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用带针导管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行胸腔闭式引流的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9例,行常规粗管胸腔闭式引流,试验组37例,予带针导管行微创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肺复张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1.9%(34/37),对照组92.3%(36/39);肺复张时间试验组(5.38±2.21)d,对照组(5.29±2.27)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期间疼痛评分试验组(1.32±0.92)分,对照组(2.93±1.14)分;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试验组(2.13±1.40)d,对照组(5.32±1.7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下气肿、脱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带针导管微创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引流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伤口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心衰宁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两组均给予基于美托洛尔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心衰宁合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81/85)比81.2% (6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心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预后与年龄、病因、伴发病、并发症等有直接关系.Ranson等提出11个危险因素中,年龄是其中之一.年龄因素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APACHEⅡ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的观察siRNA干扰c-ski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和周期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转染时加脂质体)、阴性对照组(无关序列非特异性siRNA转染)和ski-siRNA转染组,另设阳性对照转染组(采用β-actin siRNA转染)。采用蛋白电泳检测转染24 h和48 h时的c-ski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变化;比色法检测转染1、2、3、4 d时细胞的增生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