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川滇藏交界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的必经之地.该区域既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和能源储备区,也是藏族聚居区,还是集中连
【机 构】
: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滇藏交界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的必经之地.该区域既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和能源储备区,也是藏族聚居区,还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文章基于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国家统计年鉴,通过空间分析研究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政策对川滇藏交界区域国土空间发展的协调促进作用,并提出优化建议.分析表明,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生态保护精神具有长远的引导作用.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三生空间”在保持生态空间稳中有增的前提下,生产空间明显扩大,生活空间集聚高效.
其他文献
基于隧道开挖椭圆化变形模式,针对盾构施工分别考虑气压效应与无气压效应2种工况,提出饱和土中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长、短期变形和隧道衬砌内力位移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颇罗鼐传》是一部诗文结合的传记,文章主要采用结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和探讨诗歌写作对传记的价值和意义.首先,通过对诗歌在传记各章节中比例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传记第二章“青
3月7日上午,洛阳市委编办与新安县委编办全体党员干部赴正村镇古村村党史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守初心、践使命”支部联建活动.一行人参观了党史教育展馆,并重温了
良好的个体学风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终身享用不尽,受益无穷,而良好的班级学风是学生较好地进行学习的外部环境保证。因此,抓好班级学风建设,就抓住了繁杂的班
西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中不可避免受到冲击.转型困难、创新乏力已成为阻碍西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缺乏顶层设
文章运用藏北牧区236份农牧户问卷表数据资料,以交易视角的市场化思路,对牧户基本经济状况、市场化的认知态度和收支、金融等方面进行了一个较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案例
日本学者佐藤长定《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入蕃路线中段黄河源至拉萨的走向为玉树至唐古拉山口藏北路线,然而国内考古学界在这一线段没有发现吐蕃时期遗迹,这就与目前在康藏地
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相对贫困的治理要求,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西部地区的数据,选取基尼系数和一组广义熵族指数,对研究期内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单分布的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