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行业资料分析与利用

来源 :地理空间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述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应收集的行业专题资料部门与内容,对行业专题资料的现势性、变化性、准确性、可利用性等进行分析,提出行业专题资料利用方式、流程和更新利用原则,并详述数据更新中行业专题资料的利用方法.
其他文献
结合衡阳市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建库工作,在现有不动产数据量庞大、标准不统一、格式多样化、整合工作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开发集表单约束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整合流程订制、质量严格控制为一体的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系统,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利用ArcGIS二次开发平台,通过C#编程语言,实现了对地籍数据的格式转换、图形检查、拓扑检查和属性赋值.研究结果表明AutoCAD地籍数据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规范整理并转到ArcGIS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图形检查、拓扑检查与属性赋值,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将编程语言与传统测绘内业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最终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针对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结构不同、类型各异等问题,研究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影像,实现了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矿产等多源多时态异构数据的整合,初步建立了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整合技术流程,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三江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特征计算指数信息,利用物候算法和逻辑运算,从时间和空间上揭示1980-2018年水田分布格局变化规律,总结得出结论: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国家政策和科技进步是促进水田面积扩张的主要因素.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和物候算法相结合的水田提取方法,既迅速有效,又可充分发挥Landsat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特征,同时结合多时相的自动分类弥补单一时相解译方法的
以1:10000常用比例尺面实体要素为例,利用网格面积与实体要素面积之差比作为判别因子,对面实体要素在不同地球空间网格级的面积差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1:10000比例尺面实体要素网格离散化描述的较优级.
介绍了融合机载和车载LiDAR构建高精三维城市模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核心要点和典型工程案例,对下一步三维城市模型构建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法的彩色图像分3个波段匹配方法.本方法分两步进行影像匹配,首先利用相关系数作为匹配测度对同一个彩色影像的不同波段实施粗匹配,通过结果剔除误匹配点,然后在初匹配的结果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实现亚像素级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彩色影像立体匹配方法是精确有效的.
随着遥感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影像数据量不断增加,对海量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与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建立一套多源卫星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海量、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并实现快速查询和计算等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提升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阐述了基于双轨道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利用研究区域2017-02-17、2017-03-11、2017-04-02三景雷达影像,获取该区域在此期间的沉降情况.结果表明D-InSAR技术用于矿区沉降监测日趋成熟,是一种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的可靠方法.
提出一种利用历史空三加密成果进行新空三定向并制作DOM的方法,无需外业像控点.该方法生产的DOM成果能满足1:2000 DOM相关制作规范的要求,同时与历史DOM成果套合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