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实一体化着重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和仿真软件进一步提高电工一体化课程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电工实习 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院对部分专业推行理论课与实习课实行了一体化教学,部分实习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在学校的发展要求下,也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推行接近一年的一体化教学中,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经验,现总结如下。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课题任务。
作為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拆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与实践按比例教学手,教学形式等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所论述的电工实习一体化教学为例。
一、激发学习动机,唤起学好电学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学生之所以对理论课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是因为对电学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电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并用实际例子加以说明。例如,从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音响设备,到供电设备、电子游戏机、电脑等等,都是电学知识的应用,从而说明现代是电的时代,当今的世界是电子的世界。同时指出,这些电器的制造、使用和维修,都需要用到电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到电学知识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好电用好电的欲望,激发他们想学电学知识的动机。
二、选好的教材,促进校本教材研究
为了适应机电行业快速发展和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技能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支撑,教材就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知识点、技能点,避免重复;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以符合技工教育的认知规律。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理论课与实习课的比例1:2左右,也就是边讲理论,边进行实训。好的教材可以规范实训内容,促进以后校本教材的开发。
三、上好关键的第一堂课
学生初次上一体化课程电工实习课,对电工实习教学一无所知,好奇心比较重,上好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要让他们认识到电工实习课的重要性、明确电工实习课与电工实际生产的关系以及它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电工实习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实习课;同时要认真贯彻实习纪律和安全用电问题,以保证电工实习课的顺利进行。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实习课,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更好的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第一堂课重点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现代的电类教学仪器和设施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感知专业工作领域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同时向学生介绍我们机电专业典型的人物事例,如: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工作事迹和现取得成果,使学生有榜样可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虽然有的学生不是通过第一次课就能使他产生兴趣,但第一堂课是很重要的,上好第一堂课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探索力,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所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的坚定信心。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进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授“二控一白炽灯明敷硬塑料管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之前,事先让学生看了有关双控灯电路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想深入了解和学习有照明电路的有关工作原理等知识;我们用电工技能实训的相应的仿真软件教学,可以身临其境,并能进行安装接线和排除故障。在讲授“电工安全知识”时,为了强调电工操作中安全规程的重要性,先让学生观看了各种违章操作触电、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毁坏情况的视频,让学生从一幕幕触目惊心的触电、火灾事故中,深刻地吸取教训。同时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何为违章操作,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以及给学生分析引起这种后果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知道在以后的操作中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深刻地认识到电工操作中安全规程的重要性。
五、做好示范操作和巡视指导
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在做好演示示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要领,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线路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讲解接线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事项,引起学生的重视,便于理解和掌握,必要时可讲些相关知识或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在操作时分析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任务结束时,学生中可能存在通电不成功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简单的万用表中电阻档测量,分析情况,进行查找故障点。也可让几个学生对共同出现的故障一起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
六、注重电工技能,做好对每一个任务考核
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时,要加强目标教育
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德育目标。严格制定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是保障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任务完毕后,都要按照电工技能实训报告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并评分,学生在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的找老师或同学探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实习目标。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一方面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即教案后面的教后记)。
通过以上几点,个人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原来沉闷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活泼,连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个个动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了一体化课程电工实习课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技工学校实习教学岗位好多年,实践证明,短期维修电工教学接近一体化教学模式,且效果较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用工需要。只有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来创新教学模式,技工教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进而使传统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刘佳.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
[2] 侯延霞.浅谈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J].
[3] 李娟,李逸航.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关键词】电工实习 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院对部分专业推行理论课与实习课实行了一体化教学,部分实习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在学校的发展要求下,也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推行接近一年的一体化教学中,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经验,现总结如下。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课题任务。
作為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拆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与实践按比例教学手,教学形式等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所论述的电工实习一体化教学为例。
一、激发学习动机,唤起学好电学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学生之所以对理论课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是因为对电学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电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并用实际例子加以说明。例如,从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音响设备,到供电设备、电子游戏机、电脑等等,都是电学知识的应用,从而说明现代是电的时代,当今的世界是电子的世界。同时指出,这些电器的制造、使用和维修,都需要用到电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到电学知识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好电用好电的欲望,激发他们想学电学知识的动机。
二、选好的教材,促进校本教材研究
为了适应机电行业快速发展和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技能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支撑,教材就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知识点、技能点,避免重复;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以符合技工教育的认知规律。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理论课与实习课的比例1:2左右,也就是边讲理论,边进行实训。好的教材可以规范实训内容,促进以后校本教材的开发。
三、上好关键的第一堂课
学生初次上一体化课程电工实习课,对电工实习教学一无所知,好奇心比较重,上好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要让他们认识到电工实习课的重要性、明确电工实习课与电工实际生产的关系以及它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电工实习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实习课;同时要认真贯彻实习纪律和安全用电问题,以保证电工实习课的顺利进行。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实习课,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更好的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第一堂课重点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现代的电类教学仪器和设施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感知专业工作领域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同时向学生介绍我们机电专业典型的人物事例,如: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工作事迹和现取得成果,使学生有榜样可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虽然有的学生不是通过第一次课就能使他产生兴趣,但第一堂课是很重要的,上好第一堂课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探索力,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所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的坚定信心。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进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授“二控一白炽灯明敷硬塑料管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之前,事先让学生看了有关双控灯电路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想深入了解和学习有照明电路的有关工作原理等知识;我们用电工技能实训的相应的仿真软件教学,可以身临其境,并能进行安装接线和排除故障。在讲授“电工安全知识”时,为了强调电工操作中安全规程的重要性,先让学生观看了各种违章操作触电、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毁坏情况的视频,让学生从一幕幕触目惊心的触电、火灾事故中,深刻地吸取教训。同时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何为违章操作,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以及给学生分析引起这种后果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知道在以后的操作中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深刻地认识到电工操作中安全规程的重要性。
五、做好示范操作和巡视指导
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在做好演示示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要领,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线路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讲解接线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事项,引起学生的重视,便于理解和掌握,必要时可讲些相关知识或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在操作时分析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任务结束时,学生中可能存在通电不成功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简单的万用表中电阻档测量,分析情况,进行查找故障点。也可让几个学生对共同出现的故障一起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
六、注重电工技能,做好对每一个任务考核
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时,要加强目标教育
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德育目标。严格制定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是保障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任务完毕后,都要按照电工技能实训报告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并评分,学生在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的找老师或同学探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实习目标。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一方面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即教案后面的教后记)。
通过以上几点,个人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原来沉闷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活泼,连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个个动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了一体化课程电工实习课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技工学校实习教学岗位好多年,实践证明,短期维修电工教学接近一体化教学模式,且效果较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用工需要。只有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来创新教学模式,技工教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进而使传统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刘佳.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
[2] 侯延霞.浅谈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J].
[3] 李娟,李逸航.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