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背景
幼儿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期,此时的教育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如果能抓住时机,为孩子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会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幼儿园又是孩子接受教育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 、研究的思路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以“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为活动主线,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情感的培养。这条主线将不同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都串联起来,通过为幼儿创设视觉环境、心理环境,打造爱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搭建平台,丰富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同时家园共同参与,拓宽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优化整体育人环境,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让幼儿学会感恩——感激他人、关心他人,让爱的情感在幼儿心中升华。
三、研究过程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们在节日、主题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的情感的发展。
1、利用节日活动进行爱的教育
一年中,有许多的节日,我们利用每一个节日的契机开展了各种爱心主题教育活动。
如:亲子活动——“感恩三八、爱在起航”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对妈妈的爱,培养孩子感恩的情感。我们就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契机开展了“感恩三八、爱在起航”系列活动:
活动一之感受妈妈的爱: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自然的,无私的,孩子们享受着妈妈的爱,却还无法完全理解妈妈的这一份关爱。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从小培养感恩的情感,我们就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谈话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观看录像“我是怎样长大的”感受妈妈从怀着宝宝到照顾宝贝长大的辛苦……绘画活动“甜蜜一家人”、手工制作《我为妈妈做项链》等等……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辛苦,为自己的好妈妈而骄傲,对母亲充满了感激。
活动二之感受爸爸对妈妈的爱
父母的行为能够对孩子起到深远的影响,尊师重道的家庭,孩子知书识礼,喜欢藏书读书的父母,孩子长大后却会自然的爱书读书,孩子的行为就像是父母行为的延续。要想孩子爱父母,那家长要好好爱你的父母,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顺其自然的会爱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三八节当天,请爸爸、妈妈共同来园参与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了温馨浪漫的情景,爸爸和孩子们提前在操场上等候,伴随着《女人花》的柔情音乐妈妈们穿过花束弓形门走到家人面前,随着老师的主持词爸爸为妈妈献上了表达感谢的诗歌——句句话语道出老婆的辛苦和对老婆的感谢。接着爸爸跪地向自己的爱人送上了表达爱意玫瑰花,并大声的喊出“老婆辛苦了,老婆我爱你”。女家长们被这意外的惊喜感动的热泪盈眶,拥抱在一起。爱的氛围也感染着孩子。
2、抓住生活事件开展爱心教育
现代幼儿教育强调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中发现教育内容。而培养幼儿高尚情感不能空谈,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这除了老师刻意设置的情境外,还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时机。因此,我们抓住地震、干旱这一突发事件,生成了“心手相连、让爱飞翔”爱心义卖活动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的教育。
活动一:营造爱的氛围
首先利用图片、录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玉树震区、西南旱灾、水灾及贫困山区、身边的残疾人群等,知道身边还有许多人需要大家的帮助,激起幼儿奉献爱心的热情。接着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爱心倡议书:号召家长和小朋友一起为地震灾区等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同时利用教育活动、家庭亲子活动讨论如何现出我们的一份爱心并开始了义卖前期的物品筹备活动:家庭中,家长每天给孩子讲一个爱心故事的活动,鼓励孩子带着一颗爱心认真攒起每一块钱,少买零食,积攒零花钱,在义卖活动中奉献最大的爱心。和家长一起亲子制作精致的手工作品同时孩子们还捐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来丰富义卖物品;幼儿园里,每天幼儿小主持进行爱心广播,孩子们动手制作爱心邀请函、爱心义卖宣传画、进行礼仪小天使、爱心导购员的招募。家园共育共同汇成爱的海洋。
活动二:买卖物品、传递爱心
买卖物品、传递爱心。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爱心义卖”活动终于拉开了序幕。伴随着“爱的奉献”歌曲的响起,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参与下很快进入了角色。“为了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您献出您的一份爱吧!”、“这都是义卖品,您买一件您将帮助更多人”、“阿姨,您就买一个吧,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整个现场我们的小小“爱心志愿者”拿着义卖的物品等在不断地向顾客进行推销。同时也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去购买着一件件义卖品。古代诗人白居易曾说:“动人心者,莫过于情”,顾客们也被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所打动,一张张带着暖暖爱意的钱装进了爱心箱。这是爱的音符,这是爱的奉献。这时的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如何用语言去打动别人,也体验了自己被别人的语言打动的滋味。
3、日常活动中渗透爱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所以我们非常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渗透爱心教育。如:利用接送幼儿的环节,开展“我会说”活动。早晨来园家长离开时,幼儿对家长说:“谢谢妈妈送我上幼儿园,路上您慢点儿,妈妈再见。”下午家长接幼儿时,幼儿对家长说:“妈妈您辛苦了。”对老师说:“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让孩子学会感恩。同时开展“爱心宝贝大比拼活动”让家长记录孩子的爱心行动,每天到幼儿园分享,以激励的形式强化这种良好行为,使幼儿心中有他人成为一种习惯。每周五分享日孩子们带自己心爱的玩具到幼儿园和伙伴共同分享,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
幼儿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期,此时的教育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如果能抓住时机,为孩子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会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幼儿园又是孩子接受教育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 、研究的思路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以“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为活动主线,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情感的培养。这条主线将不同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都串联起来,通过为幼儿创设视觉环境、心理环境,打造爱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搭建平台,丰富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同时家园共同参与,拓宽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优化整体育人环境,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让幼儿学会感恩——感激他人、关心他人,让爱的情感在幼儿心中升华。
三、研究过程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们在节日、主题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的情感的发展。
1、利用节日活动进行爱的教育
一年中,有许多的节日,我们利用每一个节日的契机开展了各种爱心主题教育活动。
如:亲子活动——“感恩三八、爱在起航”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对妈妈的爱,培养孩子感恩的情感。我们就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契机开展了“感恩三八、爱在起航”系列活动:
活动一之感受妈妈的爱: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自然的,无私的,孩子们享受着妈妈的爱,却还无法完全理解妈妈的这一份关爱。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从小培养感恩的情感,我们就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谈话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观看录像“我是怎样长大的”感受妈妈从怀着宝宝到照顾宝贝长大的辛苦……绘画活动“甜蜜一家人”、手工制作《我为妈妈做项链》等等……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辛苦,为自己的好妈妈而骄傲,对母亲充满了感激。
活动二之感受爸爸对妈妈的爱
父母的行为能够对孩子起到深远的影响,尊师重道的家庭,孩子知书识礼,喜欢藏书读书的父母,孩子长大后却会自然的爱书读书,孩子的行为就像是父母行为的延续。要想孩子爱父母,那家长要好好爱你的父母,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顺其自然的会爱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三八节当天,请爸爸、妈妈共同来园参与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了温馨浪漫的情景,爸爸和孩子们提前在操场上等候,伴随着《女人花》的柔情音乐妈妈们穿过花束弓形门走到家人面前,随着老师的主持词爸爸为妈妈献上了表达感谢的诗歌——句句话语道出老婆的辛苦和对老婆的感谢。接着爸爸跪地向自己的爱人送上了表达爱意玫瑰花,并大声的喊出“老婆辛苦了,老婆我爱你”。女家长们被这意外的惊喜感动的热泪盈眶,拥抱在一起。爱的氛围也感染着孩子。
2、抓住生活事件开展爱心教育
现代幼儿教育强调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中发现教育内容。而培养幼儿高尚情感不能空谈,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这除了老师刻意设置的情境外,还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时机。因此,我们抓住地震、干旱这一突发事件,生成了“心手相连、让爱飞翔”爱心义卖活动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的教育。
活动一:营造爱的氛围
首先利用图片、录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玉树震区、西南旱灾、水灾及贫困山区、身边的残疾人群等,知道身边还有许多人需要大家的帮助,激起幼儿奉献爱心的热情。接着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爱心倡议书:号召家长和小朋友一起为地震灾区等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同时利用教育活动、家庭亲子活动讨论如何现出我们的一份爱心并开始了义卖前期的物品筹备活动:家庭中,家长每天给孩子讲一个爱心故事的活动,鼓励孩子带着一颗爱心认真攒起每一块钱,少买零食,积攒零花钱,在义卖活动中奉献最大的爱心。和家长一起亲子制作精致的手工作品同时孩子们还捐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来丰富义卖物品;幼儿园里,每天幼儿小主持进行爱心广播,孩子们动手制作爱心邀请函、爱心义卖宣传画、进行礼仪小天使、爱心导购员的招募。家园共育共同汇成爱的海洋。
活动二:买卖物品、传递爱心
买卖物品、传递爱心。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爱心义卖”活动终于拉开了序幕。伴随着“爱的奉献”歌曲的响起,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参与下很快进入了角色。“为了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您献出您的一份爱吧!”、“这都是义卖品,您买一件您将帮助更多人”、“阿姨,您就买一个吧,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整个现场我们的小小“爱心志愿者”拿着义卖的物品等在不断地向顾客进行推销。同时也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去购买着一件件义卖品。古代诗人白居易曾说:“动人心者,莫过于情”,顾客们也被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所打动,一张张带着暖暖爱意的钱装进了爱心箱。这是爱的音符,这是爱的奉献。这时的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如何用语言去打动别人,也体验了自己被别人的语言打动的滋味。
3、日常活动中渗透爱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所以我们非常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渗透爱心教育。如:利用接送幼儿的环节,开展“我会说”活动。早晨来园家长离开时,幼儿对家长说:“谢谢妈妈送我上幼儿园,路上您慢点儿,妈妈再见。”下午家长接幼儿时,幼儿对家长说:“妈妈您辛苦了。”对老师说:“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让孩子学会感恩。同时开展“爱心宝贝大比拼活动”让家长记录孩子的爱心行动,每天到幼儿园分享,以激励的形式强化这种良好行为,使幼儿心中有他人成为一种习惯。每周五分享日孩子们带自己心爱的玩具到幼儿园和伙伴共同分享,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