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妊娠期输尿管排尿的改变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sha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期由于肾负担过重、输尿管受子宫压迫及孕激素对输尿管蠕动的抑制作用,易诱发泌尿系疾病,尤其是肾盂肾炎的发生.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排尿情况进行观测,探讨妊娠期输尿管排尿的特点及意义,为预防泌尿系疾病的发生及判定泌尿功能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他文献
患儿,男,因出生后呼吸困难30 min,以胎粪吸人综合征收入新生儿科.胎龄40周,剖宫产,羊水Ⅲ度污染,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腹腔内混合回声团块,寄生胎不除外.查体:皮肤略苍白,呼吸促,双肺可闻及干性哕音,腹部略饱满,肝脾不大,于右下腹可触及一个质硬肿物,大小约为5.0 cm×5.0cm,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
期刊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左主干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纯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病变而左主干正常同时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76例患者.应用IVUS测量病变部位的斑块负荷,确定斑块的性质.同时确定左主干是否存在病变,若存在病变则确定病变性质;测量左主干的管腔直径和面积以及血管直径和面积;对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者,测量斑块负荷.结果 7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左主干患者中IVUS显示
患者男,10岁.主因自幼发育较差,易感冒而就诊.查体:胸廓呈"鸡胸"畸形,双肺呼吸音对称,语颤和语音传导正常,呼吸运动和频率正常,心尖搏动范围和心相对浊音界正常,胸骨左缘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性质粗糙。
期刊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囊及注射氨甲喋呤(MTX)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活胎同时输卵管间质部活胎妊娠并获得正常新生儿2例,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估新生儿至老年人左心室扭转运动随年龄增加的变化特点,并建立不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采集293例15 d至72岁健康志愿者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图像,斑点追踪显像软件脱机分析左室扭转运动,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心尖旋转角度峰值(PAr)、基底旋转角度峰值(PBr)、扭转角度峰值(Ptw)、标化左室长度后扭转(PtwN)、解旋速度峰值(PutwV)、等容
目的 应用组织同步显像(TSI)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前后左室运动不同步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26例行血运重建术且左前降支狭窄>75%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标准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及三腔观的动态组织速度图像,应用TSI测量左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的达峰值速度时间(Tp),并计算左室12节段Tp标准差(TSD),另选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是基于二维图像并采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的一种方法,无角度依赖性[1],分辨率高,在分析扭转运动过程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2].本研究旨在是探讨应用VVI技术评价胎儿心脏扭转运动的可行性,并力求发现正常胎儿心脏扭转运动随孕龄增加的变化规律,为评价胎儿心脏整体功能,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目的 探讨颈动脉正常和斑块部佗、硬斑块和软斑块及斑块的肩部和纤维帽顶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方法对86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和50例正常人双侧颈动脉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斑点追踪技术检测颈动脉的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并分组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IMT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收缩期径向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永存右脐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断的3例胎儿永存右脐静脉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相关临床情况.结果 3例胎儿均可见胆囊位于腹部正中,脐静脉连接门脉右支,门静脉窦凹面朝向胃泡.其中1例合并颅内其他异常并在出生后死亡,另2例不合并其他异常,出生半年后生长发育未见异常.结论 胎儿永存右脐静脉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不合并其他畸形时预后良好,早期检出并给予适当的遗传咨询具有
目的 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即刻评价前室间隔旷置(septal anterior ventricular exclusion,SAVE)手术切除左室前壁室壁瘤对左室形状、大小及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20例拟用SAVE手术行心室几何重建(surgical ventricular restoration,SVR)的左室前壁室壁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身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后,将TEE探头插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