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圩区春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皖江圩区春玉米田杂草的主要种类、群落组成、发生规律和化学除草技术。在 19科 5 7种杂草中 ,主要杂草有 10种 ,其中马唐、牛筋草、旱稗、香附子、铁苋菜构成优势种 ;主要杂草群落有 6种。玉米在生育期内有 2个出草高峰 ,分别出现在播后 5 5和 95天。研究表明 ,乙草胺、草杀胺、莠去津均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 ,是该区适宜的玉米田除草剂品种。最后对该区春玉米田杂草防除提出了建议 The main species, community composition, occurrence law and chemical weeding technology of weeds in spring maize field in polder area of ​​Wanjiang were studied. Among 19 families and 57 weeds, there are 10 main weeds, of which Crabgrass, Leghorngrass, Adenophora, Cyperus rotundus, Eruca amabilis constitute the dominant species; there are 6 main weed communities. Corn has two grassroots peaks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occurring at 55 days and 95 days after sow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cetochlor, oxacillin, atrazine have a good herbicidal effect, is the appropriate cornfield herbicide varieties.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weed control in the spring maize field in this area
其他文献
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中稻在 6~ 7叶期大苗单本移栽 ,苗质显著地影响结实期群体源、库及稻谷产量。结实期群体干物质增长量、总颖花量和稻谷产量与秧苗单株分蘖数、苗高干重比呈
利用UPGMA法对 199个陕西省白菜型油菜品种的 15个性状进行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并将淘汰后保留的 2 9个品种作RAPD标记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RAPD标记和形态标记差异 ,以 2
利用 (黑香糯×无色香粳 )F2 或 (黑香粳×无色香糯 )F2 均呈现粳与糯、黑色与无色两对性状 ,按独立分配规律分离的现象。表现型为黑香粳、黑香糯、无色香粳和无色香糯等四个
本研究利用10个RAPD引物对180份小豆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44条带,其中35条具有多态性,比例为79.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5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为0.274,变异
不同类型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型曲线。中粒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小粒型和大粒型品种。中粒型和大粒型品种叶片干物质积累峰值在抽穗期 ,茎鞘干物质积累峰值在灌浆期
目的探讨在脑创伤和亚低温干预后肠道吸收功能的改变. 方法 60只SD大鼠行胃造瘘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为正常常温处理组,Ⅰ组为脑创伤常温处理组,Ⅱ组为脑创伤亚低温处理
本试验用回-直肠吻合猪进行手术前后的对比试验,旨在研究回一直肠吻合术对于猪的水和盐代谢规律所产生的影响.以试验日粮分别于回一直肠吻合手术5天前和手术后15天定时、定量
新星 10 1是以高抗青枯病、抗病毒病的 114F64 2 株系为母本 ,优质、耐病的A4 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果实圆形 ,单果质量 12 0g ,肉质紧实 ,耐贮运。经苗期接种鉴定表
采用正交试验与对比试验相结合 ,研究了 N、P、K、Zn、Si肥和栽培密度各因子及其优化处理对孕穗期完全淹涝胁迫下早稻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不同 N肥和 K肥水平对
以家兔16~32细胞期胚胎卵裂球为核供体,显微注射到去核卵母细胞卵周隙中,共制作完成229枚重组胚,2次电融合后融合率达到76.8%.重组胚与兔胚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卵裂率为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