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找到了爱人同志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著名的散文《长江三日》,这篇著名的散文从被收进中学语文课本,一直沿用到现在,至少几代人被文中所描绘的祖国壮美的山河陶醉,被文中体现的祖国人民不屈的精神所震撼。它的作者,就是刘白羽,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刘白羽同志的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
  
  刘白羽1916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封建没落的大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刘白羽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冰天》,1937年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因此刘白羽一到延安,毛主席就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刘白羽同志,你做些什么工作呀?到陕北公学教书好不好?”当时丁玲在场,她了解刘白羽的心思,便替他解围:“刘白羽想打仗……”有丁玲打气,刘白羽便也壮着胆子对毛主席说:“毛主席!请你派我到敌后去打游击吧!”
  其实后来刘白羽既未去教书也没去打游击,而是进了边区文协。
  有一次在边区文协的大窑洞里开会,刘白羽负责会务,他正张罗着,看见一个身穿灰色制服的青年女兵进来,纯朴大方。他眼睛一亮,主动上去打招呼。开会时他们坐在一起,说了许多话。散了会,刘白羽把她送到坪场上,看着她走下盘山路,心里充满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她就是汪琦,当时正在延安的一个支部工作,同是火热的青春,同是忘我的激情。
  之后刘白羽与汪琦又见过几次面,每次都感觉那么新鲜、明快和温暖。刘白羽知道自己是爱上汪琦了。汪琦也无法掩饰对刘白羽的欢喜,但彼此只是心照不宣。
  爱情尚未来得及表白,有情人却面临着离别。恰在这时,组织上批准了刘白羽到敌后去打仗的请求。刘白羽不忍心让汪琦遭受离别思念的痛苦,只好把爱情压在心底。心有灵犀的汪琦觉察到了刘白羽感情的波动,她以送同事为由,到兵站为刘白羽送行。他们默默地握手,殷殷地告别。
  然而事有凑巧,到达太行山之后,组织上决定让刘白羽和当时在太行山上负责宣传工作的陈荒煤~齐为朱德总司令写传记,刘白羽没去成前线。刘白羽对朱德总司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采访后,中央让他回延安去写,于是刘白羽几个月后又回到延安,回到延河边上。
  回到延安,刘白羽先到丁玲处,不想却在那里见到了汪琦。惊喜与激动一同涌上心头,可是,丁玲、艾思奇和汪琦就要到鲁迅艺术学院去参加一个晚会。刘白羽想让汪琦留下来,又不好说出口,而汪琦那天晚上并未去参加晚会,而是孤独地一个人回到宿舍,心中无限惆怅,却又无法表达。
  当时汪琦住在大砭沟,刘白羽住在杨家岭,中间正好隔着延河,刘白羽几乎每天都到汪琦那里去。他们两人面对着清澈的延河水,有说不完的话。直到几年后,蔡畅还跟他们开玩笑说:“我和(李)富春天天站在杨家岭山头上看着你们俩,你送她一遭,她又送你一回,亲密得真像一对亲兄妹。”
  火一样炽热的感情令人无法抗拒,很快,刘白羽与汪琦相互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这一对有情人终于结为眷属。结婚那天晚上很热闹,当时在延安“文抗”的众多文人学士几乎全到了,大家一齐为这一对新人祝福。在一片欢声笑语之后,刘白羽和汪琦在众人的簇拥下深情地吻了对方,这一吻记下了他们两人的甜蜜爱情,也开始了他们50多年的伉俪旅程。
  
  (责编 李 茹)
其他文献
<正>Sinclair等人在1990年首次发现了性别决定基因SRY(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gene),它在人类性别决定上起着关键作用。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短臂拟常染色质区,其开放阅读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