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核心素养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实践研究》课题实践和指导下,结合核心素养的在小学音乐学科上的具体要求,谈一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实践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97-01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歌曲,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进而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音乐除了加强学生基本乐理知识的认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熏陶下,提升自己音乐素养。本文借助《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实践研究》课题实践和指导,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谈谈笔者的见解和看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音乐教师素养
  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不难发现,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仍然受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以唱歌传授音乐知识为主,并且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始终教师为主导,极少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小组探究,小组合作根本没有涉及到。甚至在有些学校,音乐课不被学校重视,不仅没有配备音乐教师,还将音乐课改成思想道德教育课或者其他学科的课堂,如书法课、语文课等等,尽管每个學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在实际落实的时候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面对新形势音乐教学的挑战,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小学生年龄小,对什么都好奇,什么样的音乐都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不容易的是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有限,尤其是当前的小学生思想成熟较早,一般的儿童歌曲学生不感兴趣,而对一些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而流行歌曲又不适合孩子演唱。所以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曲目,努力创设情景教学,进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譬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休止符和断奏的时候,就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休止符就是停顿一段时间,相当于休息,并且让学生在《我是一个粉刷匠》这首歌里重点给学生讲述休止符的具体含义,至于断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和学生一起打节拍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当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设置“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边合作边探究,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音乐知识,进而实现知识升华,达到理解音乐乐理知识的程度。
  三、灵活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单一的教学方式只能一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不能长久地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课堂,并掌握相应的音乐乐理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十足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在白板上指出高音和低音符号以及其他音乐符号。如在复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设计移动功能,让学生用电子笔将这些音符移动到相应的位置,进而来提高学生对这些音符的认识和理解。当然有些教师还采用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如,课堂上讲述各种音乐符号的时候,让学生小组合作玩小游戏,一边玩耍,一边记忆这些音乐符号,何乐而不为呢?因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自己的教学手段,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慢慢学习音乐乐理知识,进而来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四、完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完善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句简单的口头表扬都可以让孩子兴奋半天,高兴很久。因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健康向上、完善评价制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譬如,教师在课堂实行积分制,既有个人的又有小组的,个人回答问题个人积分,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小组积分,积分越高,得到的奖励就越“丰盛”,如贴小红花、学习用具的奖励等等。当然,评价的方式也可以是动态的,教师可通过照片、录音、录象等形式对每学期的音乐活动加以记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通过逐年积累、对比,更好地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总结
  总之,在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进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为:2019G10628B)的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晓玲.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12).
  [2]王晨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语文味”的内涵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会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度钻研教材,在课堂质疑问难、嚼词析句、读写结合等环节,根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情感,揣摩品味语言,拓展想象空间,使学生情感体验更丰富,感悟语言更深刻,想象空间更开阔。“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得以重新定位和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相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刻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课对于教师教学的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不同科目的听课,促进相关学科教与学的共同进步。由于学科的不同,记录方式有共性也有差别。对于英语学科来讲,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英语教学特点,丰富记录内容,有助日后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听课;英语;记录;反思  中图分类号:A,G623.31,TB565 .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相融合。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023-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摘要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幼儿园开始将安全教育搬上了日程。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意识形态尚且不完全,对于很多潜在的安全风险认知不够全面,也使得幼儿在课下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多种安全因素的影响,这对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给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幼儿园;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中引入数学实验,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其发现问题,继而经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实验既是目前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利武器。本文对数学实验进行了研究,从而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 数学实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提升能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目标。高考改革要求中指出,要对考试内容进行优化,结合实际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考查。而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地理教学,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基于此,本文对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真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地理;问题导学;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纲要明确规定: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使学生们逐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形成必要的法治意识。而审视这门课程,教师会发现课程教学的主题都是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因此,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所采用的形式方面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教学来源于学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这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做”数学。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什么是“做”数学,为什么要“做”数学,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关键词 “做”数学;操作;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开展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通过引用绘本故事,充分利用绘本简炼生动的语言、精致优美的画面紧密搭配,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鲜明的直观性和故事性等创设的有利因素,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农村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绘本;农村幼儿;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