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蒙学授课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论述,这当中特别强调“文化自信”。“蒙学”作为古代儿童启蒙的读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如何将“蒙学”运用于今天的幼儿园教育阶段,挖掘出“蒙学”的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一大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蒙学”教材、“蒙学”与教育以及“蒙学”中一些经典篇目等方面的论述,得出关于“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蒙学;研究;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111-03
  【本文著录格式】黎懿.《幼儿园蒙学授课现状调查研究——以毕节市为例》研究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111-113.
  基金项目:贵州省人文社科项目“幼儿园蒙学授课现状调查研究——以毕节市为例”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20QN07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①”;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
  在这样一个将传统文化放在比较突出位置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阶段,“蒙以养正”③、“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④,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期望下,幼儿园蒙学教育就更加值得学者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倡导以及社会的期望,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放到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即“蒙学”上。纵观目前學术界对蒙学的研究概况,可将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一、从总体上论述蒙学
  2014年曲阜师范大学王海波博士论文《蒙学简论》,主要从道德伦理教育、子书故事、教材知识体系、教材的现代价值、语文基本技能教学五个方面对蒙学进行论述,指出包括道德伦理教育、博物教育、语言及诗文教育三项重要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文章认为对待蒙学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借鉴其前人的精华,形成具有现代精神的优质的教材,为儿童提供高效地教育。2019年辽宁大学古力硕士论文《宋代蒙学问题研究》一文,从宋代蒙学理论体系、宋代蒙学教材、宋代蒙学兴盛原因以及宋代蒙学影响四个方面对宋代蒙学进行探究。这一类文章从总体上论述蒙学,蒙学内容、理论体系、蒙学含义、蒙学对象、蒙学场所、蒙学师资、蒙学教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研究蒙学有极大的帮助,对后面的研究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蒙学典籍、教材研究
  (一)历代蒙学典籍、教材
  据张志公先生所编的《蒙学书目稿》,统计历代蒙学典籍教材有21目次,580种之多。徐梓作了增补,其《中国传统蒙学书目》上达到1300余种。
  我国有着悠久的蒙学教育史,《周易·蒙卦》就有“蒙以养正,圣功也”⑤之说。据记载,周宣王时的史臣作《史籀篇》。之后历代均有所发展,先后出现了一些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如:《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急就篇》等。东汉时期,出现了识字读本《千字文》,与西汉的《急就篇》一起成为蒙学识字教材。到了唐代,《千字文》逐步取代《急就篇》,成为核心识字教材。宋代沿用的蒙学教材主要有《太公家教》《千字文》《兔园册》《蒙求》《咏史诗》等,另有朱熹的一部蒙学教材是《小学》。直到“三、百、千”和其他蒙书流行后,太公家教才渐渐被人们遗忘。宋黄继善编,根据张志公先生的考证有明刊及清代复刊的《小四书》本,这是最早的系统地介绍历史知识的蒙书。元出现图文对照的道德教育教材,比较著名的就是虞韶的《日记故事》,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清代崔学古的《幼训》《少学》唐彪的《家塾教学法》等,清代前期的蒙学教育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面总结的时期。到近现代,以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的《蒙学十三经》为集大成者,该书选定了13部经典蒙学读物——识字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典故、知识类的《蒙求》《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韵语类的《千家诗》和《声律启蒙》,训诫类的《小儿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名贤集》和《论语》,全书标注了汉语拼音以便诵读。
  (二)从蒙学典籍、教材方向进行研究的论文
  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杨中华的硕士论文《宋代蒙学教材研究》一文,从宋代蒙学教育、宋代蒙学教育的源流和分类以及宋代蒙学教材的借鉴价值三个方面对蒙学教材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宋代蒙学教材地发展线索既有典型教材的介绍,也有分类教材的梳理,并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路径:“教材编写遵循儿童认知特点;教学内容丰富而扎实、形式多样;扩大教材编写群体、建立建材资源库;短小精炼的韵语编排形式等四个方面的启示”⑥。江苏省扬州大学缪增发表在《华夏教师》(2018年28期)《传统蒙学历史教材的编纂特点及借鉴意义》一文认为:“中国的启蒙教育历来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播,传统的历史启蒙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精品,这些教材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适合儿童的阅读口味,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良好品行的形成,对当今教育具有借鉴意义”⑦。天津师范大学刘雅君发表在《中国民族博览》上的《浅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一文认为“蒙学教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教育,它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一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但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蒙学教材有着许多独具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⑧。   这些典籍,记录了历代中国蒙学的精髓,为后代学者研究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是中国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笔者所申报的这一项目,也是在这些典籍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并以张圣洁主编的《蒙学十三经》为基础进行研究。而关于蒙学典籍、教材方向进行研究的论文,也为后面的研究者综合汇总了历代蒙学典籍,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蒙学与幼儿教育相结合
  这一部分的研究与本课题关系最为紧密。通过在知网上的查阅,与此相关的文献不到20篇。其中有2011年西南大学段媛媛的硕士毕业论文《蒙学读物幼儿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作者以蒙学读物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探索适合幼儿学习蒙学的方法,包括游戏法、故事教学法、谈话法、探究法,从科学、社会、艺术三个领域来对幼儿实施活动。对本课题的下一步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衡阳幼儿师范学校的陈金平2020年5月发表在《科教导刊》上的《幼儿园蒙学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究》一文,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主要研究内容,作者首先对湖南省各级各类幼儿园共20家,针对120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蒙学内容选择缺乏科学依据、幼儿教师蒙学素养较低、幼儿园蒙学教育环境缺失、幼儿园蒙学教育活动形式化、幼儿园蒙学教育方法不恰当5个结论,并针对此结论提出对策:“一是科学选取蒙学教育内容,二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创设良好的蒙学教育环境,四是多类教育活动渗透蒙学内容,五是合理选用蒙学教育方法,提到了讲故事、游戏法两个方法”⑨。
  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李响、赵慧君在《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月)发表的《蒙学读物的幼儿教育价值探究》一文,认为蒙学中有着“天人合一”“孝悌”“仁义礼智信”三个方面的价值观念,并谈到蒙学的教育价值:“识字教育类读物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伦理道德教育类读物和历史教育类读物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诗歌教育类读物有助于幼儿艺术领域发展目标的实现、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育类读物有助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⑩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余淼发表在《西部皮革》的《传统蒙学的幼儿教育价值》一文认为蒙学教材之中名物常识、道德、礼仪类内容,还有行文特点,对于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发展帮助很大。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刘静在《北极光》(2019年09期)发表的《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一文,从德育、智育、美育三个方面论述蒙学的现代教育价值;周口市实验幼儿园吴秀梅在《群文天地》(2012年18期)上发表的《我国传统蒙学对当代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从礼仪教育、“孝亲”教育、立志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蒙学的教育价值;
  河北师范大学瀚青、任杰发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上的《试论蒙学教材在幼儿园的应用》从教材的角度,对蒙学教材在幼儿园教育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建议来论证。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刘静主持研究的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编号:SGH140699)《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一文,基于蒙学教材的基础上,提出“识字”“诵读”“背诵”等这样一些传统的教授方法。
  这类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蒙学的现代教育价值,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设计实践活动,以期将这些经典用于现代教育中,实现蒙学應有的价值。但这类论文基本上将视野放在《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常见的蒙学读物,但对于《蒙求》《幼学琼林》等其他同样经典的蒙学读物很少提及。这当中除了2011年西南大学段媛媛的硕士毕业论文《蒙学读物幼儿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一文比较详尽地论述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教育活动外,其他提到具体实施的方法时,都较为模糊和笼统。
  四、对蒙学中单独篇目进行研究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鄢凤霞发表在《中国校外教育》上的《论蒙学教材<三字经>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启示》从《三字经》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阐述经典的蒙学教程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启发学生要勤奋学习,对基础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江大学汪萍发表在《课程教育研究》上的《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取向》一文认为《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充分体现蒙学的教育价值取向,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要求出发,以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以通过教育、学习形式培养封建社会所需人才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娜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中国古代教材对当今教材建设的启示——以“三百千”略论》一文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据,从“三百千”在道德知识脉络构建、文史哲融合及人文关怀方面,对当今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进行探讨,意在指出当今语文教材不足,引发读者能够重新审视古代的教材,以深入挖掘古代教材可借鉴之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吉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上的《亲近传统经典,固本铸魂打底色——以蒙学经典<三字经>的阐释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燕玲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三百千”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等对蒙学中某一篇目从其思想价值及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这类论文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的蒙学篇目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具体挖掘其思想价值、社会功用等。
  从以上综述可看出:
  一是学术界在有意识从各个方面对蒙学进行研究,如发展历程、思想内容等。
  二是学术界渐渐重视蒙学的社会公用,认识到了其优秀的思想价值以及挖掘应用的必要性,但尚处于宏观性的理论阶段,如何具体付诸实践,尚值得当代学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是当前学术界对蒙学与教学联系起来的研究大多是将目光放在《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常见的蒙学读物,但对于《蒙求》《幼学琼林》等其他同样经典的蒙学读物很少提及。有些学者在探索具体实施的方法时,都较为模糊和笼统。大多沿用传统的“读”“诵”“背”等这样的方法,而在当前一个注重“创新”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再联系幼儿的认知能力,传统的“读”“诵”“背”等方式是不适合作为蒙学教学的重要方式的。   对蒙学经典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探索幼儿园蒙学授课具体的实施方法,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
  注释:
  ①张智萍.习近平谈优秀传统文化[DB].中国文明网,2020,12,3.
  ②石璐言.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D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12,3.
  ③(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26.
  ④(宋)張载.张锡琛,点校.张载集·正蒙·中正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8:31.
  ⑤(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26.
  ⑥杨中华.宋代蒙学教材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4.
  ⑦缪增.传统蒙学历史教材的编繁特点及借鉴意义[J].华夏教师,2018(28).
  ⑧邓雅君.浅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J].中国民族博览2015(9).
  ⑨陈金平.幼儿园蒙学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究[J].科教导刊,2020(5).
  ⑩李响、赵慧君.蒙学读物的幼儿教育价值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参考文献:
  [1]张圣洁.蒙学十三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
  [2]张志公.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8-10.
  [3]王海波.蒙学简论[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4.
  [4]张梦瑶.魏晋南北朝蒙学教育研究[D].年曲阜师范大学,2019.
  [5]古力. 宋代蒙学问题研究 [D].辽宁:辽宁大学,2019.
  [6]杨中华.宋代蒙学教材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4.
  [7]缪增.传统蒙学历史教材的编繁特点及借鉴意义[J].华夏教师,2018(28).
  [8]邓雅君.浅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J].中国民族博览,2015(9).
  [9]王雷.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学名著精读>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幼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蒙学名著精读’通识课程的探索与构建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ZJD1215003).汉字文化.2017(18).
  [10]瀚青,任杰.试论蒙学教材在幼儿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9).
  作者简介:黎懿(1989-),女,汉族,贵州,初级,硕士研究生,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公文是机关单位内容的具体表达,更是党内政治素养建设的直观体现。在新形势下,我国不断加快政府机关改革进度,对公文文风及语言特色均有了更为严谨的要求,对于相关内容的表达,更是需要在简洁精准的前提下保证内容的庄重与朴实,舍弃古板老套的内容。同时,我国在最新的公文要求中,也对写作水平和相关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文中,将会对新时期我国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以及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公文写
【摘要】对于文化兴国的国家战略,博物馆要用更有效的展教形式来加强博物馆展示的科普教育功能,满足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如何将精心策划的展览主题与内容有效地传播给观众,了解观众对博物馆展陈的真实评价与需求,是博物馆人要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尝试突破传统的博物馆展陈的观众反馈机制,打破固有模式,让幕后的专家,特别是对于展览的策划与设计起关键作用的研究人员,从传统的幕后走进展厅,直面观众,与观众进行
【摘要】云南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在其受众面、持续性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支持受到地域与经济的制约,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现阶段,通过制定法规条例手段进行保护,并利用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使其在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原有的魅力,同时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是较为行之
【摘要】儒家因经学而兴,经学始则并非专属儒家。“博士”最晚于战国已出现,逐渐演变为官职后,经历了秦代与汉初的“诸子传记博士”阶段,经汉文帝设立博士官诸子并进,武帝时期,在普遍确立“经学博士”的过程中,“经学”本身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博士官的任用范围也从诸子百家缩小到六艺经学范畴内。如今,不应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误认为汉代博士官自始至终均出自儒家。  【关键词】博士官;西汉;诸子;经学
【摘要】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较早,民族古籍文献十分丰富,藏文古籍文献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的发现与修复,掀开迪庆古籍保护事业新篇章,民族文化古籍不仅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藏传佛教互鉴交流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打造云南藏族聚居区文化旅游體验区新名片,在新的历史机遇期,顺势而谋,意
黃 晚  黄晚(1987—),女,湖南醴陵,汉族,博士,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苗族人口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占首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的学术界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有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从历史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等角度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主要从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入手,具体阐释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
【摘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已经受到了大家的广泛研究关注,在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传承与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多样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数字技术与时代结合作为传承的纽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表现形式融入数字化的内容,把新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
在草木不生的阿里,就有这样一群人,用如火的热忱守卫万家灯火,用铮铮的傲骨安定万里边疆。他们是戍边的战士,是守国的兵将。他们用如火青春,灌溉着阿里贫瘠却宝贵的土地……  采桑子  致敬英雄团长祁发宝  空拳赤手张双臂,  屹立如山。  屹立如山,  不教家门入寇蛮。  笑餐廿载昆仑雪,  血性依然。  血性依然,  犯我中华无路还!  卜算子  缅怀英雄营长陈红军烈士  父辈慨征边,  我辈欣然继。
【摘要】二战之后出现的所有艺术风格中,但抽象表现主义享受的地位确是无与伦比的,是绘画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更是一种权力的移交。从此,世界的艺术中心从法国巴黎转移到了美国纽约。而抽象现象主义是在美国本土哲学派生出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主义,而自身又成为世界的艺术中心,无疑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抽象表现主义受到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影响。随着个人主义观念的提升,对传统绘画进行反叛,甚至摆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