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 本文根据近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文献报导,对中药配合化疗、介入化疗、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以及中医药可能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综述,较为客观的反映了该领域的临床治疗进展情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08-01
  
  1 中药配合化疗治疗NSCLC
  
  化疗药物普遍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大,极易耗伤人体正气,而中药可以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邹浩生用化疗+中药仙露冲剂(仙鹤草、获术、露蜂房、鱼腥草、北沙参等)与单用化疗EP方案,结果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57.1%,对照组43.3%(P<0.05)。赵艳秋等用参麦注射液与化疗合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发现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化疗常见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心肝受损、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下降,有明显减毒作用。方纬明等应用三生化痰汤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验证其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对化疗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显示三生化痰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则有明显的作用。
  
  2 中医药配合介入化疗治疗NSCLC
  
  随着DSA等技术的发展,中医药配合介入治疗肺癌日益广泛。王炳胜等对NSCLC患者介入化疗后分时限给予益气、活血、散结法治疗A,B两组,并与30例益气、活血、散结并用者(B)组进行比较,结果认为益气、活血、散结分时限给药能减少6个月的转移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期及远期生存率。刘秀芳等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介入化疗后给予益气活血中药(A)组与单纯介入化疗(B)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9.3%,43.2%;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0%、24.1%和57.5%、7.5%均有显著差异;免疫功能A组高于B组,且化疗的毒副作用A组明显低于B组,而生活质量A组优于B组。
  
  3 中医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3.1 骨髓抑制 从中医学角度看,化疗药物作为有毒之品,对造成肺癌的病邪能够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但也严重伤害人体正气,中医很早就有“大毒治病,十去七八”的认识。目前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主要从“虚”和“瘀”两个方面认识。毛和良等用健脾益肾活血剂治疗化疗后外周白细胞<4×109/L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8%。说明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可提高白细胞数量,且较西药组有明显优势。张鲁文等以参芪扶正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65例,占81%,好转15例,占19%,好转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0例,占25%,好转10例,占25%。两组痊愈好转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 消化道反应 王伟以温胆汤加减治疗接受以CDDP为主联合化疗NSCLC患者,对照组应用胃复安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显示:恶心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4%;呕吐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4.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毛小玲等以平陈汤加减防治CDDP化疗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观察病例4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于化疗第二周期加用平陈汤,结果表明,康泉(5-HT3受体拮抗剂)加平陈汤加减与单用康泉比较,对CDDP止吐作用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CDDP所致胸闷恶心、纳呆腹胀、倦怠乏力、口腻口淡等副反应有防治作用。
  
  4 中医药可能的抗肿瘤机制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已由单纯的临床研究进入较为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前瞻性研究。实验研究对中医方、药进行药理、毒理、药效等方面的观察,找到其获效依据,有效作用部位,增强用药目的性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良好基础,同时也为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提供更好的现代药理基础。
  4.1 杀伤癌细胞 中药抗肿瘤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体现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或凋亡,孟静岩等发现芪贞汤对多种大肠癌细胞株有抑制增殖的作用;戴恩来等发现扶正抑瘤汤对S180实体瘤模型有抑制作用,癌细胞的G0/1期比率升高,S期比率下降,阻断癌细胞DNA的合成与复制。
  4.2 免疫调节功能 中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内部平衡,及时杀伤癌细胞,发挥抑癌及抗癌作用。李振波用复方清毒饮显著提高ConA诱导白血病小鼠L7212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活性及mRNA表达。
  4.3 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多药耐药性(MDR)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完全不同的抗癌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有研究结果显示MDR是当今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药对MDR的逆转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周宜强等研究发现人参三醇能增强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4.4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大多数癌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血液高黏状态,癌细胞在高黏血液中易于形成癌栓,并黏附毛细血管壁,滞留于毛细血管从而导致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李树奇等证实三参冲剂能减少晚期肺癌患者黏附因子(CD44、CD49、CD31)的表达,降低循环内皮细胞CEC的数量,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达到抑制癌转移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9.01.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哮喘定量气雾剂(MDI)+吸舒使用的效果。方法:将162例哮喘儿童按就诊顺序的单号双号分为对照组81例和干预组81例,调查其MDI+吸舒使用的正确率,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对干预组进行MDI+吸舒使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结果:哮喘儿童MDI+吸舒使用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的的生活质量。结论:加强哮喘儿童MDI+吸舒正确使用的护理干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反复发作、腹痛、粘性脓血便,里急后重。多年来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应用加味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糖尿病(DM)是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心理因素可能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并有可能加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因而,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整体护理来配合实施。我们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心理指导,提高了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血糖达标,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均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过去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开腹子宫切除、经阴道子宫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已日益普及,现对我院近几年来施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价值。
汪恕诚部长最近明确提出:"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