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为了解疑难配血类型,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方法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4年里在我院共发现55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现象,现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病史进行相关讨论,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引起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较多,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因素有标本、温度、疾病、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史等,发现交叉配血不合,要分析原因找到处理办法,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另外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尽量减少异体输血,是减少配血不合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交叉配血; 凝聚胺; 输血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97-01
1 引言
目前,临床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输血的安全性[1]。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就是交叉配血试验,主要是为了对供血者与受血者抗体抗原能否相容进行检查,避免给受血者输注不合的血型抗体以及红细胞。为了能使临床输血水平得到提高,安全合理的输血,避免发生输血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5位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50例全部来自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住院输血患者,年龄20岁至80岁。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37℃水浴箱、低速台式自动平衡离心机、血库专用离心机、TD - 3A 型血型血清学用离心机和FYQ 型免疫微柱孵育器、普通光学显微镜。
2.2.2 血型鉴定作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血型,按操作规程[2]进行,血型鉴定特别困难的送贵州省血液中心鉴定。BaSO 凝聚胺作交叉配血,生理盐水作交叉配血,交叉配血不合时进一步作相应试验,查找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作出处理。用谱细胞和抗球蛋白卡作不规则抗体试验,阳性作进一步鉴定。
2. 3 方法交叉配血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 用盐水配血方法和凝聚胺配血方法[2]进行。两种配血方法配血相容,血液发出; 有配血不合的,查找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相关试验,如37℃孵育、自身凝集、不规则抗体检测、洗涤红细胞以及4℃凝集,吸收放散试验,询问年龄、病史、疾病以及用药等。
3 结果
统计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查找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因素,并想办法解决。结果在凝聚胺法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55例,其发生率为0.72%。
4 讨论
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交叉配血出现不合最多的为不规则抗体。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对患者采取抗体筛查十分必要。在16位患者中,有3位心脏病患者,2位肺炎患者,3位结核患者,8位癌症患者。方法:由于不规则抗体所引发的交叉配血不合,应该选取没有同免疫抗体对应抗原的血液进行配血,如果抗体是存在多种抗体或者是红细胞的抗原,供血者可以选取直系亲属。有1位肺癌患者,3位心脏病患者,4位ABO血型亚型患者。方法:根据相容性输注原则或者是ABO血型输注,保证输血的安全性。4位ABO血型亚型患者都输注相容性血液,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有2位患者为肺结核,有2位患者为食道癌,有3位患者为肺部感染,有3位患者为肺癌,有3位患者为心脏病,有13位患者是由于冷凝集而导致的配血不合;冷凝集素属于自身免疫性非特异性抗体,一些冷凝集素能与受检者的红细胞结合,会引发自身凝集,这会出现假阳性。方法:冷凝集素的去除使用洗涤O型红细胞,正反定型没有出现错误,将压型排除,配血凝集主要是因为在患者的血清内的冷凝集素所造成的,在吸收以后采取血清配血,试验需要在37℃的温度下进行操作,在输血的过程中需要保温。血型误定,在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十分重要。要想预防避免误定血型,需要采取质量管理,重视细节与环节。在4位患者中,有1位20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有2位77岁肺癌患者,有1位80岁肺部感染患者,主要是因为抗原变弱而将血型误定。1位78岁食道癌患者因为标本污染而将血型误定。一些新生儿在抗原的成熟度方面比较低,部分老年患者的抗原老化,这就造成抗原同对应血清产生作用时反应比较弱,导致红细胞凝集较差,通常会将弱阳性结果看作为阳性结果,进而出现假阴性结果。方法:所使用的标本要新鲜,避免污染标本。在37℃、室温、4℃下鉴定血型并且将反应时间增加到30min;如果有需要可以采取吸收放散试验做进一步检测。在确定血型以后,采取洗涤红细胞交叉配血,将其放置在4℃或者是室温下进行30min的孵育,使抗体抗原结合得到增强。
在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时,容易检出自身免疫性血型抗体,可以与不同的血型红细胞产生作用,造成红细胞凝集。在4位由于自身抗体所引发的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有2位肺癌患者,有1位肺炎患者,一般是在室温的温度下,试验红细胞出现阳性反应,在对患者血型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这类抗体会在自身红细胞吸附。方法:将自身设为对照组,患者红细胞的洗涤使用37℃的温盐水,进而将红细胞抗体去除。血型的鉴定使用洗涤以后细胞,交叉配血以及抗体筛查使用吸收后血清。如果存在同类的抗体,对此类抗体进行鉴定,选取缺少对应抗原细胞做进一步交叉配血。
先天性心脏病伴肝病患者有1位,食道癌患者有1位,心肌梗赛患者2位,肺癌患者2位,肺结核患者2位,有8位患者因为血浆蛋白导致的交叉配血。血浆内的球蛋白或者是纤维蛋白原上升,会在受检者红细胞吸附,使其产生凝集,导致假阳性结果。方法:红细胞使用生理盐水进行3次洗涤,这样能预防出现交叉配血。在5位缗钱状凝集患者中,有1位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有1位患者为食道癌,有1位患者为肺癌,有2位患者为重度贫血;形成红细胞缗钱状主要是血清在37℃或者是室温状态下所引发的凝聚。方法:在试管中加入1滴到2滴的生理盐水,缗线状就会消散;如果加入生理盐水以后仍然存在缗钱状,可以孵育细胞以及血清,将血清离心并移出,替代使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混合均匀以后,进行离心,并在镜下做进一步的观察。蛋白由于已经稀释,因此缗钱状消散,但是真凝集不会出现变化。有1位患者是由于青霉素多造成的交叉配血不合,因为肺部出现感染采用药物治疗,贫血可以将红细胞输注,交叉配血如果不合,可以鉴定成药物抗体。一些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注射以后,血清中会出现抗体,同时红细胞上会有青霉素吸附,在红细胞与其血清相遇就会出现凝集。方法:紅细胞使用生理盐水进行3次洗涤,将红细胞上所吸附的青霉素去除,然后交叉配血。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交叉配血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在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时,需要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做进一步试验,进而明确血型、抗体的特异性、性质以及类型等,找出较差配血出现不合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此外,强调成分输血以及自身输血,避免出现异体输血,这是避免出现输血反应以及配血不合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立涛,施绿苹.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19-2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输血技术手册(血站部分)[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1-74.
【关键词】 交叉配血; 凝聚胺; 输血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97-01
1 引言
目前,临床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输血的安全性[1]。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就是交叉配血试验,主要是为了对供血者与受血者抗体抗原能否相容进行检查,避免给受血者输注不合的血型抗体以及红细胞。为了能使临床输血水平得到提高,安全合理的输血,避免发生输血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5位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50例全部来自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住院输血患者,年龄20岁至80岁。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37℃水浴箱、低速台式自动平衡离心机、血库专用离心机、TD - 3A 型血型血清学用离心机和FYQ 型免疫微柱孵育器、普通光学显微镜。
2.2.2 血型鉴定作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血型,按操作规程[2]进行,血型鉴定特别困难的送贵州省血液中心鉴定。BaSO 凝聚胺作交叉配血,生理盐水作交叉配血,交叉配血不合时进一步作相应试验,查找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作出处理。用谱细胞和抗球蛋白卡作不规则抗体试验,阳性作进一步鉴定。
2. 3 方法交叉配血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 用盐水配血方法和凝聚胺配血方法[2]进行。两种配血方法配血相容,血液发出; 有配血不合的,查找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相关试验,如37℃孵育、自身凝集、不规则抗体检测、洗涤红细胞以及4℃凝集,吸收放散试验,询问年龄、病史、疾病以及用药等。
3 结果
统计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查找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因素,并想办法解决。结果在凝聚胺法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55例,其发生率为0.72%。
4 讨论
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交叉配血出现不合最多的为不规则抗体。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对患者采取抗体筛查十分必要。在16位患者中,有3位心脏病患者,2位肺炎患者,3位结核患者,8位癌症患者。方法:由于不规则抗体所引发的交叉配血不合,应该选取没有同免疫抗体对应抗原的血液进行配血,如果抗体是存在多种抗体或者是红细胞的抗原,供血者可以选取直系亲属。有1位肺癌患者,3位心脏病患者,4位ABO血型亚型患者。方法:根据相容性输注原则或者是ABO血型输注,保证输血的安全性。4位ABO血型亚型患者都输注相容性血液,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有2位患者为肺结核,有2位患者为食道癌,有3位患者为肺部感染,有3位患者为肺癌,有3位患者为心脏病,有13位患者是由于冷凝集而导致的配血不合;冷凝集素属于自身免疫性非特异性抗体,一些冷凝集素能与受检者的红细胞结合,会引发自身凝集,这会出现假阳性。方法:冷凝集素的去除使用洗涤O型红细胞,正反定型没有出现错误,将压型排除,配血凝集主要是因为在患者的血清内的冷凝集素所造成的,在吸收以后采取血清配血,试验需要在37℃的温度下进行操作,在输血的过程中需要保温。血型误定,在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十分重要。要想预防避免误定血型,需要采取质量管理,重视细节与环节。在4位患者中,有1位20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有2位77岁肺癌患者,有1位80岁肺部感染患者,主要是因为抗原变弱而将血型误定。1位78岁食道癌患者因为标本污染而将血型误定。一些新生儿在抗原的成熟度方面比较低,部分老年患者的抗原老化,这就造成抗原同对应血清产生作用时反应比较弱,导致红细胞凝集较差,通常会将弱阳性结果看作为阳性结果,进而出现假阴性结果。方法:所使用的标本要新鲜,避免污染标本。在37℃、室温、4℃下鉴定血型并且将反应时间增加到30min;如果有需要可以采取吸收放散试验做进一步检测。在确定血型以后,采取洗涤红细胞交叉配血,将其放置在4℃或者是室温下进行30min的孵育,使抗体抗原结合得到增强。
在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时,容易检出自身免疫性血型抗体,可以与不同的血型红细胞产生作用,造成红细胞凝集。在4位由于自身抗体所引发的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有2位肺癌患者,有1位肺炎患者,一般是在室温的温度下,试验红细胞出现阳性反应,在对患者血型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这类抗体会在自身红细胞吸附。方法:将自身设为对照组,患者红细胞的洗涤使用37℃的温盐水,进而将红细胞抗体去除。血型的鉴定使用洗涤以后细胞,交叉配血以及抗体筛查使用吸收后血清。如果存在同类的抗体,对此类抗体进行鉴定,选取缺少对应抗原细胞做进一步交叉配血。
先天性心脏病伴肝病患者有1位,食道癌患者有1位,心肌梗赛患者2位,肺癌患者2位,肺结核患者2位,有8位患者因为血浆蛋白导致的交叉配血。血浆内的球蛋白或者是纤维蛋白原上升,会在受检者红细胞吸附,使其产生凝集,导致假阳性结果。方法:红细胞使用生理盐水进行3次洗涤,这样能预防出现交叉配血。在5位缗钱状凝集患者中,有1位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有1位患者为食道癌,有1位患者为肺癌,有2位患者为重度贫血;形成红细胞缗钱状主要是血清在37℃或者是室温状态下所引发的凝聚。方法:在试管中加入1滴到2滴的生理盐水,缗线状就会消散;如果加入生理盐水以后仍然存在缗钱状,可以孵育细胞以及血清,将血清离心并移出,替代使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混合均匀以后,进行离心,并在镜下做进一步的观察。蛋白由于已经稀释,因此缗钱状消散,但是真凝集不会出现变化。有1位患者是由于青霉素多造成的交叉配血不合,因为肺部出现感染采用药物治疗,贫血可以将红细胞输注,交叉配血如果不合,可以鉴定成药物抗体。一些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注射以后,血清中会出现抗体,同时红细胞上会有青霉素吸附,在红细胞与其血清相遇就会出现凝集。方法:紅细胞使用生理盐水进行3次洗涤,将红细胞上所吸附的青霉素去除,然后交叉配血。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交叉配血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在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时,需要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做进一步试验,进而明确血型、抗体的特异性、性质以及类型等,找出较差配血出现不合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此外,强调成分输血以及自身输血,避免出现异体输血,这是避免出现输血反应以及配血不合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立涛,施绿苹.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19-2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输血技术手册(血站部分)[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