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人学习扬琴应该注意的问题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che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初学扬琴的成人,如何在短期内能科学又有成效地提高其水平这一课题,着重介绍正确的演奏方法、如何运用巧力、科学的练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并逐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 演奏方法;巧力;发音;练习方法
  
  扬琴是一件颇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其音域宽广、音色悠扬,演奏手法多变,在乐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扬琴也和其他乐器一样悄然进入了百姓家庭,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随着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各高校艺术专业纷纷开设器乐必修和选修课,要求学习扬琴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如何使他们在短时间里,较全面地掌握扬琴的基本技巧,并能较熟练地运用它,这是摆在教师面前需要解决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浅谈一下成人学习扬琴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正确的演奏方法。首先,演奏方法的正确与否,姿势是基础。演奏姿势的正确与否对提高演奏水平和演奏者的舞台形象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学琴初始,坐椅的高度要合适,因身高而选择,坐在椅子的一半处,上身可略微向前倾斜,但不能呈驼背状,肩部自然放松,不可抬肩或耸肩。双臂要自然下垂,臂部肌肉做到放松,以手腕带动小臂提起平伸。两脚自然着地,可以分开平放,也可一前一后,保持身体的稳定,使各部位在演奏中能自如地运动。
  其次,扬琴是靠双手持琴竹交替击弹琴弦完成演奏的。演奏效果的好与否,与持竹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分不开的。目前各艺术院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三指持键,腕指结合”的方法。这是我国著名的扬琴家杨竞明先生在总结和继承民间各种传统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持竹方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持竹,两手手形近似半圆握空拳的放松状,将琴竹柄放在食指第一关节线处(从指尖到指根),与中指第一、第二关节的指肚上,大指自然下压琴竹,大指与琴竹形成一条直线,中指始终以第一关节右内侧轻轻贴住琴竹柄的前端,无名指与小指则要放松地自然弯曲并向掌心回拢,与中指成为一个整体。同时要做到不松也不紧,使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关节和肌肉松弛自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琴竹柄不能紧贴大指,它会造成中指脱离琴竹柄,影响发音质量。大指与食指不要把琴竹捏得过紧或过松,食指与中指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空隙,使中指能独立灵活。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琴竹,从而有效地保证正确地击弦和发音,无论是强奏还是弱奏、快奏还是慢奏都能得心应手,做到发挥自如、从容弹奏。
  最佳持竹点以琴竹全长的五分之一处,这种杠杆的作用,它不仅能使琴竹头获得省力和增加运动的速度与振幅,而且还加强了击弦的力度。正确的持竹方法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时用手的动作一样,要求松弛同时又不失去控制。初学者要尤为关注,应该经常检查并矫正持竹的姿势,在正确持竹的基础上,通过日积月累,达到得心应手,娴熟自如。
  扬琴的击弦是依靠手腕和手指的有机配合完成的。正确的击弦法是一切技术技巧的保证,它直接关系到扬琴的发音,音色,音质。而击弦的动作是由“预备”,“击弹”和“回弹”这一串连贯的动作一次性完成。琴竹竹头接触琴弦时要像蜻蜓点水一样,在训练中,学生应该体会到向下击弦时即“用力”,向上回竹时即“放松”,如果哪个动作运用不当,将会导致动作不协调,从而使音色呆板或虚弱。
  2. 如何运用“巧力”并使两手配合协调。“用力”和“放松”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扬琴演奏的技术动作,就是达到既掌握“用力”又“放松”的基本规律与辩证关系。在扬琴击弦运动中的用力与放松应是同步的,即力量下去,同时也就放松了。用力与放松的统一并不独立存在,它们存在于运动本身之中。在“放松”的基础上“用力”,“用力”后立即“放松”。
  扬琴演奏是要讲究力度的,但初学者往往错误地理解“力度”,由于在初学阶段手腕运转不灵活,他们往往使用一种僵板的蛮力去狠击琴弦,结果发出一片刺耳的噪音。亦或有些初学者又错误地理解“放松”,用一种松软的力度去击弦,结果发出的音绵软无力。以上这两种情况,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用力的大小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属于用力的方法问题。
  所谓的“巧力”,就是指轻松和灵活而言,具体来说,演奏时演奏者的肩,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指都要放松,动作要灵活,整个上身的各个部分在击弦运动中是有机协调的配合,把这种配合所发生的力集中至琴竹头上,使之产生一种弹性,而这种弹性又和琴竹本身的弹性相结合,在击弦中产生弹力。使用这种“巧力”演奏扬琴,才能够在击弦时轻便灵活,得心应手。
  在扬琴的演奏中,能否把握好每个乐曲音乐风格,充分表达音乐内容,对演奏者的两手配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扬琴在这方面有它自身的优势,它可以一手演奏一个旋律主题,另一手演奏伴奏声部,或者两手都演奏不同的旋律,有时进行卡农音乐演奏,有时同时展示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等等手法,这样就要充分注意并锻炼好双手的配合能力。
  扬琴演奏的最基本特点就是作单音的两手交替击弦。它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两手在弹奏时的节奏和力度要非常均匀。由于人的生活习惯造成两手的灵活性不同,要做到在节奏和力度方面均衡,一般来说是不容易的,常见的不均匀现象主要是左手的灵活性不如右手。要克服这一现象,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左手的训练。在初学阶段,学生在坚持基本技巧的练习之余,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手腕的辅助练习,同时着重加强左手的训练量,让它的灵活性尽快达到和右手一样,以保证在演奏时两手力度和速度的均衡。
  3. 扬琴的发音。扬琴的发音,无论是强奏或弱奏都应该是颗粒性强,音色纯净,饱满,坚实,富于弹性的音响效果,要特别注意强奏时声音不躁,弱奏时不虚。发音的好坏,实际上也是检验击弦动作和用力的方法。在击奏每一个音时,我们都需要用视觉和听觉来检验,区分音质、音量和音色的差异,力求达到击弦与发音的统一。由于发音质量好坏的关键在琴竹头击弦的一瞬间,所以初学者在练习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击弦时手腕和手指动作的灵敏性。只有灵活敏捷的动作才能使琴竹产生巧妙的弹击力,也只有这种巧妙的弹击力才能使琴弦发出美妙异常,令人回味的音色。
  学生在训练中要注意扬琴的音色。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其一是他们为了加强手腕的力度,追求音量大而击弦,结果发音很躁,严重地影响到演奏的音响效果。其二是因为害怕发出噪音,而采取轻打弱奏的办法,结果使发音很虚,没有力度对比,这两者都是错误的。
  4. 科学的练琴方法将事半功倍。练琴方法一般在学生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琴,有时间,然后按照老师上课所指导的内容进行认真练习便可以了,其实,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也应该讲究科学的练习方法。这样可以提高练琴的效率从而事半功倍。练习的效果和时间是成正比的,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学生在课后练习时,要积极开动脑筋,学会多听,多想,巧练。
  音乐就像语言一样,它的音乐形象是通过乐句、乐段的旋律来陈述的。扬琴演奏不仅要求对乐句和乐段的组织要有恰当的安排和处理,更要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技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由于扬琴在演奏中发出的余音较长,各余音之间的混响会降低所演奏旋律的清晰度,所以我们必须要演奏得干净准确才行,在练习每一首曲子之初,一定要凭借自己敏锐的听觉,对所奏之音,进行严格把握,务求所奏出的每个音都做到干净和准确。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把练琴时间,大部分花在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上。而遇到“卡壳”的地方则一带而过,这样的练习方法,其实很难达到乐曲所要求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练琴应该学会巧练而避免傻练。对于一首新的乐谱,首先要仔细地看谱,读谱,了解乐曲内容和技术上的要求,采取分段练习。而每一首乐曲的技术难点都是不一样的,技术难度较大的则需要我们花较多的时间去练习,反之,则少点。练琴之初,我们就应该把技术难度大的乐段或乐句挑选出来,突出练习的重点,分配较多的时间去练习,其余部分进行一般的练习即可,此之称为巧练,切忌不分难易而平均使用练琴时间傻练。
  在扬琴演奏中,“做”比“说”要困难许多。只有不断加强各项基本功的练习,提高全面的音乐素质,并通过不断地艺术实践,才能完整地表达作品的艺术风格,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后,可安排一些民乐合奏,使学生能寓乐于其中,充分感受扬琴在民乐合奏中的魅力,并通过演奏而不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丁言仪.青少年学扬琴.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
  [2] 刘月宁.扬琴弹奏基础教程.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7).
  [3] 胡运籍.扬琴.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1).
其他文献
《西方文化》课程是普通高校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的专业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人才,本文基于独立学院教改项目的研究,对网络环境下西方
摘 要: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由最初的单一人才培养逐渐演进为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多种职能。从这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诸多社会职能(即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等职能)与今天所主张和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环环相扣,存在着必然联系。因此,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核心使命。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职能;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生鲜食品产业销售模式已从传统线下销售逐步转变成基于先进大数据和云端技术的线上销售。文中结合目前生鲜电商平台供应链模式,对生鲜产品生产、采购、
伴随着“制度启动贸易”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国家间的制度差异成为了讨论国际贸易影响因素时的新突破口。制度距离一方面可以影响对外经贸交往中的事前和事后成本,另一方面会通过对一国的经济政策、消费偏好、违约风险等方面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两国的双边贸易。在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今,中国所面对的外部贸易环境也不太平。中美贸易摩擦、欧盟对于中国产品的反倾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鼓励学生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学生通过阅读能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从阅读中学到做人的方法,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与同学交流。这样,阅读便转化为口语交际,于是阅读的积累就变为口语交际的实践。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在拓展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并为此苦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是有东西写不出来,有的担心文章写的不生动、文笔不优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为例,构建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二二三”教学模式框架体系,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其进行教学案例
继续教育专业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继续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则是继续教育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18个院系继续教育中心的调研,围绕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