比较多的情况,为了有效的规避管线的交叉与相撞,应保证坡道的适当间距与坡度。与此同时,针对管道自身的性质与形变的程度来确定大口径地埋稳定程度,如果出现失稳的潜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进而规避事故的发生。
  2.2工程施工施工阶段
  工程的总承包方要在工程的施工现场对不同的施工方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组织与协调,这样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得到落实。除此之外,工程总承包方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统一的调度与正确的指导,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与用电量,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要与其他的工程施工方进行相应的协调,对原有的工程施工任务分配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满足工程施工进度的实际要求。
  在工程进行开挖管沟时,如需进行断路施工,应及时向工程的总承包方报告。总承包方通过对工程施工的道路具体设置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再对带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但是,一定要保证由多个工程施工方共同进行管沟的开挖,并且保证在有限的工期内完成相应的管沟施工,一定程度上加快交通的恢复速度[5]。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防火工作为主,在进行安装凉水塔的过程中,应对使用的电动工具进行严格的检查,进而规避由于电火花出现引起的火灾。在埋设施工用水管网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在冰冻线以下进行施工,并且要在用水主管网每一百米处设置消火栓。
  2.3工程施工验收阶段
  在对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工作时,对供水和循环水系统的管网进行水冲洗的过程中,要与供水和循环水系统各个水泵的试运转过程进行合理的结合,并且要保证两者同时运行。与此同时,在利用人工对循环水管道的大口径管段进行处理时,要适当的采取安全的保护措施,不允许个人独自进入管道[6]。除此之外,在对排水管线进行冲洗的过程中,要保证排水井壁与井底水流的冲击处是利用镀锌铁皮进行相应防护的。
  3.结束語
  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时,应按照相应的施工设计规范与要求开展施工,并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的水平与设计的要点。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的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吕亚男,王欣.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要点[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0):209-209.
  [2]何明学.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5(1):184-184.
  [3]张士贵.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1137-1137.
  [4]赵志良.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3(4):203-203.
  [5]谭捷.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及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154.
  [6]黄金强.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32):62-63.
其他文献
甘南草原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所以称之为“甘南”草原。甘南草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在辽阔的甘南草原上,牛羊斑斑点点,帐篷上炊烟袅袅,马背上牧歌飘荡,游人可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数学新思路的逻辑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数学教学“概念”和“语言”。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对我们进一步学好数学有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数学俄概念语言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数学语言是能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准大力推行对教学实施创新.本文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让高中的语文教学充满“文学味”.
【摘 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建筑的功能也更加的多样化,当前智能建筑在城市中也越来越多,人们在关注智能建筑的功能之外,也更加重视其自身的安全性,雷击是损坏建筑电气设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有了能会对线路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还会导致人员伤亡,所以当前建筑设计中,智能建筑的防雷设计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测控技术和仪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笔者调查了全国多所高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在现代化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简介出发,对电力工程中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领域做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应用与支持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利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电力是生活中的主要能源之一,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的,从各种方面来说,这对于电力公司来
【摘 要】从土地资源的特性方面上看,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种类型。各种不同的土地特性对土地的利用率都会产生不同的限制作用。土地研究人员只有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了解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提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土地特性;土地利用;关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仍在低谷徘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因素外,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也至关重要。我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正探索着“农村初中数学‘提问题、积材料、细探索、理结论’探究式学习研究”的课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本课题重在主动参与、重在积累运用、重在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