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颜色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缂丝“三世佛”。 扎什伦布寺供图

还原那时你的模样,班禅源流


  二世班禅索南却朗,幼时传说他能追述班禅第一世生前之事迹,聪明异常,后到噶丹寺出家为僧,一日去当时担任噶丹寺赤巴拔梭·曲结坚赞座前顶礼时,赤巴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毕乌”,即“牛犊”之意。赤巴曰:“犊长成牛。”牛,藏语称“朗”,因此赐法名索却吉朗布,简称索南却朗。索南却朗中年以后,离开噶丹寺返回后藏,驻锡隐更寺,专事禅修,不问俗务,有僧徒十六人,俱成大器,广宣佛法,圆寂后被追认为二世班禅。唐卡上,索南却朗头戴僧帽,身披袈裟坐在岩石上,做说法状。上方是其修行的本尊文殊菩萨金刚和上师拔梭·曲结坚赞为他剃度的场面,下方示现吉祥天母。
班禅源流之二世索南却朗像轴

  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出身平民,13岁入恩贡寺出家,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赴扎什伦布寺、甘丹寺深造,由于学习刻苦,加之天资聪慧,被公推为扎什伦布寺活佛。在担任扎什伦布寺赤巴后,创立默朗木大会和阿巴扎仓,从而形成了扎什伦布寺完整的、先显宗后密宗的学经体系,“班禅”名号亦从他起。四世班禅头戴僧帽,神态慈祥,左手捧佛经,右手结说法印。上方是其修行本尊白上乐佛和三世班禅,其中白上乐佛,是双身、一面两臂,男尊两手各执一宝瓶交叉于胸前,并拥抱明妃,明妃两手均持颅碗。佛光中所现是大日如来,下方是手捧吐宝鼠的黄财神和手持宝剑的红勇护法。
  六世班禅罗桑班丹益西,于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马年(清乾隆三年)生在襄地扎西则地方。父唐拉,咒师出身,母尼达昂茂,系贵族宗室之女。1766年,乾隆帝遣使到扎什伦布寺册封他为“六世班禅”,颁给了金册、金印。1780年,历经千里跋涉,从日喀则到承德朝觐乾隆皇帝,参与乾隆帝七旬万寿庆典,是年因病圆寂于北京西黄寺,享年42岁。
  六世班禅的遗体在西黄寺停放了6天,供各界人士和佛教徒瞻仰。然后用防腐药水浸洗,移置到由高宗御赐的用7000两黄金建造的天降金塔里。次年二月,六世班禅的灵塔运往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僧众造了一座大银塔,将御赐金塔供奉在内。
  唐卡上,六世班禅左手托佛经,右手结说法印,表情安然,跏趺坐在宝座之上。上方是密教主尊大威德金刚和五世班禅。大威德金刚九面,代表的是佛陀的九类教法,发上指向佛地之意,其双足有大威力,可压覆世间。
班禅源流之四世班禅却吉坚赞像轴
班禅源流之六世班禅罗桑班丹益西像轴

  三幅唐卡的左侧,皆有“乾隆庚子钦定”六个金字,如此可知此三幅均为宫廷唐卡。宫廷唐卡,一般指在宫廷内绘制的唐卡和进贡的唐卡。其分单幅画和成堂的组画,尤以组画最为精彩,因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研究唐卡艺术风格与图像学的专家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众所周知,唐卡作为宗教的载体,是顶礼膜拜的圣物,很少有画师将自己的名字、绘制时间写到作品上,而宫廷唐卡有文字题记,这极为可贵,也是研究唐卡的关键。
  对比来看,三位班禅体态和容貌,都做了写实处理。就年龄而言,二世班禅和六世班禅,正值壮年,而四世班禅年纪稍大,其脸部的皱纹较多。就体态而言,二世班禅和四世班禅,清瘦骨感,而六世班禅体格健硕。三幅唐卡上,用色和构图风格一致,根据服饰上相似的花纹推测,其出自同一画派,甚至出自同一画师之手。有了班禅源流唐卡,无缘与那些博学的大师们相见的今人,也能据此尽可能还原前人的容貌。此乃一大幸事。

時轮金刚,繁复又简洁


  时轮金刚,既是密宗无上瑜伽部一位本尊之名,又是时轮教法的主尊。宗喀巴说过,懂得时轮金刚修行,就懂得一切密宗修行。时轮金刚的教法宏大精深,如果我们不是学者,也不是修行者,能否直接通过造型艺术,管窥这一博大精深的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藏传密教举世无双的唐卡造型艺术,将海量信息蕴含于线条、色彩和布局之中,让观者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大开脑洞。
时轮金刚唐卡。 扎什伦布寺供图
  这幅唐卡展现了时轮金刚的双身相。先看主尊,时轮金刚上身蓝色,四个头依次是蓝、黄、白、红色,分别表示降伏、增益、息灾、敬爱四种事业,也是功德圆满的象征;每个头上都有三只眼睛,象征洞察一切;他有二十四条手臂,八条蓝色,八条红色,八条白色,其中两手抱明妃,并持铃杵表示慈悲与智慧双成,其余手伸向两边,手中各持不同器物,都含有宗教寓意;每只手的五指从拇指到小指颜色各异,依次是黄、白、红、蓝、绿色;每根手指由指尖到手掌的颜色也不同,依次为蓝、红、白色,再看明妃,她是黄色身躯,有黄、白、绿、红四个头颅,八条手臂,五指和指尖没有主尊那么多变化,仅有黄、红两色。
  现在我们看整体造型的关系。蓝色的时轮金刚,抱持着他的黄色明妃,呈站立姿势,右腿伸,左腿屈;明妃与主尊相反,左腿伸,右腿屈。两人的身体紧紧结合。明妃背对我们的身体,遮挡住了大部分主尊。她的双腿几乎完全遮挡住主尊的双腿。这是有趣的一点。如果仅以占据画面面积而言,明妃似乎还要超过主尊。她身躯的健壮程度也与主尊无异。她的头部本应背对我们,但却以不可能的角度向后扭转,仰头,将她的侧脸完全呈现出来,她的嘴唇与主尊的嘴唇,惊心动魄地完美相接。
位于扎什伦布寺附近的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 曾涛 摄

  主尊和明妃共三十二只肌肉饱满的手臂,呈放射状向画面四处伸出;大红色的火焰光轮从他们身体中迸射出来,线条和颜色如同从他们身体中生长出来,牢牢吸住了观者的眼睛。想象一下我们日常的审美,对扭曲、重叠、非自然呈现的人体,普遍会有不适的感觉,但我们现在看到这由人观想出的神灵,却如此光辉夺目,摄人心魄,一种生命的强大、丰盛、辉煌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是造型艺术的胜利。时轮金刚教法所研究的外在世界、人的身体、人的意识,这三层宇宙之间的关系,就这样被一组形象所概括。从这个角度上说,这幅如此繁复的唐卡,又是何等简洁啊。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的匠人在绘制唐卡。 曾涛 摄

  整幅唐卡的中心,是他们的表情。明妃的侧面高高仰起,我们很难明确地读出她的内心,但有坚定、主动的感觉。我们此时会发现,她也有三只眼睛。就在她的三眼之上,主尊的蓝色正脸,呈现一种宁静、深思甚至带点愕然的感觉。他的嘴形呈现愤怒相,他的脚下还踩着红色的欲望神和白色的恐怖妖魔。他正以大愤怒、大无畏的力量降伏邪恶,但他的双眼盯着正前方的观者,流露一丝温柔的悲悯。
  不知道这幅唐卡的原件是不是也传递出这种感觉。这是扎什伦布寺所藏的古老唐卡,时间在它上面已经留下了很多痕迹。有可能一处褪色,一点灰尘,一丝褶皱,都会改变他们的表情。但,这不正是时轮金刚的意蕴吗?时间运行之中,有如金刚般坚固不坏的规律,等待观者去认知体会。
狮面佛母。 扎什伦布寺供图

狮面佛母,乐空不二之舞


  唐卡上这尊空行母,身体是深蓝色,头部呈狮子相,戴着四骷髅冠,青绿色的头发高高扬起,眉毛十分粗大,也和头发一样是青绿色。眉下双目,眉上一目,三只巨大的红色眼睛几乎占据脸部一半面积,瞪得浑圆。她的嘴张得如此之大,以至于下颚向左侧裂开,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露出锋利的獠牙和鲜红粗大的舌头,正准备吞食左手头颅状容器中满满的鲜血。这近乎恐怖片的面部呈现,就是密宗的狮面佛母,观世音菩萨示现为护法神的化身,藏语为“森多玛”,亦称狮面空行母,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可遮止一切邪魔。
  她右手持金刚钺刀,在虚空中扬起,左手把装满血的颅器送到嘴边,鲜血已经激荡而起,显现出动势。她的手指如鹰爪般弯曲而锋利,脖子上挂着人头连接而成的项圈,一直垂到腿部,十四个人头神色各异,有痛苦,有愕然,有震惊,有微笑,观之令人心惊。她饱满的胸部和乳头被夸张的线条呈现出来,带着一种妖异的性感。与人头项圈相应,还有一条绿色飘带飞舞在她双肩之上,飘逸如吴带当风,一重一轻,整个身躯的上半部显得饱满而又轻盈。
清人阴体狮面佛母的汉满蒙藏4 种语言释义。 扎什伦布寺供图

  因为她在跳舞。她身上佩戴骨饰璎珞,下身系着虎皮裙,披着人皮披風,左肩斜依三叉喀章嘎杖。这根类似海神三叉戟的权杖,其锋利的顶端,还穿刺着一大一小两颗人头。而权杖的杖身,正好从她弯曲的左臂弯中穿过,又从她弯曲的左腿弯中穿过,尖利的下端,正好刺入地上一具男尸的胸口。她等于怀抱着这根权杖,没有掌握在手,却运用自如。
  这还不是她舞姿的全部神奇之处。她左腿微屈,单足踩在男尸上,踩的部位正好是男尸的下体。这是她全身的支点。她的右腿高高扬起,如同打坐双盘的姿势。这个舞姿类似于湿婆之舞的变形。湿婆是右腿独立,她是左腿独立;湿婆是左腿向前方探出,她是右腿盘起。我们看见湿婆之舞。这是死亡之舞,震慑邪魔之舞,乐空不二之舞。她的身后,橙色和红色的极细密线条放射出去,形成美轮美奂的光幔。在光幔的尽头,烈火熊熊燃烧。   对藏传密法中的愤怒本尊化相不熟悉的人,尤其是男性,也许会对这尊空行母心存疑虑和顾忌。其实,密法中的愤怒本尊身上,往往都有尸垫、人皮、兽皮及骷髅等饰物。它们各有表意,并非真的人皮、尸体等,更非由杀生所得,而是由本尊之乐空智所变现出的形象而已。这些“恐怖”的东西,实际上只是某些佛教概念的外在标记和象征。而这恐怖的狮面佛母的传承,受到密宗各派尊崇,在萨迦派中被称为“十三金法”之一,在历史上依传统是要用纯金块来求法的,甚至很多时候用纯金求法也不一定能求到,可见其珍贵殊胜。这里有一个传说。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的匠人在绘制唐卡。 曾涛 摄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的匠人在绘制唐卡。 曾涛 摄
伐阇羅佛多尊者。 扎什伦布寺供图

  西藏拔日大译师罗扎瓦曾与外道长老辩论,以超胜的佛法取得胜利。外道多杰丹巴不甘心失败,心生怨恨,威逼译师舍弃三宝,改归其门宗,否则将在七日内以咒诅之术取译师的性命。罗扎瓦宁死不从。但是外道多杰丹巴具有极大神通力,其咒术极其灵验。无奈,译师前往拜见大成就者多杰丹巴,陈述事情经过,寻求庇护之法。多杰丹巴尊者说:“今天是九号,你筹备丰盛的供品,明天我们做一次荟供,空行母会有办法帮助你的。”于是罗扎瓦用四两金子置备供品、四两金子供奉上师多杰丹巴,在十号这天,如期举行荟供。荟供时,狮面空行母在空中显现真身,并指示罗扎瓦取得伏藏之处,和念咒运用之法。
  第二天,罗扎瓦按照狮面空行指示,找到山洞,奉献红色空行母食子后,果然在地下掘得经卷,看后将其珍重地佩于颈上,并不断地依之进行了念诵,所念咒数远远超出了空行所告诫的数目。第三天晚上,由于外道多杰丹巴的咒诅之力,各种神女、魔神等纷纷于前夜、中夜、后夜时前来施障加害罗扎瓦,但均未成功。凌晨时分,狮面空行母再次现身,告诉罗扎瓦,外道多杰丹巴已吐血而亡。
  其实,外道师本来可以不死,但是由于罗扎瓦念诵了过多的咒语,咒语巨大的力量令外道师自食恶果。得此消息,罗扎瓦欢喜无比,迫不及待地禀明了多杰丹巴尊者。此时,多杰丹巴尊者心中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又见罗扎瓦如此欣喜于外道多杰丹巴的死亡,毫无慈悲之心,甚为不悦,发怒说:“末法时代,有师如我,则弟子必如你!”多杰丹巴尊者一把夺走了罗扎瓦脖子上佩戴的经卷,将他轰了出去,声称再不相见。
  这是雷霆万钧的逆转。依靠狮面佛母获得如此神通伟力,夺人性命的罗扎瓦,一下子堕入冰窖之中。他痛悔不已,深思不已,但对多杰丹巴尊者的信心,却从未有过的坚定。他坚持不肯离开上师所在的金刚座,多年间仅靠多杰丹巴的侍者玛哈哈萨玛在腰带中夹裹少许食物为生。直到十二年后,这忏悔终于感动多杰丹巴尊者,将狮面空行母的各种灌顶、教敕、窍诀并诸事业支分等圆满赐予。罗扎瓦学成返藏后,将狮面空行母法门圆满授予了萨迦五祖之首大慈贡嘎宁布,成为了不出寺墙的“十三金法”之一,以后历代辗转相传,从未间断地传至今天。
  这个记述呈现了狮面行母传承中,那种猛厉和慈悲互为依存的原则。此时我们再看这尊凶猛的护法神,是否有了一些更丰富的感受呢?
  甚至,尽管狮面空行母呈现女身,也并非一般世俗所认定的“女性”概念,而是所有众生都具有的空性智慧的显现。在密乘中,行者修习一个法门去开展其潜能,从每个人都拥有根本心的观点看,是没有男女之别的。观看唐卡的我们虽然不是行者,如果能借鉴这种看的角度,也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化解仇恨的伐阇罗佛多尊者


  第一眼看上去,你会以为这是一幅明代的文人画,青蓝色基调,人物坐在树下,衣带轻飘,造型如禅宗高僧,山石背景恍如汉地。但它是一幅唐卡,展现藏密十六尊者之一,伐阇罗佛多尊者的唐卡。这是一幅汉藏艺术水乳交融的唐卡作品。
  伐阇罗佛多尊者是音译,很难念,能查到的汉译名字叫作金刚锐锋子尊者,来自敏公上师在《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中所说。我觉得翻译得很好。这位金刚锐锋子的出身很像佛陀,也是古印度某小国的王子,听闻佛法后放弃了继承权,说服父母允许他出家,跟随卡达亚衍那尊者修行。
  如果我们把金刚锐锋子的行事风格和佛陀相比,能看出一些不同。佛陀是离家出走,只身求证真理,他是说服父母同意,并且跟随一个大阿罗汉修行。佛陀的决绝和猛厉,确实是空前绝后。后来,他的老师带他离家到异地修行,这里可能就有排除干扰的想法。在异地,果然出了一件事。
  金刚锐锋子一次化缘到了另一个小国,国王不在,他反正是化缘就长驱而入。国王的女眷们很喜欢他,给他供养,并围坐听他说法,连国王回来都不知道。国王忍着怒气问他:你是阿罗汉,还是圣者?他很诚实,不是阿罗汉,也不是圣者。国王大怒,那你贪欲未断,凭什么坐在女眷中说法?于是殴打并驱逐了他。
  平心而论,国王并未做错。但金刚锐锋子受此大辱,愤怒至极,决定回家向父亲搬救兵攻打那个国王,老师怎么劝都不听。于是,当夜,卡达亚衍那尊者运用神通,让他做了一个噩梦。梦中他举全国之兵讨伐那个国王,却战败被杀,死前看见老师在刑场托钵化缘,大叫一声,就醒过来了。老师就在他身边,寥寥数语,梦醒的金刚锐锋子得证阿罗汉果。   这位尊者在贪欲大爆发的时刻,一梦斩断因果,显示出了真正的心力,不愧金刚锐锋子这个名号。在画中,他左手所拿的拂子,据说是为天龙八部之一的乾达婆说法之后,他们奉献的。尊者将这些散发香甜气息的拂子加持后,使之变成一支拂子,作为自己的标志物。所有看见、触摸到或者拂子发出的香味的信徒,都将获得最高的智慧;还可以获得将自己的意念完全控制在任何范圍内的能力。他右手的期克手印可以佑护行善的人,不受邪魔外道的侵犯。只要看到、或者碰到、或者观想他的手印,都可以得到这个加持。
  他的微笑证明了这些。在秀美的线条和淡雅配色的烘托下,这位藏密尊者,呈现出禅宗高僧般的高逸之态。他微笑地看着前来请教的小和尚,又似乎在看着别处。他笑容中的幽默和嘲讽,似乎是在提醒小和尚,又似乎在回忆自己当年的糊涂事。
  整幅画面无论在人物造型,还是设色勾勒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汉地艺术风格。比如自然写意的人物布置;使用了“青绿山水”的画法来画山石树木;人物使用了典型的汉地书法用线;以及非常明显的,宽松流畅的衣饰。这是将汉地绘画艺术的手法与藏地的画风完美地结合的作品。但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浓浓的西藏味道。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汉地绘画中不可能出现的,对山石进行勾边的金线。正如美国藏学家玛丽琳·莱因所说:“尽管设定了前背景的地平面和单视点,整个背景还是浓缩成一个实际上的二维平面,是具有西藏特征的。奇形怪状的扭曲的树木和层层叠嶂的山峦,金线勾边的巨石,在这里都弥漫着一种他们自己所具有的天然神奇的魅力。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西藏艺术对其他艺术所做的独特的阐释。”

堆绣,笔尖和针尖上的修行


  唐卡多样的艺术形式里,有一种叫堆绣。所谓堆绣,其实就是用布作画,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中国美术史的记载,其最初是由刺绣发展而来,起源于唐代,发展在清代,据说乾隆的母亲就很喜欢这项工艺。堆绣注重人物的造型和形态,讲究各色绸缎的搭配,粗犷中见细腻,主体突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
  扎什伦布寺珍藏的这幅堆绣,主尊是护法神,蓝色身,三目圆睁,呈愤怒相。长发指天,发间有骷髅头,脖子上挂了一串粉色骷髅头,最令人惊奇之处,是骷髅头的造型比较写意,乍一看,像新鲜的草莓,也很有卡通的感觉。护法神,腰束虎皮裙,右手高举金刚杵,左手捧噶布拉碗,以人皮为坐垫,骑在威猛的神兽之上,火焰背光,英姿飒爽。看着画上清晰可见的针脚走向,心里不禁感叹,怎样的一双巧手才能制作出这样的精品啊!
  带着好奇心,去了扎什伦布寺唐卡画师罗布的绘画室,有幸了解了一些堆绣技艺。关于罗布画师的背景,在壁画那篇,已经做了详细介绍。堆绣的工序十分复杂,画幅大小为64 厘米×44 厘米的堆绣,“如果是两个人,一个画,一个绣,两个月到三个月,才能完成”。罗布老师接受采访的时候,怀里仍抱着画板,手里捏着画笔,盘腿坐在椅子上,时不时羞涩一笑。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的匠人缝制的堆绣零件。 曾涛 摄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的匠人在缝制堆绣。 曾涛 摄

  堆绣,首先也是由画师先起底稿的,而佛教艺术的艺术形式和宗教意义、创作过程与完成结果,须臾不可分离。在起底稿之前,画师要洗手净心,焚香祷告。画的时候,心要专注,避免杂念。不少画师在绘制时,会诵经持咒,他们还习惯性用嘴含一下笔尖,让口水滋润颜料。无形之中,他们是把身体和意念的一部分融进了画里。从一开始,这就是在用笔修行和供养。堆绣的底稿绘制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因为只需要画轮廓,跟绘制其他唐卡相比,画师需要用文字在纸上标注主佛的名字,以提示绣师,这便完成了堆绣的第一道工序。
  紧接着,画师找来专用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层丝绸,将底稿铺在丝绸上,沿着所绘线条,用缝衣针均匀扎孔,这个过程会比打底稿更耗费时间。扎孔完成,用另外一块布裹住石粉,在底稿上轻轻扑打,石粉透过小孔,在丝绸上留下痕迹。如此,唐卡的制作重心,从纸张巧妙地转移到布面之上。沿着石粉勾勒出的线条,画师将完整的布块,根据最终要绣的颜色需要,剪成形状各异的小块,交由绣师,随后监督并指导绣师,每个区域要用什么颜色,其中包括外围轮廓的线条用什么颜色,都会用彩色的线标注得十分清楚。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老师提醒了我,说这个工序其实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粉本”的概念。粉本是自古以来民间画工经常采用的绘画方式的一部分,历朝历代的民间画工也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粉本种类,多用于四观壁画、水陆画、灯画和年画等。如今,这种传统技艺也延续到了堆绣工艺之中。
  绣师拿到布片之后,绣线的用色是十分讲究的,画师和绣师需要反复沟通确认。这个环节,是耗时最久,也最考验画师和绣师配合的默契度。毫无疑问,在繁复的绣制过程中,绣师其实是在针尖上修行。在绣的过程中,绣师每完成几片,就会将散布交给另外一个师傅,师傅要做的工作是拼贴。这个工序,需要的工具最多,师傅盘腿坐在地上,触手可及之处,摆着石头、熨斗、剪刀、糨糊,等等。底稿铺在面前,四角用石块压住,用熨斗将每块绣好的布熨烫平整,再将绣好的碎布片对应底稿轮廓,局部拼凑成完整连贯的小块。之后,用熬好的糨糊将拼凑的碎片粘在一起以固定,再用剪刀将多余的布料剪掉,至此,底稿的使命完成了。
其他文献
工布,藏语意为“洼地”,是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工域,即工布地方,是现今林芝市的主体区域。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顺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汇合驻留,造成了林芝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種气候带。  每年深秋,是人们欣赏秋景的最佳时节,第一届林芝彩林节于2020年10月15
白居寺原意为“吉祥轮胜乐大寺”,位于日喀则江孜镇宗山脚下,由江孜法王热丹贡桑帕巴和宗格巴的大弟子之一的一世班禅克珠杰策划修建,历时7年,建成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有大量重要壁画遗存的吉祥多门门塔历时10年,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建成。  据白居寺壁画题记的记载、白居寺雕塑和壁画的作者们主要是来自拉孜县、康马县、尼木县的后藏艺术家。  熊文彬先生通过壁画题记考证出白居寺壁画的画师有:他尔巴
近一段时间以来,以反对政府改革传统福利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抗议风潮在多个欧洲国家同时爆发并持续升级、激化,并有引发国内政治危机的可能,这引起欧洲各界及世界各国的极大震动。法国政府的“首次雇佣合同”法案招致全国持续不断的抗议活动,且愈演愈烈,学生和工会组织已经两次发动上百万人参加抗议活动,这是法国去年10月经历了1968年以来最严重的社会骚乱后的又一次社会危机。与此同时,英国百万市政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
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开幕了,拉萨沸腾了。在藏博会的展馆里,人流如织。尤其是2号馆的“创意西藏”展台,以其展品之高端、之齐全、之奇特,更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创意西藏”  “创意西藏”隶属于西藏则界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线上征集创意、收集西藏原创原产精品品牌产品为主的线上平台。此次藏博会中,“创意西藏”正式落地,携手玛吉阿米、西藏牦牛博物馆、雪堆白、赛牦岗、醍醐艺术、格列·妙
婚姻恋爱,是一个涉及到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命题。古往今来,婚恋始终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反复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主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断言,男欢女爱是文学艺术创造中不可替代的素材。同样从现实意义上讲,男欢女爱也是人类最初的目标与心态需求。人类历史经历了千年的渐进发展,遇到了无数次的嬗变,在不断的适应和选择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被圈定了各自的生存境遇。当海洋退去,喜马拉雅山脉无所畏惧地从大地上隆起时,藏族
大名鼎鼎的仓央嘉措曾写过 :  住在山上布达拉宫时,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雪城时,我是浪子达桑汪波。  仓央嘉措所说的是布达拉宫下的雪城,  然而未必就和琼结的雪村毫无关系。    摄影师余半山放飞了大疆无人机。小巧的飞机迅速升高到300米,能看到琼结河谷的全貌。  混浊的琼结河弯曲着流过,这条河流曾经威胁到下游的吐蕃王陵,如今在高耸的河堤之中奔腾。  越过河流,飞越公路,琼结宗狰狞的山岩
王稼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建国后王稼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一位杰出的开拓者。他先后出任外交部副部长、首任驻苏联大使、第一任中联部部长、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王稼祥同志以自己丰富的外事工作经验,成为党中央制定、完善、执行和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化创意园——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就位于拉萨河南岸一个远古的村落。这个叫做慈觉林的村落,坐落在崩巴日(宝瓶山)下西侧的山谷中,与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隔河相望。这里不远处早年曾是一处水陆码头,是山南到拉萨之间的一个“歇脚点”,环境优美,良田悠悠,绿树葱葱。  这里向北几百米即可到达318国道和拉萨大桥,距离拉萨老城中心区仅2公里;向西约4公里左右到柳梧大桥和拉萨火车站。过去从拉萨市到
藏传古董珠宝是艺术、是珍宝、是古董、是护身符。”吉如朵如是说。  4月19日在圣城拉萨,太阳刚刚升起,位于大昭寺八廓北街转经道旁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外格外的热闹,在这古建筑的西边首层相聚着西藏著名的艺术及文化专家,分享着吉如朵藏传珠宝艺术工作室开业的喜悦,他们既是吉如朵的朋友也是吉如朵藏文化及艺术顾问,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亚格博为吉如朵揭幕并致辞,他期望吉如朵能通过发展藏传古董珠宝艺
恰白先生二十岁就成为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二十三岁就任江孜宗的宗本(即县长),不久又调任吉隆宗的宗本。西藏和平解放后,还当过南木林县的宗本。民主改革后,他参加革命工作,先是在日喀则地区,后来到自治区工作,主要还是从事文化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后来担任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学界很多人说,近代西藏出了一个根敦群培大学者,当代西藏的大学者就是恰白了。  最早见到恰白先生,是1981年西藏首届文代会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