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西南地区土壤耕作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7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旋耕、秋深松30 cm+旋耕、秋深松35 cm+旋耕、秋深松40 cm+旋耕4个耕作处理,研究深松深度对土壤水分、紧实度、土壤养分等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作对土壤含水量、紧实度、养分、作物产量均有影响。与旋耕相比,深松增加0~40 cm土层土壤中水分含量,降低4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且深松深度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小。深松改变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均有增产效果,且深松深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南地区深松40 cm最佳。
其他文献
将计算垂荡板的水动力问题简化为二维竖直平板的绕流问题,计算了在各种来流情况下垂荡板的受力,给出了在计算模型下流场后尾涡片的发展图景.与试验结果对比后发现,尽管计算模
提出一种多智能体增强式学习方法,每个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将其他智能体和环境区分开来,并且通过维持其他智能体的替代传导径迹来预测它们的行为,从而也确定了自身的行为.该算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四川成都举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启动仪式。服务月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以下服务:一是政策咨
英语教学挑战重重,既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教材的要求又要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以外的内容来丰富教材内容,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动口能力。
提出利用像面上的点、直线信息进行混合光束法平差,对工业零件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并检测其尺寸误差.介绍了零件坐标系与物方坐标系之间的变换方法,讨论了直线摄影测量误差方程式的基本形式、基于距离的改化形式以及点线混合光束法平差的数学模型,提出在适当选取直线观测值的权值时,可以按间接平差模型解算直线空间前方交会.所开发的工业零件视觉检测系统可全自动运行,取得了约0.1mm的实验精度,为工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