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插话是心理焦虑表现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打断,是非常无礼的表现。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还是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很热衷交谈,当别人阐述自己观点时,他们喜欢打断别人,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往往会遭人厌烦,不愿与其交流。但你越是不想和他们说,他们越喜欢加入到你们的谈话中来。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阶段到成人期的人际-自我互动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青少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在观察自己的表演,自己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值得关注。他们过分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而误以为周围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顾别人的真实感受,并且他们往往会曲解别人,以为大家都在对自己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说话方式成了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御与保护机制。
  那些爱打断他人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发展中受挫,所谓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就是:没有在社会中找准自我的角色,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他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断地调整在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机制,达到一种良性的认同;同时,当要打断别人时,提醒自己“多给别人一些表达的机会,并从中找到自我发展的资源,获得人际双赢”。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你可以起初多给他们一些自我表达的机会,倾听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谈具体。然后用语言暗示他,“现在我可以说了吗?”你也可以善意提醒他,“希望我说的时候,你先不要插话,好吗?”这种方式会提醒他调整自己的人际沟通方式,达到与他人更顺畅地交流。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三点弯曲破坏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频谱及能量变化特征与梁结构损伤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声发射能量与时间的相关图基础上,提取了不同阶段破坏过程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17-01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结核病,我国糖尿病与肺结核的发病率均较高,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结核病多见。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结核病,另一方面结核病也容易使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院对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第一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和基础性产业,电力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疑难重病,被世界卫生组织例为疑难病。特点为病变早期间质细胞浸润,晚期肺间质胶原纤维沉积俗称“肺硬变”。  目前,此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病变早期几乎95%以上被漏诊,失去了有效治疗时机。该病的特点是刺激性干咳(有极少数病人不咳)劳力性呼吸困难,即动则喘憋气短等。绝大多数 (65%以上)查不清病因,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少部分(35%以下)是与吸入粉尘、煤粉、木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