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远程影像诊断网络平台运行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某区域医疗中心远程影像网络平台运行效果。

方法

对2017年至2019年某区域医疗中心远程影像网络工作量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37家医疗机构接入远程影像诊断网络平台,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学检查数量显著增加。上级医疗中心的部分影像检查逐渐向下级医疗机构分流;但受基层诊断能力的限制,基层医疗机构对上级医院远程诊断的依赖性较大。

结论

远程影像诊断网络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平台支撑,可以快速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诊断能力和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表达情况及其比值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初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5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9(3.1,7.4)岁。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治疗后根据疾病转归分为完全缓解组45例,复发/难治组
目的对西藏自治区远程医学系统的建设应用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方法于2020年6—7月,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那曲和阿里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走访,通过座谈、发放收集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采集相关信息,对有效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走访125家医疗机构,覆盖西藏自治区7个地区,其中74家医疗机构能够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医学平台实现音视频双向通信对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73
目的以浙江省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实践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共体政策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浙江省出台的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初始指标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两轮修改完善,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值。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医保支付、人事薪酬、价格改革和财政财
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是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提升县域诊疗能力、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形式,是国家政策导向,也是社会实践需求。基于江阴市地方经济发达、整体优质医疗资源充足、居民健康需求较高的现实背景,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因地制宜,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集团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通过建机制、强基层、优流程、重衔接四大举措,完善
在医院非核心业务社会化普及的当下,为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外包项目风险,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包项目监管体系。作者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包项目监管体系建设实践,强调制度保障、机构组建、标准统一、质量监控四个核心要素。结合近年探索,力争培育一套重细节、夯基础、降风险、有温度的外包项目监管体系,凝练了5个方面的深化思路:在统一标准下优选供应商;以细节、问题、结果为导向进行动态监管;坚持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