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政府誓平绑架风潮等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西哥政府誓平绑架风潮
  
  墨西哥政府8月21日宣布,将尽快出台系列措施,平息日渐猖獗的绑架风潮。
  统计数字显示,墨西哥已赶上处于冲突状态的伊拉克和哥伦比亚,成为世界上绑架案最高发地区之一。
  
  承诺
  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伊诺霍萨当天会见资深法官、议员和地方政府领导人,要求6个月内出台一系列措施,打击绑架犯罪。
  他要求议会通过反洗钱法案;要求警方利用高技术手段,如手机定位等措施,尽快抓捕绑架案嫌疑人;他承诺净化警察队伍,让民众对警方办案方式以及警官奖惩有充分知情权。另外,他支持建立民间监督组织,监督警方办案,还鼓励人权机构参与其中。
  针对墨西哥低安全级别监狱成为滋生新犯罪团伙温床,卡尔德龙承诺两年内建立两座最高安全级别监狱,内设关押绑架犯的专门牢房。同时,政府将在30天内把参与有组织犯罪的犯人转移到现有高安全级别监狱内。
  “这与找出谁应该(对绑架猖獗)负责没有关系,”法新社21日引述卡尔德龙的话说,“我们都有责任。”他承认,一些罪犯在警官包庇下逃脱惩罚。
  
  愤怒
  一起怀疑有警方人员参与的绑架案近期轰动墨西哥。
  一伙装扮成警察的犯罪分子在墨西哥城外设立“检查站”,拦截并绑架当地富商亚历杭德罗·马蒂的14岁儿子费尔南多。马蒂为孩子平安归来而付出巨额赎金,但绑架者还是杀死了费尔南多和司机,把尸体藏在一辆汽车的后备厢中。
  几天后,传言称一名警探参与这起绑架案,从而点燃原本就因绑架案高发而人心惶惶的民众怒火,多座主要城市开始发起大规模游行,一些议员甚至改变先前强烈反对死刑的态度。
  亚历杭德罗说,墨西哥人应关注政府官员是否能够履行打击犯罪的承诺,“如果不能,他们就应该辞职。他们不能占着位置,拿着工资,什么事情都不做。”
  
  恐慌
  总检察长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墨西哥今年绑架案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上升9.1%,每月平均65起。总检察长办公室认为,绑架案多发与贩毒现象严重密不可分。
  不过,非营利组织“市民犯罪研究协会”说,鉴于不少受害者不敢报警,绑架案数量实际可能更高。
  路透社说,一段时期以来,绑架者的主要目标是富人。富人不得不雇佣私人保镖和谈判专家,以保障自身安全。如今,墨西哥一般中产阶级人士也遭绑架威胁。绑架者手段日渐残忍,即使拿到赎金也可能“撕票”。
  为保障安全,富人不惜花费重金在自己身上植入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一旦遭绑架,警方可以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迅速追踪他们的下落。一些中产阶级人士如今也愿意花费4000美元芯片费和每年2200美元维护费求得安心。
  刚接受芯片植入的克里斯蒂纳现年28岁,他告诉路透社记者:“我们不是富人,但是他们(绑架者)为了抢一块表就会绑架你……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中。”
  (荆晶)
  
  加男子偷自行车近三千
  
  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名自行车窃贼创下惊人纪录,仅已查获的赃车就达2865辆。警察已逮捕嫌疑人,但尚未确定犯罪动机。
  
  落法网
  英国《独立报》24日报道,嫌疑人伊戈尔,肯克现年49岁,多伦多女王街二手自行车商店“自行车诊所”的老板。
  多伦多6月自行车失窃案激增,当地警方决定全力抓捕窃贼。警察在街上停放自行车作“诱饵”,等着窃贼上钩。
  一名便衣警察7月16日下午发现肯克和另外一名男子路过“诱饵”,没有表现出兴趣。原来,肯克另有目标,指使有精神病史的同伴切断停放在“诱饵”旁的两辆自行车车锁。两人骑车准备离开时被捕。
  警察随后在肯克的二手车店和他租赁的多家车库内查获2865辆失窃自行车,同时还查获可卡因和大麻。
  警方对肯克提起包括盗窃和持有毒品罪在内的58项指控。法庭定于下月开庭审理此案。
  警方和不少丢车人先前曾怀疑肯克的“自行车诊所”,但缺少确凿证据。附近居民或者忍气吞声花三四十美元买回自己的车,或者索性不去他的店铺买车。
  
  戴面具
  得知肯克是自行车大盗后,住在肯克商店附近的电影制片人亚历克斯·詹森惊讶地说:“我这才发现事情不像我原来想的那么简单。”詹森一年多来一直以肯克为主人公拍摄一部社区纪录片。
  詹森解释说,肯克支持社会福利工作,为贫民和附近精神病医院的病人提供工作。但他没想到,肯克居然利用精神病人盗窃自行车。
  其他一些认识肯克的人说,肯克健于言谈,富有个人魅力,简直称得上是当地的哲学家。
  “与他交谈时,你会完全被吸引住,”詹森说,“我对他(盗窃的)自行车数量和储存设施感到震惊。”
  多伦多《环球邮报》7月发表一篇对肯克的专访,当时肯克把自己描绘成与偷车贼斗争的战士和废旧自行车的保护者。
  詹森说:“毫无疑问,他现在是多伦多市民最憎恨的人。”多伦多市民以喜爱自行车闻名,肯克盗窃案公布后引起民众震怒。大约1.5万名车主前往警察局,试图寻找丢失的自行车。
  
  猜动机
  自行车大盗落网,但肯克的犯罪动机仍是谜团。
  警长露特·怀特猜测,肯克偷车可能是因为“贪财”。她说:“从他住的地方看,他销赃赚了许多钱。”肯克在多伦多时尚富人街区“约克维尔”和女友珍妮·郑合租居住。
  警官埃文斯猜测,肯克持有金属废料经销执照,可能等待金属原料升值后熔化自行车,转手出售给金属商品市场。
  肯克持斯洛文尼亚护照,声称自己当过督官,曾是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特工。他说自己收集自行车是为石油危机做准备。
  他的律师朗罗斯拒绝提供有关肯克过去的任何信息。他说:“公众(对案件)反应有些过激。”
  肯克被捕后不再像以往那样健谈,接受警方讯问后告诉记者:“我死定了。”
其他文献
2006中国反腐重大突破    两个“三位一体”  2006年末的上海滩迎来一个暖冬,上海社保系列案的爆发让这个城市处于中国反腐风暴的中心。在前后几个月的时间里,陈良宇、邱晓华、张恩照、王昭耀、何闽旭……以一种令人不堪的角色走上舆论前台。  2006年中央反腐重拳频出,吸引了举国上下的目光,中国在2006年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排名也应声跃进到第70名。风暴之下,一个更具前瞻性和深远意义的战略改革正在
近年来,一些行政执法单位利用职权大肆收受被查处单位的贿赂,发生的单位受贿案件不少。海南省海口市城管监察支队第四大队的单位受贿案,就是这样一起典型的案件。  2007年6月16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单位受贿罪判处海口市城管监察支队第四大队罚金10万元;判处责任人该大队大队长韩忠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判处责任人林道德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判处责任人羊永彪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责任
2008年8月7日,云南丽江监狱。已在这里服刑近十个月的王云生依然为自己开脱。面对本刊记者,这个无期徒刑重犯回答每一个问题都显得小心翼翼,字斟句酌。  “你知不知道我国法律关于零口供的规定?”  “不知道。”  “你连买卖子弹违法都不知道吗?”  “后来国家管得严了,我才知道的。我没有参与过那些买卖子弹的犯罪。”  王云生,这位曾常年在中国老挝边境做贸易的商人,他被认定多次直接组织和参与跨境非法买
艺术哲学家余虹选择自杀,令人痛惜,人们在悲伤的错愕中本能地追问着事件的原因,熟悉余虹的同事用哲学原理来分析,把他归入了尼采式的哲学殉道者,“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像一片落叶,抑或一只飞鸟,”也有富于想象的评论家把他与诗人海子并列,沉吟,死亡之花绽放,“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海子诗),更多的人则从余虹的《一个人的百年
城市生活更加复杂使各种新风险应运而生,城市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日新月异,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工具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需求层次提升的同时,也伴生着新的安全风险。比如,汽车进入家庭,居民出行由“骑自行车”发展成为“驾驶汽车”,从而衍生出各种交通事故以及城市交通道路的安全设计等新安全问题。  人口不断膨胀日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增长的不确定风险。规模巨大,持续膨胀且高度密集的城市人口为城市的可持
独具匠心的招聘海报目前现身德国街头——在自动提款机、自动点唱机和“立拍得”内部,活生生地坐着一个人,在可视空间内,向人们形象地演绎着本该由机器来完成的工作。  全球金融风暴时辰,就业岗位相对紧张。这一招聘海报不仅引发人们对如何扩大就业岗位的思考,其极具想象力的广告创意,自然也博得咯人的会心—笑,为生活添了些许快慰。
2005年,恐怖组织活动猖獗,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的恐怖威胁频频不断,挪威为了首相的安全,急忙从德国购进了一辆特制的“宝马”防弹车,做为首相的坐骑。车于运到挪威,可是交警却告知:此车不允许上路。因为这辆车重达4吨,超过了车辆上路标准90磅,所以不能登记挂牌,除非此辆车改装“减肥”。  负责首相安全的工作人员不干了:车辆“减肥”,安全系数就没法保证,我们要对首相的安全负责!交警也是不卑不亢:那是你们的事
俄罗斯的富翁们不仅相互之间进行斗争,而且还与自己孩子的母亲展开争斗。  如今,几乎所有的姑娘都想嫁给百万富翁。那些傍上大款的年轻女性认为,只要把富有的“大叔”拴住,童话般的生活便会来临。但是,现实往往与美妙的愿望相差甚远。那些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积累了资本的实业家,一旦觉得自己的妻子从可爱变成可恶,就会对她残酷无情。又因为拥有大笔财产,所以本来简单的离婚也有可能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战争。    从“你不
如果生命可以重新开始,  你一定会再次选择刑警这个位置;  性格之火始终燃烧自信与沉着,  我说:你的另一个身份应该叫做勇士!  ——《序诗·为蔡立群而作》      天已经黑了。  带着寒意的晚风阵阵吹来,让这里寂静的气氛更显得凝重。所有的人都在期盼,或许生命会产生奇迹。  然而,最后的时刻还是来临了。  2009年3月1日20时10分,上海胸科医院住院部13楼的那间病房里,蔡立群——这位军人出
昔日的“沪上第一群租小区”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群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群租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大面积出现,2006年4月份至8月份更成为一股龙卷风席卷上海。上海市消防部门对闸北区、浦东新区、闵行区、普陀区的一项调查发现1/3以上的小区存在群租现象。“最近几年建成的许多楼盘,每个至少有10%的房子被群租,而中远两湾城四期比例最高,大概有1/3。”坐落于苏州河畔的中远两湾城与上海新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