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湖庄园:特朗普“南方白宫”的前世今生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历史上,供总统度假并接待外宾的“国宾馆”主要有两处:一处是位于首都华盛顿西北113公里的戴维营(Camp David);另一处则是位于加州洛杉矶以东200公里的安纳伯格庄园(Sunnylands)。迄今为止,莅临过东西海岸这两处具有标志性意义度假胜地兼政治地标的政治领导人不仅囊括了二战之后所有的美国总统,还包括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小泉纯一郎、阿拉法特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国家领袖。
海湖庄园

  但现在,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改变这一惯例。佛罗里达州当地媒体《棕榈滩邮报》早前报道称,特朗普自上任以来的7周里,有4周的周末都在位于棕榈滩的海湖庄园(Mar-a-Lago)度过,似乎有意把这处属于他名下的私人庄园打造成所谓“南方白宫”,作为美国总统的“避寒山庄”。至于名正言顺的总统官邸、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白宫,则变成了“北方白宫”。
  有舆论质疑特朗普如此频繁地南下度假,有“偷懒”嫌疑。对此,特朗普的回应是:“在海湖庄园,我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我不是去玩的!”

特朗普的“巧取豪夺”


  让美国媒体对特朗普开炮的一大原因在于,海湖庄园的确不太像个“严肃认真的办公场所”。这个地处迈阿密以北65公里处的豪华庄园占地8万平方米,配有126个房间,坐拥一望无际的无敌大西洋海景,享受常年高于摄氏20度的温暖气候。正如美国著名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中模仿第一夫人梅拉尼亚·特朗普的演员所调侃的那样:“相比之下,白宫真的是我和唐纳德(特朗普)所住过的最简陋的地方了。”
  始建于1924年的海湖庄园现如今已经被列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之一,这座地中海式的大宅最初由知名女富豪玛乔丽·波斯特兴建。据《纽约时报》报道,波斯特在建筑装饰上品位非凡。为了打造这座奢华至极的大宅,她特地要求从意大利热那亚进口石材和16世纪的佛兰德挂毯。而为了保护这些挂毯,她会在一天中阳光最强的时段拉上窗帘。在宽敞的宴会厅里,天花板上全是手工绘制的彩绘,水晶吊燈上还镶嵌有多彩的宝石。
  1973年波斯特去世,生前她主动要求将这处庄园“献给国家”,希望将它作为未来美国总统专用的度假地和国宾馆。不过,上世纪70年代的两位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卡特都没有对海湖庄园表示出太多兴趣。而且,鉴于维护这座大宅的成本实在太高,美国政府于1980年将它退还给了波斯特家族。
  不久之后,声名鹊起的富豪唐纳德·特朗普看上了这处地产,决心将它收入旗下。他向波斯特家族出价1500万美元,却惨遭拒绝。受到羞辱的特朗普花了300万美元买下一块位于海湖庄园和大海之间的土地,宣称要在这里建造住宅,毁掉海湖庄园的无敌海景。这一招最终奏效,1985年特朗普只花了500万美元就拿下了海湖庄园,再另付了300万美元买下了里面的名贵古董和家具。
  购入海湖庄园后,特朗普又按照自己的审美进行了整修。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特朗普时代的海湖庄园毫无疑问被强行加入了很多“暴发户”式的低级审美,就如同纽约特朗普大厦那金光闪闪的外墙一样,具有十足的“特式风范”。
  海湖庄园管家安东尼·塞内卡尔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介绍说:“波斯特的图书馆墙壁原本是橡木镶嵌的,里面摆满了珍贵的初版书籍。不过特朗普家的人似乎没有一个真的读过它们。后来图书馆被改造成了酒吧,特朗普把自己一幅身穿白色网球服的肖像挂在了酒吧墙上。”

棕榈滩轶事


  随着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意外胜出,曾经被尼克松和卡特退回的海湖庄园竟然又巧合般地成为了美国总统的下榻之处,令人不得不感叹历史的有趣轮回。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处大宅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也算见证了特朗普这位商业奇人所做的那些奇葩事。性格高调、不肯妥协的大亨特朗普在海湖庄园留下了满满的“黑历史”。
  美国Politico新闻网记者、在棕榈滩土生土长的弗兰克·塞伯诺回忆称,特朗普一直以来就是当地报纸八卦版的主要报道对象。除了他那非常能够吸引眼球的私生活以外,海湖庄园作为社会名流出入场所的性质也引来了不少的媒体关注——从席琳·迪翁到比利·乔再到迈克·杰克逊,一众大腕都曾在海湖庄园留下身影。
  有趣的是,特朗普似乎并不受棕榈滩邻居们的欢迎。《名利场》杂志分析称,特朗普作为一位来自纽约的“暴发户”,和世居此地的“南方贵族”们当然是“互相看不对眼”。“老牌的贵族们讨厌特朗普一切向钱看的经营理念,在他们看来,海湖庄园不该是一个有钱就可以买票进来的俱乐部,它更代表了一种高贵的血脉和气质。”
特朗普和家人在海湖庄园

  但特朗普买下海湖庄园后,就将它改建成了一个以会费作为唯一准入门槛的私人俱乐部,这让棕榈滩的老富豪们很是恼火。按照2016年初的标准,海湖庄园的初始会员费为10万美元,另有每年年费1.4万美元;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这里的会员费涨到了20万美元。
  特朗普和邻居们的分歧最终演化为数宗全美知名的官司,其中的每一件似乎都颇具槽点。比如从1995年起,特朗普就和棕榈滩国际机场结下了梁子,他抱怨机场起降的航班总是从海湖庄园上空飞过,制造了大量的噪音和尾气,为此将机场管理方告上了法庭。最终特朗普和机场管理方达成和解,当地政府最终同意租给特朗普215英亩的临近土地,这片土地后来被他开发成了海湖庄园附属的高尔夫球场。   此后20多年里,特朗普仍未放过机场,而是持续不断地希望告倒它。到如今,事情有了颇为戏剧性的结局:因为特朗普当选总统,美国联邦民航局计划在海湖庄园附近设立禁飞区,特朗普可谓大获全胜。
  又比如,在2006年,特朗普在海湖庄园的门口竖起了一面6x9米、高24米的巨型美国国旗。由于此举违反了当地政府“所竖旗帜不能高于13米”的法规,特朗普被开出了高额罚单。不服气的特朗普开始在全国媒体上开打舆论战,指责棕榈滩当地政府“不爱国”。迫于压力,当地政府只好撤销了罚单。

安保压力增加


  如今,由于特朗普坚持将其私人宅邸作为新的国宾馆,美国安全部门不得不在海湖庄园增派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据《华盛顿邮报》预计,特朗普每前往海湖庄园一次,安全部门就要花掉超过300万美元来确保他的安全。
  即使这样,以会员制运作的海湖庄园似乎还是太“门户大开”了一点。今年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特朗普邀请其前往海湖庄园下榻,其间两人在户外餐厅商讨朝鲜核问题时被海湖庄园的某位会员现场目击到,并立马拍下照片上传到了社交网络,旋即引发全美范围一片愕然。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拍下照片的这位会员甚至都不是海湖庄园的资深会员,而是在特朗普当选后才特意付费入会的。这位会员不仅近距离见到了特朗普和安倍晋三真人,还在网上宣称自己见到了传说中由总统保镖护卫的所谓“核按钮”手提箱。“来吧,花20万美元加入海湖庄园俱乐部吧,虽然挺贵的,不过,嘿,如果你可以在五米外偷聽两个大国首脑交谈机密的话,这完全值回票价了吧。”有美国网友如此调侃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左2)和妻子安倍昭惠(左1)、特朗普(右2)、伊万卡·特朗普(右1)在海湖庄园

  除了安保以外,海湖私人宅邸的产权性质也引发了有关利益冲突的争议。机关算尽的特朗普这是真把总统当做一项生意来做了?
  《大西洋月刊》分析称,凭借美国总统职位的权力光环,海湖庄园将成为银行家和大企业家云集的场所,因为谁都知道在这里可以以极为低廉(相比传统的政治游说)的成本直接接触到一众华盛顿高官,这足以确保特朗普集团在未来几年不愁生计。
  有美国媒体报道称,尽管在“安倍晋三事件”后,白宫方面已多次重申总统将不会在海湖庄园和会员讨论政府事务,但仍有会员透露他们已经和特朗普多次交换意见、甚至寻求政府职位。特朗普还被曝光曾“询问一位会员,是否愿意承包在美墨边境建墙的工程”。
其他文献
吕品  英国“封城”已经好几周,所有公共娱乐活动取消,许多艺术表演转到网上。  英国国家剧院原本就有一个“剧场直播”(NT Live)节目,观众可以在电影院内观看现场直播的剧场演出。疫情期间,剧场和电影院都关门了,于是国家剧院把过去录制好的剧场直播节目放到网上,并且采用逐步推出、定点播放的方式,形成一种观众在一起欣赏同一场演出的仪式感。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国家剧场的《简·爱》,演出非常精彩。舞台采
吴雯  科技早已浸润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次新冠疫情暴发之际,科技更是解决了人们远程上學、工作等各类需求。当我们如此习惯地使用科技时,是否思考过科技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过,科技是人的延伸。例如,自行车、火车、飞机是运输工具和双脚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和听觉的延伸,而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则是我们身体全方位的延伸。人以科技代步、代工,科技让人类的生活变得便利,人理应从科技中
2020 年12 月21 日,2021新年倒计时装置抵达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狗兔赛跑  2020 年12 月27 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赛犬比赛,大量灵缇犬参加比赛,在赛道上追逐着兔子玩偶。清洁的“巨人”  2020 年12 月28 日,日本栃木縣日光市,东武世界广场的工作人员为园内的微缩建筑“大扫除”,辞旧迎新年。
俄国作家契诃夫(1860-1904)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早在20世纪初,他的作品便在中国翻译出版。时至今日,他的全部作品都已被译成中文,唯有那两只伴随他写作生涯的爱犬鲜为人知。  契诃夫养的两只狗,品种是俗称腊肠的德国小猎犬达克斯。腊肠犬忠诚、顽皮,生性喜爱追逐、捕杀獾类及其他穴居动物。契诃夫有多部作品,像《卷毛狗》《带狗的女人》《樱桃园》《变色龙》等的主人公是狗,而且是不循规蹈矩之狗、惹是生
“不朽军团”,指的是俄罗斯在反法西斯胜利日(5月9日)举行的全民各大城市“爱国主义社会大游行活动”。这项活动的首创,来自托姆斯克市记者拉片科夫及其他两位同仁,他们创办活动的本意是想通过社会活动保存伟大卫国战争一代人的个人记忆。  “不朽军团”的主要策划人拉片科夫说,实际上他们罩在2011年就在托姆斯克完成了“不朽军团”的策划,并且在共同起草的“不朽军团”章程中规定,“不朽军团”仅是民间为纪念伟大卫
说起德国,有人首先想到制造强国,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它就凭借强大的科研制造能力位居世界大国之列;也有人想象德国人都有现代化生产车间一般的大脑,产出谨慎的思考和严密的逻辑。冷静、克制、缺少幽默天分,这些都是贴在德国人身上的标签。但是作为一名德语学习者,我抱着打破刻板印象的决心,踏上了前往德国的旅途。德国初体验  九月初秋,从上海到图宾根,历经19个小时的辗转,在踏上德国南部土地的那一刻,我从秋日的
1962年9月,詹姆斯·梅雷迪斯在美国官兵的护送下步入密西西比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位黑人学生  在美国,身为黑人意味着什么—肥胖、失业、说唱、篮球、高犯罪率、吸毒成瘾、体力劳动者、未婚生子概率高……还是贫穷?  5月25日的“弗洛伊德事件”,引发全美一系列的和平/暴力示威,“为黑人发声”的示威活动逐渐向世界多国蔓延。在警与民的对峙中,“肤色”无疑点燃了无声的硝烟:白色等同于施暴者,黑色等同于受害者。
熠熠生辉的宝石背后,隐藏着阴暗的真相。  全球钻石产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非洲产钻国以资源出口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殖民统治时期,钻石生意创造的财富流入殖民者钱包。殖民者被赶走后,产钻国陷入长期内战。控制资源开采权,相当于控制了本国财富命脉,各个军阀、派系互相倾轧,抢占资源。其间被开采出的钻石,是以士兵在战斗中丧命、百姓在矿坑没日
呂品  我以前爱用彩色幻灯片摄影,自从手机成为最常用的拍照工具后,也成了手机随手拍一族。不过和许多人一样,我对摄影历史了解甚少,曾以为彩色照片是二战以后的发明。  最近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组老照片,主角是一位金发红衣少女,在无人的海边徜徉。看介绍说这组照片摄于1913年,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们一定是经过着色处理后的黑白照片,再仔细读下去,却发现照片修复者一再强调:这些照片原来就是彩色照片,他的工作是
2021年4月3日,日本东京奧运火炬传递在岐阜县中津川市进行。4月7日,受疫情影响,日本大阪府宣布取消当地所有公共街道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