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诗歌教学的高效课堂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诗歌占有一定比例。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诗歌更是作为一个整体模块独立出来。诗歌鉴赏题型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常常谈“诗”色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方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一、营造氛围,提高信心
  在小学时,学生就曾接触过诗歌,但那时的诗歌浅显易懂,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和背诵。到了高中,在诗歌教学中学生反而有些无所适从,倍受打击。
  高一刚入学时,笔者就要求学生练字,而抄写的内容就是诗歌。笔者让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诗,把它们抄写下来,优秀作品会在教室中悬挂张贴。每周更换一次,争取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可以张贴出来。笔者还利用早读三分钟演讲,请学生介绍自己选择的诗歌,让全班学生一起品味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激发了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读诗氛围。
  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诗歌。在教师范读环节中,笔者亲自配乐朗诵,赢得了学生的喝彩,同时学生也产生了朗诵的欲望。学生有了求知欲,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诗歌朗诵指导,学生就能够欣然接受。
  第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学生的朗诵技巧得到了很大提高,笔者趁势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大赛,学生的踊跃参与。师生沉浸在美妙的诗歌中,共同感受诗歌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学生诗歌学习的信心。早读课上,诗声朗朗;课堂上,师生出口成诗;习作中,诗歌典故信手拈来。
  二、置身诗境,引起共鸣
  当学生产生了读诗兴趣后,教师需要给予方法指导,因为阅读前人诗作的最大障礙,是与作者情感上的距离。诗人的情感是可以归类的,这让技巧指导有了可行性。如诗人对某些景物抒发的感情往往非常相似,遭遇相同诗人或同一创作时期的诗人表达的感情往往也相似。如诗歌中经常会有“月亮”这一景物,而“望月思乡”几乎成了诗人共同的情感。学生早期学过李白《静夜思》中的月亮,在鉴赏杜甫《月夜忆舍弟》时,就可以很快读出思乡情感。当然,也有“月亮”不是代表思乡之情的。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积累,领悟到诗歌中思念的元素。诗人除了对月亮抒发的感情相似之外,还有用杨柳表示惜别之情,用芭蕉和梧桐渲染离情孤愁,用鸥、鹭表达淡泊名利,用梅、竹、菊象征高洁品格等。教师把这些特殊景物对应的特殊情感介绍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毛澤东同志的诗词往往表达了一种革命豪情,雄心壮志。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笔者先让学生背诵《沁园春·雪》,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学生领略毛泽东同志诗词特有的伟大抱负和博大胸襟。然后,笔者再引出《沁园春·长沙》,引导学生置身诗歌意境中,形成情感共鸣。在以后遇到类似的诗歌,或者遇到相同气质诗人的作品时,学生就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内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拓展思维,激发创新
  诗歌的最大特征是语言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结合诗歌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新,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对诗歌主题的探讨,笔者从来不以标准答案为准绳,而是指导学生通过掌握作者写作背景、诗歌字面意思等表层知识,再进行合理想象,最终提出创造性观点。如戴望舒受西方象征派影响,诗歌意象朦胧、含蓄,在他创作《雨巷》这首诗歌时,全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所以这首诗歌颇耐人寻味。在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讨论诗的主题,让各小组搜集依据,论证己方观点。最后,部分学生从诗人经历大革命失败等角度出发,得出结论:孤独、惆怅、迷茫的青年对希望的渴望。也有学生认为诗人把丁香姑娘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很可能她就是出现在诗人生活中的一位美丽姑娘,诗人爱慕她,又怕自己的冒昧表白会惊扰她,所以才会这么迷茫、惆怅,这样的合理想象也得到了笔者的认可。经过探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学会了读诗、品诗。
  笔者从教以来,不断优化诗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读诗,教会学生品诗,最后鼓励学生创作诗。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恒兴中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价格持续高涨的天然橡胶行情突然开始下跌。国际天然橡胶价格6年来第一次跌破每公斤100日圆,其下跌势头迅猛。与6月的最高值相比实际上已经下跌了7成以上。加之人造纤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思和学的互通作用,新课标中也强调要“让学引思”。“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真实发生和正常展开;“引思”就是引发、引领、引导学生思考,保证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进行,养成思考的习惯,提升思维的品质,实现学习者和思想者的统一。这样还可以让课堂氛围活跃。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
期刊
勃拉姆斯作为一个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作品是非常值得后辈人们研究和学习的。勃拉姆斯的《狂想曲》创作于1879年,就是勃拉姆斯作品风格完全成熟的时期,《
《体育课程健康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的新要求,反映出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对当前高校正在贯彻实施的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改进高校体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思维,就要促使学生发展问题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地围绕问题展开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归类,整理结构  归类分析法是围绕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它通过绘图、列提纲等方式围绕教学目标归纳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从而调整知识结构,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在学
期刊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演唱技巧,提升自身演唱能力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教育能力,从而为其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
声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歌唱技巧,它在声乐表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艺术中文化背景与思想情感都可以通过咬字吐字、共鸣技巧和呼吸技巧等方式表达出来。在本
居民音乐文化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愈发凸显。本文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时间、地点、动机、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对湖南湘西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承载了无数孩子的音乐梦,在这里他们种下音乐的梦想种子,在园丁的悉心呵护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作为他们的梦想守护者副校长张明表示,孩子的
从科技部获悉,“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将于6月26至2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会议主题是“发展生物经济,应对金融危机”。本次大会由科技部与天津市主办,邀请教育部等13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