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毒有致命弱点
美国研究人员在艾滋病毒(HIV)的表面发现了一处易于受到抗体攻击的地方。科学家可以针对这个薄弱点研制出防止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的疫苗。“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但我们正在将一种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找到艾滋病毒的弱点,研究人员捕捉到了该病毒与一种抗体发生“生物握手”时的图像。研究人员说,HIV表面的一种叫gp120的蛋白质似乎易于受到一种叫b12抗体的攻击。b12抗体(免疫球蛋白)能够压制HIV,阻止其感染人体细胞。
这一发现将为日后研制疫苗提供重要的依据。不过一些专家表示,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分子搬运机问世
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的科研小组,在2005年设计出了能够在平坦的表面直线行走的分子,现在他们设法把两个二氧化碳分子贴到这个分子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分子搬运机。
研究人员解释说:“携带分子会使疏运分子减慢。贴上一个二氧化碳会使分子每走一步多花一倍的能量。这跟自然界的方式是类似的:我们的分子在表面上运输二氧化碳,就像人体中血红素分子给肺部带来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一样。” 他们认为,这种分子尺度的机械将成为最有效率的制造器件和疏运材料的方法。
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幼年期,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尝试让分子转弯,旋转负载,或者发出光子来告知货物运到的位置。
全球变暖影响中国未来天气
中国气象局介绍,与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2.1℃,2030年可能变暖1.5~2.8℃,2050年变暖2.3~3.3℃,2100年变暖3.9~6.0℃。2020年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增温0.6~2.1℃。
气象局的专家表示,未来我国的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将增加2%~3%,到2050年将增加5%~7%,到2100年将增加11%~17%;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107厘米;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2050年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
酗酒能损害人的幽默感
德国科学家对酗酒造成的脑损伤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部分大脑受伤,幽默就不能再像在健康人身上那样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将同样的未完成的笑话放在健康者和酗酒者面前,让他们挑选哪些话更有幽默感。通过分析测试者的选择及其对笑话的理解,研究者得出了大脑如何处理幽默的信息。酗酒者很少选对答案,他们觉得可笑的情况比健康者少。这一结果表明,在酗酒状态下,人的大脑额叶功能失调。
对幽默魅力的处理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能力预知和切身感受其他人的行为。我们把这些能力统称为“心智理论”的概念。此外,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有目的性地计划行动的能力也很重要。而额叶前部皮层对具备这一能力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认为,酗酒与一系列的精神和情绪障碍有关,因为大脑额叶对酒精的毒素没有抵抗力。
母爱可改良遗传基因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基因学家研究发现,一剂母爱“良药”可能足以改变我们的遗传密码,使我们更勇敢,更好地面对压力。
研究人员让母老鼠抚育新出生的小鼠。母老鼠舔小老鼠和为它们梳理毛发的时间各不相同。实验证实,有母亲抚育的动物更胆大而且更爱冒险。
实验还表明,母亲的照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一种控制大脑对压力反应的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变化导致大脑中海马长出更多的压力受体,减少身体对压力的反应。随后的实验显示,这种基因变化是持久的,甚至可以遗传给后代。
英国《卫报》称,这一惊人发现意味着,我们的遗传蓝图不是在出生之前就确定下来的,我们的身体能够改变生物学指令,使我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而不是等待数百万年的进化去适应。
鸟类也懂得计划未来
英国科学家进行的试验证实,8只灌丛鸦会在前一天晚上贮存松子,预备次日的早餐,因为它们前几天早晨在这里没有获得食物。相反,在前一周研究人员隔一天放一次食物的第二个地点,这些鸟储存的食物仅为前一地点的三分之一。
报告中指出:“预知未来并且未雨绸缪一般被认为是只有人类才有的复杂能力。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灌丛鸦能够自动地为明天做准备,这对认为只有人能够为未来打算的观点是一种挑战。”
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假设,科学家又做了第二项试验。他们在两个地点放上不同的食物——松子或狗饼干碎渣。当一个晚上同时放两种食物时,这些灌丛鸦会“往每一个鸟舍里储存通常没有的那种食物,似乎是为了保证第二天的食物能丰盛一点”。
美国研究人员在艾滋病毒(HIV)的表面发现了一处易于受到抗体攻击的地方。科学家可以针对这个薄弱点研制出防止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的疫苗。“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但我们正在将一种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找到艾滋病毒的弱点,研究人员捕捉到了该病毒与一种抗体发生“生物握手”时的图像。研究人员说,HIV表面的一种叫gp120的蛋白质似乎易于受到一种叫b12抗体的攻击。b12抗体(免疫球蛋白)能够压制HIV,阻止其感染人体细胞。
这一发现将为日后研制疫苗提供重要的依据。不过一些专家表示,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分子搬运机问世
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的科研小组,在2005年设计出了能够在平坦的表面直线行走的分子,现在他们设法把两个二氧化碳分子贴到这个分子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分子搬运机。
研究人员解释说:“携带分子会使疏运分子减慢。贴上一个二氧化碳会使分子每走一步多花一倍的能量。这跟自然界的方式是类似的:我们的分子在表面上运输二氧化碳,就像人体中血红素分子给肺部带来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一样。” 他们认为,这种分子尺度的机械将成为最有效率的制造器件和疏运材料的方法。
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幼年期,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尝试让分子转弯,旋转负载,或者发出光子来告知货物运到的位置。
全球变暖影响中国未来天气
中国气象局介绍,与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2.1℃,2030年可能变暖1.5~2.8℃,2050年变暖2.3~3.3℃,2100年变暖3.9~6.0℃。2020年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增温0.6~2.1℃。
气象局的专家表示,未来我国的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将增加2%~3%,到2050年将增加5%~7%,到2100年将增加11%~17%;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107厘米;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2050年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
酗酒能损害人的幽默感
德国科学家对酗酒造成的脑损伤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部分大脑受伤,幽默就不能再像在健康人身上那样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将同样的未完成的笑话放在健康者和酗酒者面前,让他们挑选哪些话更有幽默感。通过分析测试者的选择及其对笑话的理解,研究者得出了大脑如何处理幽默的信息。酗酒者很少选对答案,他们觉得可笑的情况比健康者少。这一结果表明,在酗酒状态下,人的大脑额叶功能失调。
对幽默魅力的处理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能力预知和切身感受其他人的行为。我们把这些能力统称为“心智理论”的概念。此外,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有目的性地计划行动的能力也很重要。而额叶前部皮层对具备这一能力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认为,酗酒与一系列的精神和情绪障碍有关,因为大脑额叶对酒精的毒素没有抵抗力。
母爱可改良遗传基因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基因学家研究发现,一剂母爱“良药”可能足以改变我们的遗传密码,使我们更勇敢,更好地面对压力。
研究人员让母老鼠抚育新出生的小鼠。母老鼠舔小老鼠和为它们梳理毛发的时间各不相同。实验证实,有母亲抚育的动物更胆大而且更爱冒险。
实验还表明,母亲的照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一种控制大脑对压力反应的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变化导致大脑中海马长出更多的压力受体,减少身体对压力的反应。随后的实验显示,这种基因变化是持久的,甚至可以遗传给后代。
英国《卫报》称,这一惊人发现意味着,我们的遗传蓝图不是在出生之前就确定下来的,我们的身体能够改变生物学指令,使我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而不是等待数百万年的进化去适应。
鸟类也懂得计划未来
英国科学家进行的试验证实,8只灌丛鸦会在前一天晚上贮存松子,预备次日的早餐,因为它们前几天早晨在这里没有获得食物。相反,在前一周研究人员隔一天放一次食物的第二个地点,这些鸟储存的食物仅为前一地点的三分之一。
报告中指出:“预知未来并且未雨绸缪一般被认为是只有人类才有的复杂能力。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灌丛鸦能够自动地为明天做准备,这对认为只有人能够为未来打算的观点是一种挑战。”
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假设,科学家又做了第二项试验。他们在两个地点放上不同的食物——松子或狗饼干碎渣。当一个晚上同时放两种食物时,这些灌丛鸦会“往每一个鸟舍里储存通常没有的那种食物,似乎是为了保证第二天的食物能丰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