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众传媒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就成为其改革创新的一项迫切任务。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深化对不同情境、不同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运作规律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组织、社会的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功能,达到凝聚人心、传递规范的教化功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大众传媒的兴起及对大学生影响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愈加频繁,随着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将成为社会的核心资源,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传播活动和传播学成为一种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客观趋势。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人们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一是个性影响方式。通过增强传媒的专业性、地域性和个性,来满足不同的教育对象的需要, 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强化影响方式。大众传媒既可以围绕同一内容或观点, 运用不同信息手段和方式强化, 形成综合影响效应或强大舆论攻势,进行综合性强化,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具有全民性,还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与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密切相关,他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所接收到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开始辩证地审视一切,并希望得到教育者的尊重。因此,全面认识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刻要面临的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必要性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这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传播活动和传播学成为一种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客观趋势。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 把传播学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众传媒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陈旧的缺陷,它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和信息。大众传媒不断地为受众提供新的人文精神。大众传媒可以无条件地传递人类的公理、正义和良知,可以客观公正地揭露和抨击阻碍社会进步的丑恶现象,从而净化和提升人类的精神。
  其次,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大众传播信息量剧增的同时,一般受众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能力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总体和发展趋势看,大众传播信息量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个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由于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与信息量的增加并不同步,因此,信息量的剧增反而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困惑,迷茫和行为选择的失范。
  再次,变革了受教育者接受方式。现代大众传播的发展,相当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一般受众的信息接受心态,这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道”方式受到冷落。一定的传播模式,影响乃至制约着人们接受信息的心理和情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由于内容比较严肃,加之形式上多年来没有什么发展,难以与现代大众传播一比高低。
  (二)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手段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上的影响,促使对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进而影响其行为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受教育者恰恰构成了传统的传播三要素传播者、信息、受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 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纯强调思想政治的单向灌输的思想,客观上强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分离意识,无形中提升教育主体的地位,造成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不平等地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造成了信息的单向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的随意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最重效果的实现。
  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大众传媒舆论导向,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中,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基本上都已经过了处理,多是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以正面信息为主体的信息。而在互联网上,由于传播内容的开放性、内容庞杂且不易管理的特征,造成严重的消极性后果,使一些人对传统媒介信息产生逆反心理,给人们的信息选择与思想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教育方式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大众传媒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将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把传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的直接教育方式变为间接方式。
  三、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信息传播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增强实效性,必须充分整合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众传媒中的信息容量。在大众传媒中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种媒介中,让受教育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可信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及进行的好坏程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传播主体的地位不容忽视,我们认为提高其可信性是关键。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受传者的参与性
  人的思想品德的提升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如果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或理论说教,那么学生可能只记住了大量的教条,却没有激起内心的情感体验,没能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和辨析,进而充实或重新改造原有的价值观体系,那么真实的德育过程仍然没有发生。只有当受众真正参与到传播活动中来,主动接收信息并积极进行反馈,并充分调动积极性进行内化,传播效果才能得以最大化地实现。
  (三)运用传播学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进行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传播学研究表明,提高信息交流效果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重视信息反馈,一个成功的传播者总是十分重视获取反馈信息。由于人际沟通和信息传播有难以预测的复杂性,科学的信息反馈需要对传播效果进行基于典型材料的定性分析,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对传播反馈中的积聚性,假性反馈等问题进行研究。传播学关于反馈的研究,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提高了有益借鉴,长期以来,我们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的同时,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反馈环节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反馈机制的功能在于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依据,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调整信息再输出,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的理想效果。
  总之,大众传播媒介凭借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的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舆论导向功能, 既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也有消极的负面导向,虽然总体上大众传媒在对人们的舆论导向上是利大于弊,但就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必须全面、深刻地注意到其引导作用,从中认真反省当前应当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音乐系)
其他文献
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发展,浙江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力
期刊
从2008年始,延边州在全州范围内探索“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模式缓解了土地分散经营难题,推动了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培养了农村的富裕户,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推动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出国打工的居民数量庞大。在当地劳务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大量青年劳动力出国打工,导致的农村地区“空心化”比较严重,大量“老少病残”人员留守农村,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更加突
期刊
2007年浙江的经贸工作,必须突出一个主题,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经贸工作,促进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浙江”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重点把握“两个结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然要求.德州市地处鲁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
上半年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成绩斐然,令人关注.下半年作为中央银行工作重中之重的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支持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环境将更趋良好.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在生活实践需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选择性、广阔性和具有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等特点.兴趣在中学足球教学中的作用是十
当下,企业文化理念似乎越来越时尚化了,以至于许多企业争相追捧,“先进理念”“超前理念”满天飞,殊不知,理念太“牛”也害人。上海有一家知名企业,曾一度红 At present, th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特曾说:“企业推销商品不做广告,无异于姑娘在黑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脉脉含情的陶醉模样,只有姑娘自己知道.”这句话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以为品牌传播的意
我爱极了这块土地,湿润又暖和。冬至已过,我把自己喂了个大饱,回到住了多年的窝里,卷成一团,准备睡个长觉,期待着一觉醒来就看到春暖花开。然而,寒冷并未如期到来。连续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