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缘起、困境及破局

来源 :地方财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aozhe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责任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公平效率理论为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流劳动争议案件及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是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现实动因.借助于《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各地都在进行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实践探索,并在购买内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但却面临着合法性获取、实施程序、监督及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困境.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路径优化既要构建衔接有序的法律体系,加强实施流程的规范化设计,又要完善监督及评估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消费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在长期内,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在粤东西北地区呈现抑制作用,而在珠三角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促进关系在
企业诚信不仅是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14—2018年上市公司纳税诚信状况作为企业诚信的衡量指标,考察企业诚信经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诚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非诚信企业;企业诚信会通过促进研发创新以及优化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诚信对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推进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推进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收入分配.但是,研究收入分配不能忽视存量财富分配,存量财富在客观上决定了流量收入的分配情况.因此,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仅着眼于在流量分配上做文章已略显不足.相关方面可将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结合起来思考,从完善市场的初次分配、再分配机制,发挥公共消费的积极作用,增强税收再分配能力等方面入手,构建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共同富裕实现机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个人所得税的自身属性和特点决定其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及征管现状,未来个人所得税应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有序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二是削减级次,降低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三是扩大税基,细化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四是完善征管,构建共治共享的税收征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意味着税收除了发挥调节收入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更加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改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央地税收分成比例欠科学不利于产业升级、个人所得税合理性不足、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等.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灵活制定分成比例;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房地产税、遗产税立法;及时更新消费税、资源税征收范围;充分发挥公众参
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央赋予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务.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都与财政息息相关.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X区为例,通过分析基层财政在实现共同富裕路径中的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系列建议措施,以期为基层财政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案例分析.
税收应急治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现有税收应急治理目标定位不明、责任分担不清、绩效考察单一,整体上表现出“碎片化运作”特征,不利于治理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功能主义税法观下,税收应急治理应注重处理过度技术化与回应有效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的“项目化管理”借助目标导向管理、资金专项运作、绩效综合考察的特点,能够有效回应“碎片化运作”的实践问题.为提升治理能力,税收应急治理应基于社会实际需求明确治理的整体定位与具体目标,基于任务拆解从资金流向的角度重新分配治理责任,基于治理责任的项目化绩效考核监
政府环境补贴能否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7年-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识别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与创新强度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制度激励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与创新能力高的企业具有较强绿色创新动机,环境补贴对这类企业起到“锦上添花”的激励作用;而生产规模小、治理任务重、融资约束强的企业,自身创新禀赋较低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治理的充分关注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支分析框架.本文试图从税收分享机制的崭新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粘性问题,并尝试提出就地城镇化推进的大国雁阵模式.本文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扩大税源税基、提高财政自给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有效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治理能力,进而对就地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产业转移粘性是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没有在我国区域之间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区域间税收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产业转移粘性.我国具有明显的大国经济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