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协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农牧学院”)作为农业高职院校的排头兵,与东台、昆山等地农广校合作,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创新实践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协同培育高素质农民模式,探索出一条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新路径,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生产经营能力优、科学文化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一、创新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如何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但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要求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培育目标定位、培育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培育深度和持续性等方面。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破解当前的难题,有效提高培育质量和效果。
  二、创新做法
  江苏农牧学院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目标,将中职与高职的专业、学制、课程等要素有机衔接,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两种培养形式融合贯通,建立“校地合作”“学分置换”“线上线下融合”“产学互融”等培育机制,探索形成了职业技能培训与中高职衔接教育协同培育高素质农民模式。2018年,江苏农牧学院与东台农广校合作开办首期“园艺技术”高素质农民中高职衔接班, 80名自愿报名的农民通过推荐和选拔考试等程序被录取为首批中高职衔接班学员。2019年,昆山班、兴化班陆续开班,三年来共录取农民大学生近1000名。
  (一)中职专业与高职专业相对接
  依托高职院校专业优势,围绕地方农业发展需求,江苏农牧学院将地方农广校开设的中职专业与相近的高职专业进行对接,建立中职和高职贯通培养农民渠道。如将东台农广校开设的中职专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园林绿化与江苏农牧学院的园艺技术进行有机衔接,形成高素质农民“园艺技术”中高职衔接专业。中职阶段学制3年,在农广校学习;中职毕业后只要通过该农广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即可成为高职学员,学员通过2.5—3年的高职阶段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即可顺利毕业。
  (二)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相衔接
  根据培育目标,江苏农牧学院将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建立与中高职衔接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将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现有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对接整合成一门新课程,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分中、高职两阶段进行教学,实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层次递进。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纳入智慧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与现代农业生产与适应的新课程。以东台园艺班为例,原有中职课程17门、高职课程24门,后将16门中职课程与15门高职课程进行对接,整合成15门全新课程,并重新明确课程的学时、学分、考核方式。
  (三)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相贯通
  农民教育培训与全日制大学生培养相比,有其特殊性。因农业生产、农场管理等原因无法长时间集中学习,农忙时节尤甚。因而,开展短期集中授课、送教上门和信息化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必由之路。为此,江苏农牧学院在确保培育质量的同时,创新性的建立了 “校地合作,学分互认,线上线下融合、农学互融”的育人机制,尤其是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进行融合贯通,农民参加相关主题的培训,其学时可置换学历教育课程学时。该做法有效了解决了上述问题,真正做到了让农民学员既能安心种好地,又能专心上好学。
  1.校地合作机制
  校地共同组建管理团队、教学团队,建立实践基地。以东台园艺班为例,江苏农牧学院与东台农广校共同设立中高职教研组。双方各明确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确定授课时间、安排授课教师、考勤统计公布、整理教学资料等班务工作;联合开展教学管理,共同做好建章立制、教学计划、学员管理、实践实习、考核评价、技能鉴定、质量督导等教学管理工作。共同组建以高职院校为主、农广校为辅的衔接班师资队伍,所有课程由江苏农牧学院和农广校教师共同承担。建立师资培养机制,地方农广校分批选派教师到江苏农牧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至半年的教学能力提升锻炼。2019年,江苏农牧学院与昆山、东台、滨海共同签订师资培养协议,通过三年时间,建立起一支校地联合、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队伍。2020年9月,东台第一期师资培训班50人在该院顺利完成了為期5天的培训。
  2.学分置换机制
  制定“学分银行”制度,将学员获得的培训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荣誉证书及授牌、职业资格证书、专利发明,完成的农业项目,个人从业经历,农技耘App积分等进行学分认定,存入个人“学分账户”,申请换算对应学历课程的学分或免修相应课程。如参加县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且经考核合格,培训一天折合0.5分,最多不超过10分;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初、中、高级证书分别可认定2、3、5分。通过学分互认,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相互认定、积累和转换,有效解决农学矛盾,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搭建了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立交桥。2019年,该校与东台农广校共同制定了《东台市农民中高职衔接教育学分置换办法(试行)》,组织对2018级东台园艺班80名学员进行了学分认定,共置换对应课程的学分125个,免修课时近1900学时。
  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机制
  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发远程教学平台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既能有序、完整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兼顾农民教育的特点。每一门课程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线上线下学习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线下教学主要采取就近就地集中开展课堂教学;依托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开展田间实训;联合院校专家和“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组建跟踪服务团队,就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及经营管理等难题进行“技术巡诊”和“现场指导”等。线上教学主要是利用腾讯课堂、钉钉等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网课直播,或者利用“云上智农”、“农技耘”App、微信公众号、QQ群等信息手段架设“空中课堂”,全时域、远距离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传送各类致富信息,开展远程技术指导。
  4.农学互融机制
  根据农民学习特点,实行“半农半读”“农学交替”,将农业生产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就近就地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顶岗实习和创业孵化,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近三年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组织中高职衔接班学员到滨海县随耕生态园、江苏中药科技园、东台三仓现代农业园等国家级、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开展实训教学累计达3000余人次、近6万学时,并在当地认定一批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学员利用农闲时节在基地就近开展“现代学徒制”顶岗学习。
  三、创新成效
  2018年以来,该校通过该模式已培育出一批农民精英,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据统计,参训参学的农民学员中72%的学员注册了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其中多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如昆山市十佳职业农民、昆山市新联会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委员会会长许玉凤,东台市市人大代表、东台市绿丰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曰芳等。 2019年10月,在洛阳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江苏农牧学院《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农民》入选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校党委书记何正东作为全国唯一的高校代表作了题为“加强校地融合 培育‘双高’农民”的主题发言,2020年该模式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基金项目:1.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JSJG361)
  2.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研究智库2020年度立项课题 “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102706)
  (作者单位: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
其他文献
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尘。  ——卡尔·萨根  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118种化学元素,它们构成了我们所知的几乎一切物质——包括我们自己。虽然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千变万化,来源也各不一样,但这些物质中基本的原子有着几乎一致的来源——那些在夜空中闪耀的恒星。  宇宙大爆炸  
本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突破  在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靠吞噬高温气体为生的超级黑洞。它将一切接近它的东西吞噬殆尽——连光也不例外。我们看不见黑洞本身,但可以观察到黑洞表面视界线(天文学上指黑洞的边界,在此边界以内的光无法逃离)留下的投影,而一张黑洞影子的照片,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宇宙重要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曾经认为,拍摄这样一张黑洞的照片需要地球大小的天文望远镜——直到凯蒂·伯曼和一支由天文学家组成的团队想
过去上百年,人类通过传统育种、转基因技术、施用化肥,已经将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挖掘得差不多了。叶片直立、矮杆、对化肥作用更敏感,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还要如何“修饰”,才能不断满足人类对于粮食的需求?科学家需要另辟蹊径,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获取能量初始的原点光合作用。  同样在农田里沐浴阳光,玉米、高粱转化光能的效率为何比水稻、小麦高出一大截,原来,它们采用的光合作用模式不同!玉米和水稻采用的是两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民政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措施,强化分类指导,在指导全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动员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有力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闻令而动全面履行疫情防控政治责任  疫情发生后,民政部党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将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
阿拉伯弯刀  1770年,英国詹姆斯·库克船长完成环游世界的航行回到英格兰,他带回了一件澳大利亚当地土著使用的“原始木剑”,认为这是当地人的重要狩猎和作战武器,并将其作为一件新奇的战利品带回英国。与他同行的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也把这种接近半圆形的弯曲木制片状工具描述成类似“阿拉伯弯刀”似的武器。这些早期的探险者都认为自己发现了“原始弯刀”,但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发现了什么。  直到1802年
近年来,吉林省东辽县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以基层一线实践锻炼为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创新载体等有效举措,精心实施“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年轻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努力实现年轻干部“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上得来”“流得动”,全面激发年轻干部队伍履职尽责、服务东辽振
全国人大代表、中部戰区空军某指挥所参谋长 刘文力——  世界并不太平,硝煙并未走远。  作为军人,我们坚决听党指挥、看齐追随,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持续把改革强军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要求,扎实地推动实战化训练落地生根,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我们将强化联合制胜、无联不胜理念,大力开展“学习对手、研究对手、战胜对手”活动,深入学习掌握远程机动、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它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300年前的中国,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八年级下册英语《Keep the CandleBurning》一文中,是通过蜡烛燃烧的小实验,证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而和英语课本的讲解不同,化学课本是通过红磷燃烧来证明的——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使瓶内水面上升。而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气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瓶内压强能减小吗?水面能上升吗?我很疑惑,同学们也都很纳闷儿。会不会是英语课本弄错了呢?还是另有奥
“主任,快回来,那个双胞胎的肝炎产妇宫缩无力大出血……”正在外院检查工作的妇产科刘敏主任电话没听完,就急火火地往医院赶。  52岁的产妇邵某来自浙江,200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孕,然而当她怀孕27周时胎儿流产了。今年她再次在北医三院经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成功,而且是双胎。邵女士在怀孕21周时便开始住院保胎。  8月28日上午9:00,经历了十月怀胎痛苦的邵女士被推进手术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