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检查与被动就诊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健康检查主动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患者的情况,比较分析主动和被动发现患者在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主动发现对肺结核患者的意义,为我国肺结核患者发现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流行与干预模式研究”课题部分研究地区健康检查调查221 383人(简称“主动发现方式”)和同期研究乡镇所在县(区)通过被动发现方式服务的7 625 650人中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主动发现方式发现患者的数据来源于项目调查表格;被动发现方式发现患者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历、初诊患者登记本.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采用双录入,利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因素组间分布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主动发现方式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44例,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200.56/10万.被动发现方式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58例,登记率为9.94/10万.主动发现的44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男∶女=2.70∶1;年龄分布≥60岁者358例,占80.63%.被动发现的758例肺结核患者中,男∶女=1.86∶1;年龄分布≥60岁者300例,占39.58%.性别和年龄分布上,主动发现组和被动发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x2值分别为5.430和203.090,P值均<0.05).主动发现的患者中,痰涂片阳性率为7.43%(33/444),低于被动发现患者的痰涂片阳性率(39.31%,298/758).主动发现的患者中,病变范围在1~2个肺野者251例,占56.53%;3~4个肺野者153例,占34.46%;5~6个肺野者40例,占9.01%.被动发现的患者中,病变范围在1~2个肺野者508例,占67.02%;3~4个肺野者171例,占22.56%;5~6个肺野者79例,占10.42%;两组相比肺部病灶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17,P<0.001).主动发现的患者中,空洞率为6.53%(29/444),显著低于被动发现患者的空洞率(20.84%,158/758)(x2=43.661,P<0.001).结论 主动发现的患者病情未必轻,但是患者症状不明显.主动发现对于结核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癌旁切缘组织中p27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4—2010年间唐山市协和医院8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阴性切缘),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而后行改良根治术,对癌组织及周
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道2例EMC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结合文献对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例EMS分别发生于左侧腹壁
液基细胞学技术(liquid cytologic test,LC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适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细胞学检查技术,尽可能减少了取材及制片过程中的误差。细胞学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准确发
患者女性,58岁。体检发现颈部肿块,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卵巢。血液肿瘤标记物CA125>1 000μg/ml。B超示双侧卵巢、子
患者女性,53岁.腹部隐痛1周.查体:全腹软,左腹部可及明显压痛,以左上腹最为明显,无反跳痛.上腹增强CT示左腹膜后异常密度影,考虑为畸胎瘤.术中见左腹膜后肿块,长条状,上与胰
患者男性,35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鸡蛋”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近来发现肿块变大,伴乏力,偶有右侧腹部隐痛及黑便,体重下降4 kg。肠镜示(全结肠)距肛缘55 cm处有一5
目的 建立一套结核病实施性研究课题全程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遴选结核病防治和研究相关的专家20名,采用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函询专家意见,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
目的 了解境外卫生机构通报的入境肺结核患者信息管理实施现况,为加强境外输入性肺结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描述性分析方法,利用2007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境外卫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简称“定点医疗机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工作现状,为加强我国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工作、降低医院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提供建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