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陶行知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根据陶行知的论述,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包括:(1)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2)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我针对本班的教学现状,将作文教学与波澜壮阔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多观察生活
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生活经历不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他们对生活,对人、对事、对物的观察、体验,也多是无意的,肤浅的。他们对见过的东西,做过的事情,往往疏于体验,如同过眼云烟。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经常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感悟性,引导他们睁开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强化作文意识支配下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产闪光的东西,把生活中得来的有用材料,及时准确地通过自己的作文反映出来。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优化课堂作文训练(加强讲读课文与作文教学的互相渗透,扩大阅读面,加大阅读量,注意命题科学、具体、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的生活作文,以此使他们丰富生活积累,激发写作兴趣,从而达到“引水行舟”之目的。
(一)写多彩的家事乡情
家庭是小学生人生的港湾,故乡则是他们温馨的摇篮。家庭的人和事,故乡的风土情,是小学生最熟悉、最爱写而又常写不衰的话题。倘能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用深邃的思考对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和提炼,定能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
我教四年级语文时,班里有个学生特爱写作。她善于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从家庭日常生活中取材写作。她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也写她自己。她写的《哥哥与鸽子》一文,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哥哥爱鸽养鸽的有趣故事。文章先写鸽子的来历(略写),次写鸽子逗人喜爱的样子(较说),再写哥哥与鸽子的亲密关系(最说):哥哥最关心鸽子,精心给鸽子搭巢,他每天起得最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喂鸽子。在哥哥的了,变得不怕人了,老在屋里飞,落在奶奶坐椅的椅背上,甚至在哥哥走路时,飞落在他的肩头上,亲呢地用啄轻轻往哥哥的嘴上啄。最后,这位小作者引用好爸爸的话,写了对哥哥养鸽的看法与评价:“爸爸说哥哥是个‘孬好人’,孬的是鸽子很小时就被他捉到我们家,使它过早地离开了父母,好的是经过哥哥的精心喂养,小鸽子已经慢慢长大。”此文取材真实,详略得当,情趣横生,较有个性特色。
还是这位同学,每到春节,她总爱看爸爸为乡邻们写春联。起初爸爸写她便站在旁边看,也偶尔帮爸爸裁红纸,折折格子。看得久了,她便常常跃跃欲试。爸爸见她想学写,便鼓励她大胆一试。于是她就拿起笔挥毫学书。后来,她根据这件事写了《我帮爸爸写春联》一文。该文被选登在《学习方法报》上。
(二)绘优美的田园风光
优美的田园风光,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他们即可离开学校,走出家门,拥抱自然,接触农民。火热的农村生活顾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1.以写景为主。广袤的原野、肥沃的土地、勤劳朴实的农民,孕育着丰富的田园生活的情趣之美。我们可以用七彩的笔去写景,也可以用多情的笔去赞颂土地的主人──农民。我在教学《长城》、《桂林山水》之后,曾以《夏夜风景》为题,搞了一次“同中求异,仿而出新”的写作训练。我要求学生以这两篇课文为范文,运用“求异思维”,在认真观察之后去写作,既展现农村夏野生机勃勃的优美画面,又穿插描写农民为夺粮棉夏收而辛勤劳动的场景,从而表现“农民景美人更美”的主题。学生亲自下田实地观察,写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以写人写事为主。农村之景,四季有别:春夏秋冬,农事各异。紧紧抓住季节、农事的特点,别具匠心地命题、选材、立意,指导学生练习写人叙事,也能拓展一方纵横驰笔的天地。《春锄》、《点化肥》(春)、《乡村五月人倍忙》、《“红领巾”夏收记事》(夏)、《学型》、《人欢马叫机声隆》、《收获》、《丰收喜》(秋)、《冬闹不闲》、《不畏寒冷的人们》(冬)等题目,都能给学生以启迪,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状奇趣的万物百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用品,家禽家畜,或奇趣横生,或物寓哲理,都可成为小学生观察、描写的对象。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教会他们经常写观察日记,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家乡的石榴树》、《贪吃的小山羊》、《小猫咪咪》、《小鸭子长大了》、《我有一个储蓄罐》等,就是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的状物文章。
(四)摄变幻的风霜雨雪。变幻莫测的风云雨雪,是大自然来去匆匆的信使,它们形影不定,多姿多彩,稍不留意就会转瞬即逝,离你而去。正如摄影师欲留美妙的生活瞬间必须抢拍镜头一样,要摄下风云雨雪的倩影,你也需时时留心,不失时机。经常指导描摹雨雪之景,既可练笔,又能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二、生活积累丰富则作文易
生活作文具有极为丰富的内蕴。本文只是举例性的,难免会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面对生活,忠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作文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定会青春永驻,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水枯竭则舟搁浅,水盈盈则船行远”,这就是我在指导小学生学写生活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找到的答案。
一、多观察生活
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生活经历不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他们对生活,对人、对事、对物的观察、体验,也多是无意的,肤浅的。他们对见过的东西,做过的事情,往往疏于体验,如同过眼云烟。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经常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感悟性,引导他们睁开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强化作文意识支配下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产闪光的东西,把生活中得来的有用材料,及时准确地通过自己的作文反映出来。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优化课堂作文训练(加强讲读课文与作文教学的互相渗透,扩大阅读面,加大阅读量,注意命题科学、具体、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的生活作文,以此使他们丰富生活积累,激发写作兴趣,从而达到“引水行舟”之目的。
(一)写多彩的家事乡情
家庭是小学生人生的港湾,故乡则是他们温馨的摇篮。家庭的人和事,故乡的风土情,是小学生最熟悉、最爱写而又常写不衰的话题。倘能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用深邃的思考对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和提炼,定能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
我教四年级语文时,班里有个学生特爱写作。她善于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从家庭日常生活中取材写作。她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也写她自己。她写的《哥哥与鸽子》一文,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哥哥爱鸽养鸽的有趣故事。文章先写鸽子的来历(略写),次写鸽子逗人喜爱的样子(较说),再写哥哥与鸽子的亲密关系(最说):哥哥最关心鸽子,精心给鸽子搭巢,他每天起得最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喂鸽子。在哥哥的了,变得不怕人了,老在屋里飞,落在奶奶坐椅的椅背上,甚至在哥哥走路时,飞落在他的肩头上,亲呢地用啄轻轻往哥哥的嘴上啄。最后,这位小作者引用好爸爸的话,写了对哥哥养鸽的看法与评价:“爸爸说哥哥是个‘孬好人’,孬的是鸽子很小时就被他捉到我们家,使它过早地离开了父母,好的是经过哥哥的精心喂养,小鸽子已经慢慢长大。”此文取材真实,详略得当,情趣横生,较有个性特色。
还是这位同学,每到春节,她总爱看爸爸为乡邻们写春联。起初爸爸写她便站在旁边看,也偶尔帮爸爸裁红纸,折折格子。看得久了,她便常常跃跃欲试。爸爸见她想学写,便鼓励她大胆一试。于是她就拿起笔挥毫学书。后来,她根据这件事写了《我帮爸爸写春联》一文。该文被选登在《学习方法报》上。
(二)绘优美的田园风光
优美的田园风光,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他们即可离开学校,走出家门,拥抱自然,接触农民。火热的农村生活顾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1.以写景为主。广袤的原野、肥沃的土地、勤劳朴实的农民,孕育着丰富的田园生活的情趣之美。我们可以用七彩的笔去写景,也可以用多情的笔去赞颂土地的主人──农民。我在教学《长城》、《桂林山水》之后,曾以《夏夜风景》为题,搞了一次“同中求异,仿而出新”的写作训练。我要求学生以这两篇课文为范文,运用“求异思维”,在认真观察之后去写作,既展现农村夏野生机勃勃的优美画面,又穿插描写农民为夺粮棉夏收而辛勤劳动的场景,从而表现“农民景美人更美”的主题。学生亲自下田实地观察,写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以写人写事为主。农村之景,四季有别:春夏秋冬,农事各异。紧紧抓住季节、农事的特点,别具匠心地命题、选材、立意,指导学生练习写人叙事,也能拓展一方纵横驰笔的天地。《春锄》、《点化肥》(春)、《乡村五月人倍忙》、《“红领巾”夏收记事》(夏)、《学型》、《人欢马叫机声隆》、《收获》、《丰收喜》(秋)、《冬闹不闲》、《不畏寒冷的人们》(冬)等题目,都能给学生以启迪,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状奇趣的万物百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用品,家禽家畜,或奇趣横生,或物寓哲理,都可成为小学生观察、描写的对象。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教会他们经常写观察日记,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家乡的石榴树》、《贪吃的小山羊》、《小猫咪咪》、《小鸭子长大了》、《我有一个储蓄罐》等,就是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的状物文章。
(四)摄变幻的风霜雨雪。变幻莫测的风云雨雪,是大自然来去匆匆的信使,它们形影不定,多姿多彩,稍不留意就会转瞬即逝,离你而去。正如摄影师欲留美妙的生活瞬间必须抢拍镜头一样,要摄下风云雨雪的倩影,你也需时时留心,不失时机。经常指导描摹雨雪之景,既可练笔,又能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二、生活积累丰富则作文易
生活作文具有极为丰富的内蕴。本文只是举例性的,难免会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面对生活,忠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作文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定会青春永驻,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水枯竭则舟搁浅,水盈盈则船行远”,这就是我在指导小学生学写生活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找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