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汾河下游旱灾研究

来源 :广西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汾河下游地区民国期间旱灾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数据处理,对该时期的旱灾等级、成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民国的39年中汾河下游共发生旱灾31次,平均每1.25年就有一次,说明当时遭受的旱灾比较严重,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占到了29%,而中度以上旱灾也占到67.7%,超过了旱灾总数的一半以上。民国早期的旱灾数量很少,1927年以后,几乎年年有旱灾,且等级以中度旱灾以上为主。这也极大增加了难民数量,加剧了社会动乱。旱灾频次与气候波动变化有密切关联,在气候的暖干化趋势,降水偏少,气温升高明显,旱灾频发;而人为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从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综合分析,最后诊断该鹅群为棘口吸虫和球虫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彻底控制了疾病。
农作物优良品种是农业增收的关键。随着引种、育种单位的增多,种子市场开放和种子经销商越来越多,农户往往因选择种子不当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文章通过分析农作物种子选用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