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科普理念的校外纳米科技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lov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人们对“纳米”既熟悉又陌生,其实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及其相关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文阐述了实施纳米科技教育的意义,并针对校外课程教学的特点,分享基于生活科普理念的纳米科技课程应具备的特点及开发的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校外纳米科技课程及案例,以期为青少年儿童的纳米科普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采用传统的前后台单任务控制机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多任务调度器;
2017年,上海科技馆推出了基于Swift语言开发的“趣玩编程”系列编程教育课程,成为全球首家推出Swift编程课的博物馆。该系列课程与上海科技馆实体展区深度融合,引入“馆校合
科普微视频是随着网络新媒体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科普形式。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塑造的品牌,“科普中国”App是“科普中国”在移动端的统一入口。“科普中国”App微视频
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实施8年多来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已成为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支中坚力量,但也遇到了诸多发展困境。以调研数据为依托,系统阐述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
目的探讨血样采集因素对人甲胎蛋白(hAFP)、人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AFP、Free HCGβ)二联筛查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观察进食、溶血、脂浊和血清分离
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形态,已成为博物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在智慧博物馆方面已有较多研究成果。本文就智慧博物馆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