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是否有助于缓解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

来源 :经济与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纳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处理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别从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视角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对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具有显著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和行政垄断行业企业相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对地方国有企业、非行政垄断行业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但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类别未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证明
其他文献
基于2010—201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有效专利在数量和结构上差异化特征显著,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分层回归的实证检验表明,地区经济体量、科技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和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地影响着地区有效专利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以产业转型、“策源地”辐射、资金和人才引进、政策支持等优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东部沿海专利结构调整、引领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东北地区工业基地优势,并推动中西部科技实力提升,调整区域间专利发展的不平衡,增强整体科技创新活力。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
从多维视角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一体化战略“扩容”及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路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探索性构建“市场-技术-产业”的多维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挖掘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与未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相比,一体化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高出0.124个单位,并且这一提升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水平协同发展,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管县体制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夜间灯光和经济统计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方法评估1993—2007年市管县体制确立过程中新设市辖区的发展绩效。结果显示:第一,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对新设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市管县改革一方面促使新市辖区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和经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推动者,高质量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控制权理论指出控制权合理配置能够激发创始股东的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票权作为创始股东获取控制权的主要渠道,其制度设计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投票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基于创始股东控制权优化视角,梳理已有文献中关于投票权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脉络,分析已有文献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而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的大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从教学目标设定、思政内涵挖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重新架构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根据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广东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省级基地所开展的“工业设计+TRIZ”课程体系研究与培训实践探索,建立一套基于TRIZ的工业设计人员创新力培养体系,包括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创新力培养目标、三阶段创新力培养课程计划、“讲-练-评-访”四步创新教学模式等核心板块,并通过打造专业化“工业设计+TRIZ”师资队伍、搭建“三位一体”资源协作平台、推行“工业设计+TRIZ”常态化分级认证制度等措施,为工业设计人员创新力培养全过程提供研究基础.
基于边际视角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与门限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支农对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并探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改革路径。研究表明,财政支农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财政资金并不能持续提高农业技术进步,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从禀賦差异来看,财政支农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产出在地区间存在饱和效应;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进行农业纵向开发有利于推迟U型拐点的到来。因此,财政支农推动农业现代化需要多元吸收社会资本,注重地区投资布局,深入农业开发程度与优化自身管理结构。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经济带了巨大冲击,加之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不断加大,衡量区域抵挡冲击能力的经济韧性备受学界关注。其中,知识多样性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对经济韧性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效果还存在争议。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门槛模型,研究在地区创新水平差异下知识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知识多样性对经济韧性的影响会根据创新水平的差异而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当地区创新水平较低时,知识多样性对经济韧性呈现负向影响;当地区创新水平较高时,知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10—2019年青海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测度青海省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效率变化,深入剖析青海省科技创新效率。结果表明,青海省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目前正处于科技创新效率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投入规模不足阻碍了青海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均较为稳定,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趋势,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教制约,促进技术进步将有助于推动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