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名人故居类博物馆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思考,近年来成了各大博物馆的研究课题与使命。保存在库房的文物仅有历史价值,立于展柜之中的文物又缺少了对文化的活体展现,为挖掘、传承文物中的历史文化、精神价值,把馆藏文物的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各博物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既有有形馆藏,又有无形精神传承的名人故居类博物馆,袁崇焕纪念园也从各个方面利用多种技术进行了尝试,文章以袁崇焕纪念园为例探讨名人故居类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袁崇焕;纪念园;文物;活起来;有效方法
  0 引言
  袁崇焕纪念园是为纪念我国明末一名伟大的将军袁崇焕而建设,袁将军最后因为皇太极的反间之计被皇帝处死,他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作为全国众多的名人故居类博物馆之一,纪念园的建设以袁崇焕为主要载体,有故居、塑像、著名战役雕塑墙等相关不可移动主体,作为博物馆也有明清时期的书画、陶瓷器等馆藏。如何让袁崇焕纪念园中的文物“活起来”,发挥出它们的教育功能,成为袁崇焕纪念园策展人主要思考的问题。
  1 让纪念园本身“活起来”
  1.1 建筑体“活起来”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博物馆都是比较呆板的,除了故宫博物院等古建筑群、苏州博物馆等名家设计之外,多数博物馆都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观众对于建筑本体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参观的重点几乎只在展品上,全程在各展厅之间疲于奔命。袁崇焕纪念园占地4.8万多平方米,有牌坊、袁崇焕石雕像(图1)、袁督师祠、袁崇焕传记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庙等景点,参观完整个纪念园可能需要半天的时间,很多人参观之后都觉得印象不深。近年来,为展现仿古建筑群的景观特色、扩大场地优势,在人造主题景点之外,纪念园对广场、景观湖、羡鱼轩等建筑体、水体景观进行了打造、维护,引入东莞摄影家协会挂牌创作基地,不仅提供展览服务,也可担当文化休闲场所,拓展了纪念园观众,也赋予建筑体更多的创作可能。
  1.2 文化活动“活起来”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有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已经鲜有人每日捧书而读,作为博物馆策展人,自然希望能有一种传播面广、接受度高、受众群体广泛的传播形式,“身体力行”四字跃然而出。袁崇焕纪念园每年都组织现场类的文化传播、教育类活动,如曾有“松雪神韵—赵孟頫碑刻拓片特展”拓片体验活动、“彝族风情一家亲”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活动等。在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活动现场有研究人员为参展观众讲解“彝漆古韵”展览的内容,讲述了彝族服饰的由来和用途,教唱彝族歌曲和跳彝族舞蹈,最后观众还可参与手绘彝族漆器纹饰活动。通过“参与”这一形式,让沿海地区人民了解彝族风貌,能够让文化以最深刻、最快捷的途径映入观众的脑海,增强文化的传播能力,而不是一观了之。
  2 文物展览“活起来”
  2.1 馆藏文物走出展柜
  陶瓷器是一种热门的收藏品类,盖因陶瓷器只会因磕碰而碎裂,哪怕埋在地里百年千年仍毫发无伤,多年来传世、出土的陶瓷器不可计数,收藏爱好者家里多少都会有一些陶瓷器藏品。随着近年陶瓷器拍卖价格的水涨船高与仿古技术的不断进步,陶瓷器收藏热门的同时,景德镇的仿古瓷生意也是热火朝天,不少藏家都曾被现代仿古所迷惑。袁崇焕纪念园连续多年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合办馆藏官窑瓷器展览,展品涵盖宋、元、明、清各代,在开展日都会提供到代标本给观众现场上手,藏品好不好,比了才知道,藏家亲手触摸到以往只出现在展柜中的馆藏文物,感受到文物内含的气息、艺术与工艺,立时便能对自家藏品做出判断,此时馆藏文物便是活灵活现地将自身的文化价值传播了出去。
  2.2 人地结合显生动
  袁崇焕将军生于广东东莞,长于广西,以福建邵武知县之职出仕,最早是一名文官,但以武出名,曾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纪念园的主题展览“一代督师袁崇焕”图片展已在吉林四平、新疆北屯、云南昭通等祖国边疆地区展出,54幅史料翔实的卷轴向观众展示了袁督师一生的不朽功业,展示了他爱国爱民的无私精神,在边疆地区传承袁崇焕保疆卫国的爱国思想,以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民能够永葆爱国精神。而四平战役纪念馆这处红色之旅圣地的展览更是回到了将军曾血战的辽宁,为将军的事迹增添几分豪情。
  2.3 因地制宜,发扬地区特色
  广东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地域,从宋代起广州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中间经历过明初朱元璋厉行海禁之后的近200年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29年海禁,广州几乎是全国最为开放、繁华的口岸城市,数百年来中外之间一直保持着贸易往来。为了确保外销艺术品能迎合欧洲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格,中国的陶瓷器、扇子、贝壳等艺术品的纹饰多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明清时期外销艺术品上的纹饰相应具有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在此基础上,纪念园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东方华彩”系列展览,在省内湾区各地博物馆开展巡展活动,展品包含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陶瓷器、扇子、通草画、贝壳等工艺品和艺术品,为明末清初时期的外销产品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实物资料,也显示了中国工匠来样定做历史的溯源,为湾区观众展现广东地区自古以来的光辉外贸史,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见证。
  2.4 講座活动配套、公开
  在很多博物馆的展前工作中,研讨会、讲座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涉及高等级文物的展览,其重要性更甚,但往往都是有关研究人员、策展人员闭门参会,社会各界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甚至完全不向公众开放。开展后观众因为了解甚少也多是走马观花,出了馆门空留一句“很震撼”。纪念园为增强观众的参与度、提升观众的参与体验,在很多涉及文物的展览中都会相对应地配置一场讲座,爱好者们报名即可,如“景德镇宋元明清花器瓷展”在开展当天就邀请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开讲“景德镇宋元明清花器瓷鉴赏课”,并邀请景德镇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表演制瓷工艺;“翠色千年—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龙泉窑展”邀请福建民俗博物馆馆长朱方芳开讲“龙泉青瓷鉴赏课”,讲座过程中结合产品进行细节讲解,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能让观众铭记一生,真正做到“我参与、我知道”,让观众不虚此行。   3 文化传承“活起来”
  3.1 爱国精神“活起来”
  袁崇焕纪念园作为名人故居类纪念馆,当然也要充分传播、弘扬袁崇焕将军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在每年袁崇焕将军诞辰纪念,纪念园会推出相应的祭奠活动,曾组织有“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大明风韵”情景活动等专题。“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图2),旨在通过面向全国各地书画爱好者征集稿件,以文人手中的笔,创作出袁崇焕的感人事迹,激励热血昂扬的爱国情怀,扩大袁崇焕精神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力图将崇焕精神传承发扬光大;而“大明风韵”情景活动,以崇焕故居为背景,以人物和明代服饰装扮明代人物,以建筑美学、戏曲琴艺、茶艺香道、书法雅集等元素作为活动主题和场景,还原明代人文社会的景貌,通过观众互动参与和摄影等方式,以一种创新的行为艺术缅怀英雄人物袁崇焕。
  3.2 精神学习结合起来
  世间不止有袁崇焕将军的爱国情怀,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国各地也涌现过各类英雄事迹、美好品德和精神,作为名人故居类纪念园也应当将其他历史名人的精神风貌展现给社会各界人士。纪念园曾策划“俯首·横眉—鲁迅生命的瞬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50年代初进疆女兵风采”“青史流芳—中华民族杰出历史人物印象”等展览。其中“俯首·横眉—鲁迅生命的瞬间”展以照片连缀鲁迅一生珍贵瞬间,具象地呈现一代民族魂的真实形象,既可以看到鲁迅横眉对敌人的冷峻,更可以看到他俯首为大众的柔情,有助于广大观众认知一个生动、全面、真實的鲁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50年代初进疆女兵风采”展出了110多件文物和近500张历史照片,向观众讲述了进疆女兵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该展览从女兵进疆到扎根新疆为时间线,以文学视角展现历史原貌,再现了当年进疆女兵的生产生活情景,形象表现了进疆女兵不畏艰难、英勇献身的光荣精神。
  3.3 非物质文化画起来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观众们经常在电视上、电影里见到各种古装场景,但要大家说出个所以然恐怕有一定的难度,更遑论给一个年代配上相应的服饰。袁崇焕将军为明代著名人物,纪念园以明代为主时间线,策划了“插画·明代那些事”“‘大明风韵’获奖摄影作品展”等专题展览,主要通过插画、摄影的形式撷取明代文化元素,从明代建筑与生活、明代文化与艺术、袁崇焕与明代人物等方面来表现明代建筑文化的发展盛况与雅致的人文生活、明代的工艺美术和辉煌艺术,追溯晚明时期社会文化艺术与人文的鼎盛之美,让大众从展览中更好地了解袁崇焕与晚明生活,更有趣味性地了解明代人物与明代服饰的文化。
  4 结束语
  近年来,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挖掘出文物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递给观众,博物馆人可谓绞尽脑汁。袁崇焕纪念园作为名人故居类博物馆,自然要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尽可能将袁崇焕将军的爱国情怀、广东的本土风情和公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引进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集合其他兄弟博物馆、市场化专业公司的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科技手段,让文物的价值更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文明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大遗址数量的不断增多,大遗址保护形势日趋紧迫。关于如何对大遗址进行有效的保护,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古遗址公园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喜爱。考古遗址公园发挥多重作用,不仅提高了保护水平、展示了人类文明,还有利于经济发展,将遗址效用最大化,综合发展成为新一代“公园”。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是江西第一个以墓葬群遗址入选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其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收藏、征集、陈列、研究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博物馆也逐渐发展成人们获得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场地。在新时期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积极贯彻落实文物数字化保护和管理要求,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采集并储存历史文物与展品制作相对应的解说视频,不仅能够保护历史文物,也强化了馆藏文物管理工作的清晰性,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博物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展示地,是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蕴含各式各样的具有特色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如何利用好博物馆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哪些改变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文章结合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郭守敬纪念馆  博
期刊
摘 要:数字化建设是博物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开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作用,并以淄博市博物馆为例,细化探讨了中小型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策略,最后结合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现状,提出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小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支持。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三维全景展示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數字化建设逐渐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发展趋势。数字化建设工作的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优良场所。但在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博物馆发展形势由于过于注重对于文物的展示而忽视了自身教育职能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社会教育背景下,博物馆教育服务职能也在探究新的方式方法。在博物馆教育服务职能改进过程中,为了充分提高服务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匹配性,博物馆要明确观众的主体地位,在了解观众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博物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清代福建闽西地区涌现出像熊介玉、上官周、黄慎、华喦、李灿、上官惠等一大批在中国绘画史上卓有建树的画家,他们身上都体现出强烈的福建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统称这些画家群现象为“闽派”。其中,尤以上官周、黄慎、华喦最为世人所称道,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文章对上官周、黄慎、华喦三人的国画艺术成就进行分析,试探清代闽西国画圈所形成的“闽派”现象。  关键词:闽西;上官周;黄慎;华喦;国画  唐岱在《绘事
期刊
摘 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统一货币,发行纸币和银币。贰角银币制作粗糙且只能在苏区流通,但因银质成色高,深受中央苏区军民的欢迎。面对苏区货币畅通无阻,国民党铸造贰角铜镀银币,扰乱苏区金融秩序。中央苏区深入开展了反假币斗争,取得了金融斗争的全面胜利,为中央苏区经济稳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中央苏区;贰角银币;铜镀银;反假币斗争  三明地处闽西、闽西北,是一块有着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是
期刊
摘 要:文物保护修复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藏品的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的真实性,不妨碍以后文物的保护修复,经保护修复后的文物可以发挥陈列、研究、鉴赏的作用。书画修复不仅需要极其高超的修复技艺,还需要细心和耐心,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文章详细呈现了陇西县博物馆书画修复的过程,也侧面反映出当时陇西地域书画艺术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历史。  关键词:文物;修复;书画;陇西县博物馆  文物保护修复遵循“修旧如旧”的
期刊
摘 要:在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博物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中的重要基地,其对青少年教育服务职能上升到了无法取代的地位,具有资源优势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从山西博物院的现有资源优势入手,通过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博物馆如何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优势;作用发挥  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第二条中明确了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
期刊
摘 要: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彩墨戏曲人物画注重对中国传统的瓷画、汉画像、皮影等民间美术形式的吸收,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构成意识和色彩造型等元素,开创了近代戏曲人物画新风。林风眠对传统美术的注重,得益于他留法期间第戎美术学院校长杨西斯(Ovide Yencesse,1869—1947)对他提出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诚挚谏言。这一建议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