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著尊”考——兼议“献尊”“象尊”及其他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礼·司尊彝》六尊之一“著尊”,郑玄注引郑司农提出两种说法,一是著略之尊,二是着地无足的尊.绝大多数学者采用第二说.其实汉代学者只是在推论.这两种解释都有问题,难以令人信服.“著”当读为“猪”,“猪尊”即猪形的尊.湖南湘潭船形山和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各出土一件铜猪尊.战国时人普遍使用“猪”来指代猪这种动物,则猪形尊被称为“猪尊”是完全可能的.六尊中的“献(牺)尊”“象尊”,学者们有多种观点.仔细考察可知,王肃、刘杳认为是牺牛形、象形的尊可信.这与“著(猪)尊”相合.《司尊彝》“六尊”“六彝”可分为两类,“献(牺)尊”“象尊”“著(猪)尊”及“鸡彝”“鸟彝”“虎彝”“蜼(鵻—隼)彝”得名于器形所象的动物,其余则与动物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是江苏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在资源有限的现实压力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其中的关键过程.[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数据包
  随着各类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数据业务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推动运营商从传统语音业务经营向数据业务流量经营转型。分析了当前移动运营
研究了移动云计算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移动云计算的概念和主要技术进行阐述,通过介绍移动云计算的服务模型,提出了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系统模型,并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基
中国古代天神、地祇与人鬼的祭祀均立有尸.尸既是人,又是神灵的象征与凭依,是神在礼仪实践中呈现形象的最佳载体.尸的形象遵循物象其类的原则,与神的遭遇、地位、职能、性格
  为了保证中国移动PS域核心网和WAP网关更好地保持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梳理2G、3G数据业务流量,将高价值流量、需要进行价值管理的流量与低价值或非关联应用流量进行区别
[目的/意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管党治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成为管党治党工作的客观需要和重要内容.
土地是农民最为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土地制度是农村民生丰盈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方式及其经济社会关系,地权结构与农村民生状况之间存在互动演化的客观规律.唐朝初期民生凋敝,统治者吸取隋朝教训,依据均平中庸、农为政本、民为邦本等民生理念,推行"均田制",授田于民,民生状况改善显著,人口增长迅速,盛世频现."安史之乱"后,"田制不立"背景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众多农户被迫流亡,民生状况不断恶化,社会矛盾冲突频发,终致王朝倾覆.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极致发展的朝代,通过剖析期间土地制度与民
  结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状态提出发展关键点,针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带宽瓶颈、终端平台差异、应用服务局限、资费配置单一化以及商业模式不足等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及策
  随着无线通信、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网络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
在康德这里,启蒙的原则就是大胆地运用人的理性,启蒙的理想就是通过理性批判来消解“宗教的不成熟状态”,进而实现人之“理性自由”.马克思实际上是继承了康德启蒙的理想,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