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唱反调”学生的研究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nnnnn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社会的变化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一些“金钱”、“荣誉”、“公平”、“节俭”等概念的理解有偏差,学生在我的政治课堂上总爱和我“唱反调”。我在教学中总结:学生“唱反调”,作为教师要提高素养,用爱聆听他们各种声音,分析其原因并及时有效进行教学创意,从而会生成对学生终生有益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教师素养;教师创意;唱反调;有效;课堂生成
  
  我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十几年,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总爱和老师“唱反调”,即:在课堂上你问学生一个问题,明明知道某某观点不正确,而有些学生专门回答出错误的观点甚至说了你想象不出的错误的答案。这种情形,也许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早已和学生“吵架”了。但随着逐渐成长的我发现:学生“唱反调”,不要马上训斥学生,这样往往和学生出现矛盾,甚至还会弄得无法收场,有些教师时常和学生打架就是这样发生的。那么,如何避免与学生发生矛盾呢?我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急不躁,努力发现一些教学方法,就是说要先绕开正面对的话题,而把问题转向其它,最终还要绕到该问题上,达到“欲擒故纵”之目的,这样既能使教学顺利进行,也能使学生乐意接受。下面,就学生在课堂上“唱反调”的一则小案例,来说明我是如何在复杂的教学环境中随机生成自己的教学创意,巧妙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从而有力说明矛盾的解决需要教师素养的提升。
  案例:《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教学过程正按照我原先制定的目标进行。课堂井然有序,学生很轻松的围绕我出示案例进行讨论交流。讨论如下一个案例:李伟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一次学校进行板报比赛,班主任让李伟负责此事,他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放学后,他却说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一走了之,其他同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板报评比获一等奖,李伟因此获得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
  师:“你认为李伟受表彰公平吗?”
  生1:“不公平。因为他没有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却取得了应得的利益。”
  生2:“ 李伟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他付出的少,得到的较多,让人感觉不公平。”
  师:同学们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正当我感觉学生们对公平有个正确理解时,准备进行总结时,突然有个同学说“李伟受表彰是公平的。”课堂内出现了异样的声音,一个个小脸都转向了我,课堂里先是安静了一会儿,他们都在看着我的表情变化,考验我是否很生气,没多长时间,课堂里又在议论开来。我在想:要在以前,我早就训斥他了。正常教学程序被这个孩子打乱了,我要撵他走吗?我能生气吗?现在正在上课,我不能把注意力都转移到这个孩子身上,不然我可能和他发生“不愉快的事”。“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啊!如果这次不理他,他是否还要进一步“唱反调”,他还以为我在怕他呢!这时,我在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创意既让该生承认错误,又能使教学有效地进行下去?”这时,我发现教室没有打扫干净,我想“创意来了”。
  师:“现在教室内有点脏,下课后,如果你主动把它打扫干净,该不该受到老师的表扬?”
  生:“应该。”
  师:“而老师没有表扬你却表扬了你的组长,说组长领导得好。你认为老师这样做公平吗?”
  该生仍说:“是公平的。”
  我知道他有点恶作剧的想法,故意和我“唱反调”,于是我们的对话继续着。
  师:“那好啊,以后班级的卫生工作都由你负责,地面卫生你全包,垃圾全部由你来倒。老师却从不表扬你,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该我值日的时候,我认真负责,不该我值日时,我帮其他同学,我也想受到表扬,得到公平的对待。”
  师:“也就是说你有付出,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承担你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你应得的利益。这样才是公平的,对吗?”
  该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
  教学得以继续进行,同学们也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交流着,同学们对公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真是“话不说不明,理不辨不清。
  案例分析:通过以上案例,我认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作为教师绝不能抱残守缺,仍用老眼光、老一套的方法一味地“灌输”学生,进行死板僵化的说教。在案例中,如果我硬性地告诉他什么是公平,他可能会不以为然;如果我对他的发言充耳不闻,假装没有听到,学生说老师真没用;如果我继续按照我制定的目标进行教学,他可能会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故意“找茬”、“唱反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新的现实,因势利导,解放思想,聆听学生声音努力实现“唱反调”变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遇到问题要不急不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教师素养的展现。
  课后与该生交流发现,他的家庭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计划生育问题),而他一直不理解,所以在课堂上就不由自主体现出来。作为教师,我有责任让他明白,没有绝对的公平。让他坚信,随着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社会上出现的某些道德沦丧的不良社会现象终将得以改变,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将会出现。
  本案例给我的启示是:学生在课堂上“唱反调”一定有他们的缘由,关键就是教师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用爱去聆听他们声音,去发现他们的问题。
其他文献
北京2008近在眼前,28个奥运大项整装待发,这将是奥运会在“28项”这个级别的最后演出。但与此同时,“奥运瘦身计划”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每个项目的头顶。棒球、垒球之后,谁会是下
《学生之友》初中版、小学版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黑龙江省哈尔滨教育研究院、学生之友杂志社主办,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全国基础教育专业研究委员会联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
情感具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融洽、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使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就如何才能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望能供同行们参考。   一、新老体育
解决制约新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结构不合理、保温蓄热能力差、抵御灾害性气候能力差等因素,针对鸟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自然环境条件,对日光温室结构参数、结构用材选择、温室热
集成创新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选择的重要创新模式。企业的集成创新首先要解决“需求识别”问题,进而解决从活动集成向能力集成的转变,从而达到以企业文化驱动整体创
介绍塔城盆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情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今后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讨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等各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对数学应用的精彩描述。但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重视考试及升学等因素,数学教和学都是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考命题的改革,大量以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格调高雅,贴近学生生活,能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实际问题的考题的出现,数学应用
本文介绍了阿勒泰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建立保护性耕作机制的必备条件,通过分析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发展方向,阐述了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必备条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