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短视频中挖掘传播正能量的“党报路径”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湄洲日报把“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的题材做到极致,从网传短视频中深入挖掘传播正能量的“党报路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全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下,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挥媒体特点,把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等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充分体现出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网传视频;主流媒体;正能量传播;党报路径
  今年记者节期间,福建省新闻界庆祝中国记者节暨新闻奖颁奖大会在福州召开。莆田市湄洲日报社选送的报纸消息《小车斑马线前礼让 老人脱帽鞠躬致谢》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老人斑马线上鞠躬致谢”这一事件原本是一则网络流传的9秒短视频,作为党报,是怎样第一时间把握网络热点,并深入印证网传视频的真实性,又如何挖掘背后的正能量新闻?这与湄洲日报社一贯注重挖掘典型报道、弘扬正能量、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等有密切关系。
  近两三年,湄洲日报社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重点,在报社社长许晨聪的精心指导、总编辑林文家的主抓策划下,推出《人人关心 人人支持 人人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大家说》等系列特刊,通过《美丽莆田请看我》《寻找身边文明人》《好人365》等栏目,刊登《好协警陈碧海:风雨无阻情系“护学岗”》《退休老人陈文开:手绘文化墙传递正能量》《“的哥”林开进:开文明车 做文明人》等稿件近千篇,湄洲日报社莆田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也同步刊播,深入宣传诚信人物、好人好事、典型事件,树立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快推进美丽莆田建设,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
  正是有这样的丰富经验和运作此类新闻的基础,湄洲日报社才会充分利用新闻线索,从一则9秒网传小视频窥探出背后的大故事,主动作为,攻破采访难题,作出独家报道,让新闻报道凝聚起新的磅礴力量,产生宣传叠加效应,获得莆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好评,也赢得社会各方点赞。
  路径一:发挥主流媒体权威性,强势介入定调“网传”事件真假
  去年8月4日中午,“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的一条很吸引眼球的9秒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疯传,记者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视频是真是假?是发生在莆田的吗?
  面对这个微信朋友圈发出来的“震撼心灵”的视频,作为党报记者,第一件事就是求证,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判断出该视频发生在莆田,湄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当日下午即制作微信新闻《莆田一老人过斑马线遇车主停车礼让,接下来的一幕感动了所有人》,及时推送出去。作为地市党报官微推送这一条微信,一下子引发许多网友关注,同时点燃新闻爆点,同城各级网站纷纷关注,争相推出相关报道。
  新媒体快速崛起,并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因此,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使正能量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在“老人斑马线上鞠躬致谢礼让车主”事件中,尽管通过官微传播已经形成了正向声音,但毕竟缺乏官方支持。根据网上舆情反映情况,记者越发感觉到这条新闻的份量,当即联系莆田当地交警部门,欲通过视频监控进一步了解其中原委。采访中,民警表示,她在该路段执勤,曾看到这让人感动的一幕。当时老人行动缓慢,除了视频中这次鞠躬致谢外,老人走过斑马线先后鞠躬3次。
  记者经过多方查证采访,采写了《小车斑马线前礼让 老人脱帽鞠躬致谢》一文。湄洲日报社领导高度重视,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正能量题材,是这几年莆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认真处理该篇新闻稿,在湄洲日报8月6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并配发了老人鞠躬的截图照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湄洲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第一家在报纸上刊发了该新闻,向社会传递一个重要信号,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充分体现出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导向是灵魂,内容是根本。湄洲日报作为该事件在传统媒体中的首发者,展现出主流媒体对热点新闻的敏锐性和掌控力,确实做到快人一步,高人一筹。
  路径二:党报敢于培育“网红”,聚焦受众关注热点精准树立典型
  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网红”从原先的一个贬义词,出现了变化,成为一个中性乃是正面的词汇。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里,媒体融合呼唤更多正能量“网红”,党报应该根据社会事件发生推进的影响力和方向标,精准树立典型,敢于培育“网红”。
  湄洲日报刊发《小车斑马线前礼让 老人脱帽鞠躬致谢》一文后,许多读者不单单想知道该事件的真伪性,更好奇背后的故事。记者与莆田交警部门紧密联系,通过路面视频监控以及警方的一些特殊手段,查找到礼让斑马线的车辆,并与车主取得联系。
  莆田市交警支队将这名“90后”女司机邀请到该支队,并给她颁发“全民随手拍”特别奖暨“文明交通最美驾驶人”荣誉证书,旨在呼吁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礼让斑马线,争当文明司机。当所有人关注车主的时候,恰恰忽略了鞠躬老人,部分记者采访完了礼让车主就纷纷发稿件了。但湄洲日报作出判断,老人鞠躬同样是新闻焦点,甚至更为重要。
  记者几经周折找到老人。脱帽鞠躬老人叫闵庆昌,88岁,是一名离休干部,居住在事发地附近小区,经常在当地走动。他说,现在车辆在斑马线前能够文明礼让,说明创城取得明显成效。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应该向参与创城、支持创城的每个人致敬感谢。老人的话语透着满满的正能量,令人感动。
  记者迅速采写了新闻《吴爱萍: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闵庆昌:向参与创城的市民致敬感谢》一文。报社总编辑林文家在后期文章编辑处理上,紧紧围绕读者所关心的新闻点,特别是在标题制作上突出人物,把当事人的名字嵌入标题,强化突出,树立榜样。在所有有关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同城的几家媒体还停留在报道礼让车主,有的甚至文末还打出“寻找老人”的信息。但湄洲日报这篇追踪文章首家报道了鞠躬老人,再次彰显了党报对重大新闻的驾驭能力。文章一刊发,报社官方微信立马跟进,推送了《“老人过斑马线遇车主停车礼让”视频红遍全国!老人和司机找到啦!》一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合力,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最终产生了单个媒介无法完成且优于各种介质简单相加的放大效果,之后多家媒体根据湄洲日报报道的内容纷纷去采访老人,让老人着实红火了一把,迅速成为“网红”。   经过湄洲日报地方媒体的一阵密集报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凤凰新闻等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两微一端”的新媒体转发,该事件持续发酵,短短几天,点击量达上亿次。随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新闻频道《新闻周刊》《24小时》栏目,分别播出“莆田:斑马线停车礼让 老人鞠躬致谢”报道。中央电视台在报道这些新闻时,反复提到“莆田”“正能量”等一些关键词,让莆田以崭新的美丽形象红遍全国。
  路径三:创新突破借“题”发挥,媒体融合在新闻宣传上要“1 1>2”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保持和培养自己的个性。既要“融”进去,又要“融”出来,在繁杂的信息中游刃有余。要做一个有心人,去挖掘真、发现善、选择美。通过不断创新、突破,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让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多样。
  新媒体长于解决短、平、快的民生问题,传统媒体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深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媒介融合不仅是机构融合,而且是业务融合,不仅是血液的互相输送,而且是基因的相互转化。媒体融合在新闻宣传上要实现“1 1>2”。
  以“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事件为例,湄洲日报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新闻热点,紧扣莆田市委、市政委中心工作,拓展新闻报道题材,不断做强做大正能量新闻,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湄洲日报借“题”发挥,紧随其后在头版推出通讯《文明新风彰显美丽莆田气质》,以此事件为新闻由头,深度反映莆田创城工作得到群众大力支持,产生文明“连锁反应”, 方方面面出现的新变化、新气象。报道既全景展示莆田近几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成效,服务了当地市里工作大局,又深度挖掘部分新文明典型事例,营造浓厚创城氛围,展现出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
  从网传短视频中如何深入挖掘向上向善新闻?湄洲日报把“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的题材做到极致,从中探索出正能量传播的“党报路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挥媒体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等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发现真善美,弘扬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塑造正形象,传递正能量。
  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承担责任使命,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特别是正能量新闻要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據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就能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成为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作者: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时代文字与图像(图片、视频)融合传播,图像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图像事件”的提法开始出现。本文试对“图像事件”作概念性的说明,并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为例分析“图像事件”的成因、呈现和效果,希望就“图像事件”传播引发的负面效应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图像事件;新媒体;视觉传播  21世纪以来,媒介在形态和技术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媒体伴随着以图像为主的视觉传播手段得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电视媒体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成为摆在电视媒体人面前的新课题。央视财经频道2016年“聚焦双十一特别报道”在报道选题方面具有新鲜、多元与贴近的特点,在报道的叙事形态和视听元素上有了新的呈现形式,运用了更新颖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创新了数据新闻表达方式的可视化处理,为电视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数
2009年的冬天,唐福珍自焚,北大五教授上书全国人大,终于将拆迁条例的是是非非在了政府官员面前,新的征收与拆迁条例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在2010年心愿之一。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拆迁条例》)将被新条例取代的消息传开以来,多地出现了突击拆迁事件。2009年12月29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拆迁条例》的北大五学者,再次向全国人大建言,要防止条例修订期间突击拆迁。  拆迁已经成
【摘要】 万科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多元化融资策略表明,与行业、企业特征匹配的目标资本结构是管控财务风险和防范资金断流的 “底线”,全球视野的多元融资渠道可以规避国内银根紧缩和通道狭窄的不利影响,持续创新的融资工具是企业持续大规模筹资的现实保障。这为企业应对中国式的经济冬天指明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融资之道。  【关键词】 财务风险;经济周期;融资弹性    一、引言  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
【摘 要】《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分属湖北省委机关报和武汉市委机关报,其发行量是省内其它媒介的排头兵。艾滋病作为一个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其的报道反映出政府对艾滋病的态度、政策变化进程和契合程度。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6—2015年10年间湖北两大机关报《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报道艾滋病的“框架情况”, 探究作为舆论的重要阵地,党报媒体在传播艾滋病相关信息中应该发挥怎样的教育功能。 
第十一届NOC活动 教学实践评优·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创新整合点  本课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通过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脚手架”,利用技术支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动脑、动手探究、质疑。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从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在线自评。教师可从学生的自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充
明理、博学、守正、创新。2014年6月21—22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承办,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三届会计信息化年会在烟台隆重召开。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应唯,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周南,新一届主任委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刘勤,中国会计学会学术部主任喻灵,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二处副处长黄
【摘 要】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新闻信息不断显示出快速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冲击。面对这一冲击,行业报必须跳出传统的办报思维模式探寻转型创新,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做好深度报道,对行业新闻开展社会化报道,讲好故事引人“悦”读,增强版面可读性,方能从容应对挑战,提升报纸影响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行业报;社会视角;深度报道;“悦”读  伴随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发展,如
这艘5.3万吨的大家伙,拥有7家酒吧,2家风格迥异的餐厅,还设有各类休闲区,卡拉OK、演艺吧、俱乐部、桑拿、泳池、图书馆、电脑网吧、健身房等等一应俱全。    蔚蓝天空、碧绿大海、金色魅月、璀璨星空、远洋日出——当它在夜间航行时,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璀璨的、浮动的五彩冰山。  这就是新近加入中国邮轮经济市场的意大利邮轮“经典”号。  我们的航线是三夜四天的“上海——济州岛” 之行。尽管不是第一次上邮
“你是谁呀,谁又是你/我只能爱你一世/却不能爱你一时/失敬/失敬”  ——仓央嘉措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刻,我们都在寻找更好的你。  期望,由你来拯救一直很尴尬的技术教育,因为它是一个最重要却又最易被忽视的现代教育必需。然而,好多年来,每当我们处在流行的风口,展翅欲飞,不想却又羽翼难丰,经常沦为在伤口中幽居……  信息技术教育,你改革的风景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不断变换,从计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