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其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培养 方法构建 能力提高
一、引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英语阅读材料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这不仅是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须把握的关键所在。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上而下模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把阅读材料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显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没有帮助的,笔者准备从过程呈现和问题提问中谈谈对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看法。
二、英语阅读过程的整体把握
1.对阅读主体心理的把握
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主体的心理准确把握是搞好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端正学生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思想认识,注意调动每位学生的阅读参与热情,帮助他们扫除阅读心理障碍,防止阅读流于形式。阅读前我们教师可以考虑布置一些任务,阅读完之后鼓励学生来讨论,这样的任务可以是概括文章大概,也可以是复述某个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实际上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边阅读边动脑思考,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为进一步阅读作好准备,只有在学生的心理认识上有阅读这个概念,就可以从侧面防止阅读的盲目性。同时,我们要告戒学生在阅读时要记下或划下认为对自己有用的或者感兴趣的词、短语、句子或段落,比如,一些名言警句,写得精彩的段落等等,留给他们读后去交流或者课后记忆背诵,但这些内容不要很多,否则就违背了英语阅读的初衷。
2.对阅读材料选择的把握
英语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对学生阅读材料的科学选择,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体现平和的心态,也就是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学生取得好的英语成绩,即使这样做了,那也只能是短见,因为学生的阅读认识并没有通过阅读训练有所提高。因此,在选材时,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所选材料要结合时事热点,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目前所教的内容相配套,所选的材料要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等等。对于选择后的阅读材料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纯粹凭兴趣而读,纯粹为娱乐而读,让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内容,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篇文章的主题感兴趣,就会迫切的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让兴趣来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
3.对阅读检测手段的把握
在学生进入阅读角色后,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某些合理化的检测,检测的方法与手段可以不拘一格。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阅读习惯,我们一般可采用指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的方法对他们进行阅读检测,此环节通常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所读感兴趣的文章,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短短的时间里同学们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阅读,通过这一步骤学生们在短时间内除了对材料上至少一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外,也能通过同学的介绍了解到自己没读的文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任务的布置来检测他们的阅读能力,检测阅读能力方式很多,如概括大意,复述故事,正误判断,多项选择,简答题,写读后感等,其中简答题有时要求学生写或回答一两个完整的句子,这种测试方法比较自然,因此效度较高,因为它能排除猜测的因素。
三、英语阅读问题的设计把握
1.对问题设计的梯度性把握
如果说阅读方法运用是全面指导英语阅读的话,那么阅读过程中教师问题的设计梯度则又体现了对英语阅读细节处理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一直很大,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教师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问题提问的梯度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原则, 它有助于指导教师来确定所提问题的度,度的把握合理将成为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须有度,提问设计应巧妙,只有有了科学合理的梯度体现,我们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否则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英语阅读无果而选择放弃对阅读活动的积极参与,这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全面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2.对问题设计的启发性把握
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也许很多,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数量,更取决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质量。因此,我们教师所设计的阅读问题必须要有相当的质量,也就是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提问要有拓宽思想认识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回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首尾相连,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不能信口开河。
3.对问题设计的思维性原则
教师的设计提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从而不仅培养了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而且会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所以,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十分注意问题的设计要能让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发展思维,换句话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在讲究阅读问题设计的同时,还得看问题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关注阅读过程能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确保学生阅读过程中智力活动得到充分调动,这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初中英语阅读材料虽然大多篇幅不长,但材料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内容中,运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平潮高级中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培养 方法构建 能力提高
一、引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英语阅读材料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这不仅是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须把握的关键所在。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上而下模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把阅读材料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显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没有帮助的,笔者准备从过程呈现和问题提问中谈谈对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看法。
二、英语阅读过程的整体把握
1.对阅读主体心理的把握
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主体的心理准确把握是搞好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端正学生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思想认识,注意调动每位学生的阅读参与热情,帮助他们扫除阅读心理障碍,防止阅读流于形式。阅读前我们教师可以考虑布置一些任务,阅读完之后鼓励学生来讨论,这样的任务可以是概括文章大概,也可以是复述某个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实际上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边阅读边动脑思考,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为进一步阅读作好准备,只有在学生的心理认识上有阅读这个概念,就可以从侧面防止阅读的盲目性。同时,我们要告戒学生在阅读时要记下或划下认为对自己有用的或者感兴趣的词、短语、句子或段落,比如,一些名言警句,写得精彩的段落等等,留给他们读后去交流或者课后记忆背诵,但这些内容不要很多,否则就违背了英语阅读的初衷。
2.对阅读材料选择的把握
英语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对学生阅读材料的科学选择,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体现平和的心态,也就是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学生取得好的英语成绩,即使这样做了,那也只能是短见,因为学生的阅读认识并没有通过阅读训练有所提高。因此,在选材时,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所选材料要结合时事热点,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目前所教的内容相配套,所选的材料要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等等。对于选择后的阅读材料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纯粹凭兴趣而读,纯粹为娱乐而读,让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内容,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篇文章的主题感兴趣,就会迫切的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让兴趣来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
3.对阅读检测手段的把握
在学生进入阅读角色后,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某些合理化的检测,检测的方法与手段可以不拘一格。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阅读习惯,我们一般可采用指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的方法对他们进行阅读检测,此环节通常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所读感兴趣的文章,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短短的时间里同学们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阅读,通过这一步骤学生们在短时间内除了对材料上至少一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外,也能通过同学的介绍了解到自己没读的文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任务的布置来检测他们的阅读能力,检测阅读能力方式很多,如概括大意,复述故事,正误判断,多项选择,简答题,写读后感等,其中简答题有时要求学生写或回答一两个完整的句子,这种测试方法比较自然,因此效度较高,因为它能排除猜测的因素。
三、英语阅读问题的设计把握
1.对问题设计的梯度性把握
如果说阅读方法运用是全面指导英语阅读的话,那么阅读过程中教师问题的设计梯度则又体现了对英语阅读细节处理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一直很大,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教师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问题提问的梯度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原则, 它有助于指导教师来确定所提问题的度,度的把握合理将成为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须有度,提问设计应巧妙,只有有了科学合理的梯度体现,我们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否则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英语阅读无果而选择放弃对阅读活动的积极参与,这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全面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2.对问题设计的启发性把握
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也许很多,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数量,更取决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质量。因此,我们教师所设计的阅读问题必须要有相当的质量,也就是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提问要有拓宽思想认识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回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首尾相连,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不能信口开河。
3.对问题设计的思维性原则
教师的设计提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从而不仅培养了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而且会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所以,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十分注意问题的设计要能让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发展思维,换句话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在讲究阅读问题设计的同时,还得看问题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关注阅读过程能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确保学生阅读过程中智力活动得到充分调动,这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初中英语阅读材料虽然大多篇幅不长,但材料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内容中,运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