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对细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影响,指导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策改进。方法:采集6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病房病人术后3天和术后10天气道分泌物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改
【机 构】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喉科 福建厦门 361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对细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影响,指导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策改进。方法:采集6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病房病人术后3天和术后10天气道分泌物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改良Moskowitz生物膜分析法,标准化稀释细菌悬浮液、生物膜培养、结晶紫染色、干燥和乙醇溶解吸附结晶紫后,用酶标仪读取595n m光密度(O D595),测量生物膜的形成量。以自身对照,比较两次气道分泌物中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结果:气管切开后气道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增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01,P
其他文献
志贺样毒素Ⅱ变异体(SLT-Ⅱe)是猪水肿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为了制备SLT-Ⅱe单克隆抗体(mAb),我们从TB1菌中用多粘菌素诱导提取了SLT-Ⅱe蛋白,并且用硫酸铵盐析沉淀法对该蛋
在Si衬底上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1.5 nm厚度的Ag膜用以阻挡Si衬底被氧化。采用常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VCD),在Ag/Si(111)衬底上成功地生长出马赛克结构的ZnO薄膜。
分析负荷模型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在远方电源向负荷中心送电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受端负荷为动态负荷或恒功率负荷时,系统的功角稳定性差;受端负荷为恒电流
利用热重分析在不同升温速率(5~40 K·min-1)和氮气气氛下对两种竹质材料(毛竹和孝顺竹)的热解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竹质材料在热解过程中可分为失水干燥、预热解
为满足并行调试需要,时钟模型必须既能保证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又能为性能调试提供时间戳。现有的基于事件的物理时钟同步算法在时间戳上可能存在较大误差,为了降低误差,对现
根据有机物农药的荧光发光机制,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光栅分光技术和多通道图像传感器技术研制了一种农药残留荧光光谱测量系统.系统以脉冲氙灯为光源,以Y型球面光纤探头传输和
提出并设计了一个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作为光束动态偏转器件的无机械光束扫描系统,实现了光束的方向和强度的可编程控制,解决了远场任意图形的激光光束动态逼近问题
介绍了一种新型大气压直流双阳极等离子喷枪,并对其电特性参数和发射光谱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氩等离子体射流的电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研究了载气流量和弧电流的变化对射流
分析和研究目前临床针对肺结核患者应用化学疗法的研究进展。从患者治疗期间基本的用药理论作为基础,统计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总结出干预措施。从发现问题的本质出发,结合所研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由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多态性,使患者对各种药物存在明显的差异。个体化治疗是基于分子诊断学、基因组学等学科上的治疗方法,针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