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蹴鞠不了情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亚洲杯足球赛开幕式上,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说:“足球起源于中国”。其依据是中国古代有具有竞技和娱乐性质的踢球活动——“蹴鞠”。蹴鞠和现代足球有没有必然联系姑且不论,蹴鞠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竞技和娱乐活动,起源和成熟于今山东地区,确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现象。
  
  从军事训练到竞技体育
  
  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蹴鞠起源时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其实这只是传说或者臆测,并没有真实的证据。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蹴鞠的起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皇帝时代。当时,部落战争频繁发生,各部落为适应新的战争形式不断发明新的军事训练方式和手段。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经法·十六经·正乱》中,专门记述黄帝战胜蚩尤之事,其中一段内容涉及到都城,是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赏乐观舞,技击赛马,饮酒田猎,各种娱乐活动十分盛行,这种歌舞升平的环境,为蹴鞠的存在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据《考工记》记载齐国掌握了高超的皮革制造技术,这种高超的技术是蹴鞠兴盛的前提条件。
  到汉代,蹴鞠除了军事训练外,还是一种对抗性的竞技活动,同时也是十分普遍的娱乐竞技活动。随着汉代政治中心的西移,蹴鞠也从山东地区传到西部地区。
  在唐代,蹴鞠逐渐走向民俗化、娱乐化、游戏化。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对蹴鞠活动的发展蹴鞠的起源,“黄帝身遇之蚩尤,因而禽之。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其大意是说,黄帝部落在与蚩尤部落作战中取得了胜利,擒杀了蚩尤,把蚩尤的胃用实物塞满了,做成球状让士兵们踢。其中的“多中者赏”很有意义,虽不清楚此处的“中”是踢中鞠还是将鞠踢至指定的地方,却具备了游戏或竞技的规则或方法,因此被许多学者理解为蹴鞠的初始。之所以这么做,当时可能是为了庆贺胜利或者发泄余恨,后来逐渐演变为军队的训练手段。
  蹴鞠成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娱乐竞技活动,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在民间流行。《史记·苏秦列传》:“临淄甚宫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虽是苏秦对齐宣王的游说之词,未免有些夸张,但苏秦对齐王说齐都当不会有很大偏差,否则难以取信齐王。所谓“蹋鞠”,即“蹴鞠”,蹋鞠是较早的名称。临淄为齐国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唐代蹴鞠的发展和提高,主要表现是发明了气毬。在毬的制作上,唐以前的毬是实心球。唐代的毬是人们用动物的膀胱为胆,外面用皮革缝制而成的充气球。气毬的发明极大促进了蹴鞠技术的提高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到宋代,蹴鞠彻底从军事技能中摆脱出来,成为了一种兼具技能性与表演性的体育文化活动。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形成,蹴鞠成为了一种象征地位与风度的活动。蹴鞠的比赛风格、方法、人员都有了改进,女子蹴鞠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
  
  广受欢迎的大众娱乐
  
  蹴鞠在中国古代活动群体广泛,活动形式多样。蹴鞠最早的活动形式是军事训练,逐渐从军事训练项目演变为~种娱乐活动。蹴鞠作为宫廷娱乐项目以汉代和宋代最为典型。汉高祖刘邦的宫苑内有“鞠城”。《汉书·外戚传》记载:高祖的皇后吕后残害戚夫人时,曾把她禁闭在“鞠域”之内。汉武帝喜好蹴鞠,在宫中经常举行斗鸡、蹴鞠比赛的“鸡鞠之会”。外出巡视时,他也经常参观或参加“弋猎”、“射驭”、“蹴鞠”等活动。汉成帝非常爱好蹴鞠,甚至有些过度,以致群臣担心他劳累伤身,纷纷上书反对。刘向为转移汉成帝的视线,还巧用心思,专门研制发明了一种名为弹棋的博戏取代蹴鞠。由此可见,汉代宫苑中的蹴鞠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竞技活动,而是带有更大的娱乐性。
  宋元时期,爱好蹴鞠的帝王与大臣不乏其人。元代画家钱选临摹了一幅《宋太祖蹴鞠图》,画中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大臣赵普等6人蹴鞠的情景。宋太宗时蹴鞠已成为朝廷盛宴表演的重要节目,当时称作“筑球”。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平兴国五年,宋太宗会见亲王、宰相、外国使节的大臣,在大明殿举行蹴鞠娱乐活动。宋徽宗赵佶更是一位蹴鞠迷,不仅自己喜欢蹴鞠活动,对具有蹴鞠技术的人也十分喜欢,高俅就是因为蹴鞠踢得好受到他的赏识而发迹。
  元朝统治者偏爱表演艺术,诸如杂剧、吹弹、百戏、小唱以及幽默表演等艺术项目,均受青睐,其中女伎表演最受欢迎。擅长蹴鞠的伎女被称为“蹴球伎”,基本上归于艺人范畴。元朝人喜欢观看蹴球伎表演,目的在于欣赏和娱乐。伎女蹴鞠的兴起有赖于球本身制造水平的提高。早先的蹴鞠用球多用硬皮革制作,内充实物,球重而外硬,不宜于女子踢耍。到宋末元初时,内胆充气式的球越做越精良,球体内气足而富弹力,球皮柔和而舒适,就算是缠足女子也能随意踢蹦,而不必担心脚趾受挫。
  而蹴鞠活动的广泛传播是作为民间游戏的形式。在民间,蹴鞠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游戏。最初,蹴鞠活动仅限于齐都临淄一带,后来传到各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把父亲从家乡沛县接到京师长安养老,吃穿享用,极尽豪华。可太上皇对锦衣美食的皇宫生活不习惯,整天闷闷不乐。刘邦遂下令在长安城按其家乡沛县丰村的式样新建一个丰村,把老家的人都迁至长安,陪太上皇进行“斗鸡蹴鞠”之类的游戏。这则史料说明,蹴鞠在平民百姓中已成为一种娱乐游戏。民间在小街小巷举行的“蹋鞠”,不像宫廷蹴鞠有专门的场地,而是因陋就简,一人或数人进行游戏,少了些对抗性,多了些游戏性。山东省缶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上,清晰地出现有人伴唱有人伴奏的“蹴鞠舞”,表演性非常明显。河南嵩山“少室石阙”也出现“蹴鞠舞”的图像,有一人蹴一鞠者,有一人蹴二鞠者,具有表演性质,有的还有音乐伴奏。
  在宋代,民间还出现了专门的球会,称为“青云社”,产生了专门从事蹴鞠行业的艺人。《武林旧事·诸色艺人》中罗列了范老儿等五位蹴鞠高手。汴梁和临安的一些富贵人家,甚至专门养有踢球的艺人,一些风流弟子与社会闲人,还组织学习蹴鞠的团体,称为“圆社”。平民百姓则把蹴鞠作为闲暇娱乐的一种形式。宋代经济文化发达,给蹴鞠活动提供发展的土壤。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做官,附庸风雅,使蹴鞠长久拥有社会基础。宋以后蹴鞠受理学的影响在上流社会逐步走向沉寂,大多成为艺人、纨绔子弟的娱乐活动。
  民间蹴鞠的主要功能在于游戏,其活动群体也就广泛得多,无论男女老少均可进行。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许多汉代画像石上,有表现民间蹴鞠的画面。据专家考证,汉画中的体育娱乐活动主要有击剑、蹴鞠、射箭等。汉代出现了女子蹴鞠,这种女子蹴鞠的资料在汉代画像石中常常见到,由此可知,蹴鞠已成为民间普遍性的娱乐活动。《中国古代瓦当图 典》中收录一枚蹴鞠纹瓦当,圆形,直径16厘米。当面一人戴帽,双臂挥动,袖口宽松,胸前一圆球,双脚一前一后,似在踢球。
  明清时期,蹴鞠成为一种休闲活动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女艺人的蹴鞠表演多供纨绔子弟娱乐,许多青楼妓女也学起蹴鞠,蹴鞠的高雅性受到一定冲击。蹴鞠逐渐从上流社会淡出,成为民间的一种业余爱好和娱乐活动,逐渐走向衰落。
  
  不断健全的竞技规则
  
  蹴鞠起源于军事训练,是具有对抗性的活动,因此具有活动规则。《汉书·艺文志》有《蹴鞠》二十五篇,遗憾的是该书早已失传了。唐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蹴鞠》书有《域说篇》。”域说就是讲球场的场地规制,包括大小、形状和规格,场地要求是竞赛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穿域踏鞠”实际上是挖地为鞠域,无论是挖地还是砌墙,都是强调蹴鞠时受一定场地的限制并防止鞠被踢出场外。
  汉代对抗性蹴鞠活动已经具有竞赛规则。东汉人李尤在其所作的《鞠城铭》中反映了这一点。铭文不长,但对蹴鞠竞赛活动的情况,从场地设备到参赛人员的作风要求等方面都表述得非常清楚,表明汉代的蹴鞠竞赛活动已经比较成型。在《鞠城铭》中,李尤笔下的蹴鞠场,是“圆鞠方墙,仿像阴阳”,即“鞠”是圆形的,球场四周围着方墙,和“阴阳相对”连起来看,似有天圆地方的寓意。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认为天属阳,地属阴。而鞠是圆的,球场是方的,可比之天地阴阳。在竞赛中,效法历法中每年12个月的规定,双方各6人,共12人进行对阵互相抗衡。“建长立平,其列有常”是说每队设有队长,比赛置有裁判。由于竞赛具有决定胜负的性质,因而要设置裁判,建立公正的标准,对于裁判的判罚,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担任裁判的人,不能亲一方而疏另一方,要秉公裁判。同时,对参赛队员的要求是心平气和,服从裁判,不要报怨裁判的裁决。健全的竞赛规则,反映出这时的蹴鞠已经初具比赛规模了。李尤在东汉和帝、安帝、顺帝执政时担任朝中官员,这篇《蹴鞠铭》的写作,应是根据他自己的亲眼所见而写成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唐代蹴鞠的发展主要有两点:一是出现了球门。汉代蹴鞠竞赛是将球踢进对方的鞠室(或鞠域),唐代则以踢进球门为赢。据《文献通考》记载,球门网在上、门在下,互相往门里踢。这是一种单球门的比赛方法。唐人仲无颇在《气毬赋》里描写了一种双球门的比赛场面。球门的出现,要求球员掌握多种射门技术,从而提高了蹴鞠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二是以踢高球作为比赛方式。唐人康骈《剧谈录》记载,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有一群军士踢球,有一球没控制好,飞出球场,路旁槐树下有一女子,不慌不忙,伸腿将球接住,一记劲射,球飞数丈。这都表明踢高球已成为一定的技术指标。
  宋代蹴鞠比赛成为“筑球”,每队11人或16人,队员有球头、跤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球门设在场地中央,两根三丈高的长竿上结有一网,网上留一直径一尺左右的洞,成为风流眼,即所谓的球门。比赛时,两队在球门的左右,左队球头把球踢过球门,右队正挟接住球,传给本队球头,再把球踢过去。和以前相比,缺少了对抗性,增加了技巧性。从技术难度来看,当时的蹴鞠远比今天的足球比赛要高出许多。
其他文献
矿石的开采利用,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但是需求远远大于生产,对于矿区的调查分析有利于为找矿提供依据.因此,以山东省金乡县羊山矿区为中心,提出关于矿区的地质调查、矿床成因
我国在应对矿山地质灾害这一层面上实施了有力的举措,本文将立足于抗滑桩技术研究,分析其在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有效性,结合计算模型的构建,给出分析结果.
杨家山钨(铜)矿主要矿体发育于岩体与浅变质岩接触带附近断裂构造带中,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充填型白钨矿床,伴生铜、锡、铅、锌、金等多金属矿.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及矿
在我国新发展形式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尤其是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现已经被广泛应用.将化学地球与构造地质理论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找矿工作中,理论结合实践,
[摘要]为了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地在高校得以有效发展。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功能,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议,从而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实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要依靠“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
城市地下隧道的存在将改变地表临近既有建筑的地基条件,进而影响建筑的地震响应。基于广义层间位移谱,研究地下隧道对距隧道不同距离的地表建筑结构的层间位移的影响,同时分
矿山地质环境具有复杂性,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困扰.水文地质因素是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灾
建立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湿法炼锌净化后液中的砷锑含量,通过试验该法测定净化后液样品的检出限砷为0.089μg/L,锑为0.075μg/L,回收率砷为92.19~101.69%,锑为91.76~106.15
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我国资源安全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我国在全球经济话语权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和我国资源保障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战略矿种的全球供求关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