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管瘤致小儿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的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5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最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15例患儿中,男女比为4∶1,平均年龄3.9岁,无外伤史,部分发病前有饮食过量并剧烈运动的可疑诱因,均以急腹症就诊。腹痛史3 h~3年不等。本组门、急诊诊断准确率为26.7%(4/15),彩色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13/15),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3%(14/15)。所有病例均通过手术探查及病理诊断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其中肿瘤位于小肠系膜9例,结肠系膜6例。囊液清亮4例,乳糜样液体3例,血性液体8例。4例行完整的肿瘤剔除,6例部分剔除,5例连同累及肠管一并切除。全部患儿行彩色超声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60%(9/15)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

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淋巴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误诊及漏诊率高。对反复出现腹痛、腹胀的患儿应警惕患该病可能。彩色超声和CT检查对诊断帮助大,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病理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例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检索Medline数据库、检索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6岁,平均4岁;都表现为痴笑性癫痫及不同程度的性早熟。本
目的分析拉萨市儿童家长含麻疹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以不断提高儿童含麻疹疫苗接种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城市、县级、乡村托幼机构中随机抽取19家托幼机
目的探讨创伤导致的儿童胸腹主动脉损伤的诊疗方法,以增加大家对这种临床罕见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4岁女孩的创伤性胸主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并通过PubMed检索Medline数据库、检索Springer Link和Google Scholar等检索平台、及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儿童创伤性胸腹主动脉损伤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