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与uPA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华中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学特征和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和uPAR在48例HCC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R表达的阳性率为81.25%(39/48),uPAR表达的阳性率为56.25%(27/48)。前者与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有关,后者仅与肿瘤转移有关。两者之间无统计学上的关联。结论 EGFR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HCC高增殖低分化的原因之一。uPAR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HC
其他文献
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热重分析(TGA)和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技术,研究了N,N′-二硝基哌嗪(DNP)的热分解机理;采用原位热裂池的丌IR技术分析分解过程的凝聚相
近年来,由于神经刺激仪的应用,颈肩手术的麻醉逐渐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取代了气管内麻醉。其准确、快捷、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欢迎。2005年1~8月,我院采用此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进行前体的边界层效应修正、采用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和中心差分形式的Mac Cormack格式,求解燃烧室性能分析模型方程,以及采用灵活的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等,建立了较为完善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接触性皮炎的致病因素,了解其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方法采用瑞典化学技术诊断公司原装进口的瑞敏TM接触变应原检测盒,对312例确诊为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