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在城镇职业学校半年实习的观察、交流、了解,从学生德育现状、教师德育现状及当地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建议
在大学生就业率一路跌滑的态势下,中职生的就业率却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态势,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显示,去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面对如此大好的就业前景,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在吕梁某职业学校实习时,特意就此问题进行了观察、交流、了解。
一、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城镇中职学校在中职生的教育培养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德育课程设置问题
1、培养目标没有与当下社会形势相结合
一所吕梁区办学较出色的职业中学,其培養目标与市场需求是不吻合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高技术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量,但从当地学校的培养制度来看,学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升学率。而且把升学率定位为学生唯一的出路。这一做法完全忽视了本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当地学校在德育课程方面设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2012年以前的德育课不在高一二开设,如果大纲有德育考试要求,在高三会恶补起来,即在高三把三年的德育知识全补起来;2012年以前的德育课程全让语文老师兼带,2012年以后虽然安排了德育老师,但德育老师全没有政治学科背景。此外,就德育教学方面,没有与课本内容相符的教学参考书,在德育课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目标与方向来指导。
(二)职业中学德育教师现状
学校制度对职业中学德育教师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学校制度上没有对德育课程给予与之相符的重视,使得在德育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其他科目教师队伍中不曾有的懈怠情绪,甚至有老师认为"德育课上不上都行,缺个几节课的没事,临考试时给学生划上重点,让学生背诵就行;德育课其实就是讲故事的课……"。对中学德育课意义做如此解读的德育教师,我们又如何相信其能将德育课的宗旨给贯彻下去,又怎能很好地完成德育课本身的情感目标呢?另一方面,学校制度管理上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教师上课时,若有学生睡觉,便会扣教师的钱。这使得教师易对睡觉的学生产生怨恨情绪,进而导致师生关系陷入僵局,从而影响到德育课的正常实施。
(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首先,相比同龄进入普高的学生,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中初中阶段受教育时就是被老师、家长遗弃的一群人,长期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状态下成长,再加上又刚好进入成长的叛逆期,使得这群孩子身上存在着很多恶习。其次,短短的一学期观察、了解,发现中职生身上中存在着普高生不曾有的好多问题。80%学生见了老师不问好;普通班(文秘班、英语班、财会班)10%的学生是和老师经常起冲突的,嗑瓜子、聊天、玩手机……老师一旦制止,便与老师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机电班、计算机班(男生较多班级),上课有30%的同学睡觉;吸烟、打群架、进网吧的现象更是严重;行为更恶劣的有一女生趁宿舍其他同学上课,而偷拿其他同学的钱、手机;男生班多的班级更是,因打群架伤了胳膊、伤了腿的、头破的更是举不胜举;撒谎,欺骗老师的行为更是常见。最后,当下在校中职生大都是90后、00后,90后鲜明的特点,张扬个性、追求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再加上现在手机在中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使得他们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自制力差的他们还易受网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将为德育教育增加了一个新的难题。综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低、自制力很差、德育水平普遍较低,改善职业中学学生的德育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改善中职德育教育现状的建议
针对职业中学德育现状中的各种问题,现有如下建议:
(一)变革学校制度
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所定的方向以及所制定的制度,如果职业学校不能找准自己学校区别于普高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有技能的学生,那职业中学的教学工作是无法搞活的。当然,不得不承认城镇职业中学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设备,不得不把自己学校的目标方向定位升学率。这就需要国家在城镇职业教育中学给予一定的资助,使得职业中学能摆对自己的方向、目标,从而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制度。
(二)提高教师素质
如果学校的教育制度得以改善,教师要积极要求自己,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明确德育课的任务,向学校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真正使德育课堂有效开展起来。德育老师要把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作为自己艰巨而光荣的长期任务,把德育情感的培养渗透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
(三)努力开展心理教育的各项活动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心理上的顽疾而造成德育水平的降低,加大力度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又迫切。学校应成立一个心理辅导站,针对行为习惯恶劣、德育水平低下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分阶段的、有步骤地心理辅导,纠正其错误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多举行德育教育活动,可在学雷锋节日中,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的活动,或在劳动节中组织学生打扫当地的古建筑,还可以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开展系列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美德带给自己的快乐,让其在心理上有成功、愉悦的体验后,更容易对其不良行为进行修正,效果要比说教更好。此外,学校还应开家长会,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从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结语
就业前景如此大好的中职生,如果能在中职学校学的好技能,定可以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谋得一份好工作,并有一个好的未来。但当下通过实际了解发现城镇的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却实在令人堪忧,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使其不能很好地成长与学习,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调整方向,学校、老师和家长齐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让中职生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真正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刘国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松年.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郑和钓,等.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方道霖.中学政治课的回顾与思考[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张瑞霞(1988.3-),女,山西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级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关键词:城镇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建议
在大学生就业率一路跌滑的态势下,中职生的就业率却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态势,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显示,去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面对如此大好的就业前景,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在吕梁某职业学校实习时,特意就此问题进行了观察、交流、了解。
一、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城镇中职学校在中职生的教育培养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德育课程设置问题
1、培养目标没有与当下社会形势相结合
一所吕梁区办学较出色的职业中学,其培養目标与市场需求是不吻合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高技术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量,但从当地学校的培养制度来看,学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升学率。而且把升学率定位为学生唯一的出路。这一做法完全忽视了本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当地学校在德育课程方面设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2012年以前的德育课不在高一二开设,如果大纲有德育考试要求,在高三会恶补起来,即在高三把三年的德育知识全补起来;2012年以前的德育课程全让语文老师兼带,2012年以后虽然安排了德育老师,但德育老师全没有政治学科背景。此外,就德育教学方面,没有与课本内容相符的教学参考书,在德育课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目标与方向来指导。
(二)职业中学德育教师现状
学校制度对职业中学德育教师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学校制度上没有对德育课程给予与之相符的重视,使得在德育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其他科目教师队伍中不曾有的懈怠情绪,甚至有老师认为"德育课上不上都行,缺个几节课的没事,临考试时给学生划上重点,让学生背诵就行;德育课其实就是讲故事的课……"。对中学德育课意义做如此解读的德育教师,我们又如何相信其能将德育课的宗旨给贯彻下去,又怎能很好地完成德育课本身的情感目标呢?另一方面,学校制度管理上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教师上课时,若有学生睡觉,便会扣教师的钱。这使得教师易对睡觉的学生产生怨恨情绪,进而导致师生关系陷入僵局,从而影响到德育课的正常实施。
(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首先,相比同龄进入普高的学生,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中初中阶段受教育时就是被老师、家长遗弃的一群人,长期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状态下成长,再加上又刚好进入成长的叛逆期,使得这群孩子身上存在着很多恶习。其次,短短的一学期观察、了解,发现中职生身上中存在着普高生不曾有的好多问题。80%学生见了老师不问好;普通班(文秘班、英语班、财会班)10%的学生是和老师经常起冲突的,嗑瓜子、聊天、玩手机……老师一旦制止,便与老师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机电班、计算机班(男生较多班级),上课有30%的同学睡觉;吸烟、打群架、进网吧的现象更是严重;行为更恶劣的有一女生趁宿舍其他同学上课,而偷拿其他同学的钱、手机;男生班多的班级更是,因打群架伤了胳膊、伤了腿的、头破的更是举不胜举;撒谎,欺骗老师的行为更是常见。最后,当下在校中职生大都是90后、00后,90后鲜明的特点,张扬个性、追求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再加上现在手机在中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使得他们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自制力差的他们还易受网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将为德育教育增加了一个新的难题。综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低、自制力很差、德育水平普遍较低,改善职业中学学生的德育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改善中职德育教育现状的建议
针对职业中学德育现状中的各种问题,现有如下建议:
(一)变革学校制度
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所定的方向以及所制定的制度,如果职业学校不能找准自己学校区别于普高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有技能的学生,那职业中学的教学工作是无法搞活的。当然,不得不承认城镇职业中学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设备,不得不把自己学校的目标方向定位升学率。这就需要国家在城镇职业教育中学给予一定的资助,使得职业中学能摆对自己的方向、目标,从而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制度。
(二)提高教师素质
如果学校的教育制度得以改善,教师要积极要求自己,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明确德育课的任务,向学校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真正使德育课堂有效开展起来。德育老师要把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作为自己艰巨而光荣的长期任务,把德育情感的培养渗透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
(三)努力开展心理教育的各项活动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心理上的顽疾而造成德育水平的降低,加大力度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又迫切。学校应成立一个心理辅导站,针对行为习惯恶劣、德育水平低下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分阶段的、有步骤地心理辅导,纠正其错误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多举行德育教育活动,可在学雷锋节日中,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的活动,或在劳动节中组织学生打扫当地的古建筑,还可以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开展系列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美德带给自己的快乐,让其在心理上有成功、愉悦的体验后,更容易对其不良行为进行修正,效果要比说教更好。此外,学校还应开家长会,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从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结语
就业前景如此大好的中职生,如果能在中职学校学的好技能,定可以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谋得一份好工作,并有一个好的未来。但当下通过实际了解发现城镇的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却实在令人堪忧,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使其不能很好地成长与学习,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调整方向,学校、老师和家长齐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让中职生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真正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刘国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松年.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郑和钓,等.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方道霖.中学政治课的回顾与思考[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张瑞霞(1988.3-),女,山西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级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