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学科都是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小学音乐唱歌课堂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就当下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完善教学体系,做好教学布置,深刻掌握唱歌教学的基本内涵,以全面提升音乐课堂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现状出发,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品析、欣赏音乐、演唱歌曲、乐器演奏等方式来突出音乐教学的作用,虽然和其他课程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起到的教学作用和教育目的是相同的。音乐唱歌是一门艺术水平高、具有一定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素养能力的课程,不仅是一门艺术课程,更是承担着提升学生心灵、审美水平最终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作用。小学生已经初具一定的唱歌能力,然而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局限,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借助于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音乐视频一起歌唱,进而全面提升音乐唱歌教学效率。
  一、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现状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课程,并非从一开始就接触,要想真正学好音乐就需要大量聆听和歌唱,如果一味的注重听和唱,忽略音乐教学的深刻内涵,则很难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进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利用课件进行音乐播放,简单的完成一些歌唱技巧的传授后,组织学生共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反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教学思维僵化也是一大问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仍然活跃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对于一些思维较为守旧的教师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自己的领域,能够对其更好的驾驭,将自己的音乐从教经验作为基础,也就更加倾向于墨守陈规,这部分教师群体要想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学模式是不太现实,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思维转变。
  二、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策略
  1.多媒体和音乐器材相结合,营造课堂氛围。音乐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接受效果,而不光是音乐,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只有找到适合小学学生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打造出高效的音乐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建出一个合适的音乐尤为重要,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轻易的创建出这样一个环境。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西湖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现场震撼的音乐视频,和音响相结合,构建出气氛适宜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感染当中去,并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西湖”视频的方式,巧妙的将学生全身心的带入到课堂中来,让音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让教学环节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老师还可以将一些音乐器材带入到课堂中来,通过现场演奏的形式,让课堂更具感染力,全方面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如果学校有条件,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全面,可以通过多媒体和音乐器材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通过看、听、触觉全面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2.选择学生热爱的作品,拓展音乐教学内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单一,音乐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学生的积极性较低,现代小学生更多的喜欢一些流行音乐,而不是别有韵味的年代音乐,所以,音乐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学生热爱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打造出高效的音乐课堂打下基础。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家乡”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进行相应的延伸,再在课堂中播放一段“乡间小路”,极大的激发学生歌唱兴趣。
  3.注重唱歌指导,让学生掌握唱歌要领。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产生唱歌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唱歌是一件感受美、接触美的课程,其次,教师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唱歌技巧,例如咬字清晰、深刻掌握呼吸方法和发音方法,借助于歌声练习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唱氛围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的教学中,在歌唱指导时,教师要进行咬字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咬字不清晰的问题,在唱歌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领会歌词中蕴含的内涵和歌曲的韵律,并深刻感受歌曲语调缓急、语气轻重,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唱声中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最终掌握唱歌要领,深深爱上唱歌。
  4.范唱引领唱歌教学。歌唱教学一定要秉持“以听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因此,唱歌教学的关键就是范唱,教师通过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歌声的意境和旋律。例如在“亲亲我的宝贝”的教学中,教师在范唱中就需要把“宠爱”的情绪演示出来,用温柔、动听的声音表达出歌词的美好,将学生全身心带入歌曲中去,学生的情绪和心弦自然会被带动,从而跟着老师的节奏歌唱起来。
  三、总结与展望
  音乐是艺术类教育的关键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内涵有着关键作用,但是就当下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忽略唱歌技巧传授、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在课程中借助于现代化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更好的投入到唱歌课程中,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唱歌知识,提升其审美判断能力、创新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于亚平.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5):54-55.
  [2]覃小明.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J].歌海,2009(04):154-15.
  [3]李永东.小学音乐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初探——以唱歌教学《凤阳花鼓》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1):20-21.
  [4]吕枫婷.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學的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教育功能,非遗课程与教学具有其自身特点,一些问题尚需解决。在慕课背景下,通过构建非遗慕课平台、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实现共享的非遗慕课资源等途径对非遗课程与教学进行创新,能更好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非遗;慕课;教学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一词源于日语“无形文化财”一词的英译。特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财富,如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表演技艺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着更多挑战,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互联网将教学内容精准推送给学生,以此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本文就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信息资源库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我国人民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是个人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老师应该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放在日常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将语言能力贯穿在日常教学的每一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