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行胰体尾切除术在近期临床疗效上的优劣。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集对比机器人组与传统腹腔镜组胰体尾切除术近期临床疗效的文献。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保脾率、保脾血管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胰漏率、严重胰漏率、住院时间等。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太原 03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行胰体尾切除术在近期临床疗效上的优劣。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集对比机器人组与传统腹腔镜组胰体尾切除术近期临床疗效的文献。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保脾率、保脾血管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胰漏率、严重胰漏率、住院时间等。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1篇非随机对照研究,共计7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机器人组相比于传统腹腔镜组保脾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32,95%CI:1.07~5.04,P=0.03);保脾血管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07,95%CI:1.10~8.57,P=0.03);中转开腹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8,95%CI:0.35~0.97,P=0.04);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42,95%CI:-4.30~-0.55, P=0.01);手术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7.11,95%CI:9.06~45.16,P<0.01)。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胰漏率、严重胰漏率及术中输血率等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在近期疗效上显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值得在有条件的大型医疗中心推广,关于2种术式在远期疗效上的比较还需要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原位肝癌和转移灶中的差异基因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寻找肝癌转移治疗新的代谢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GEO)中下载编号为GSE40367的肝癌原发和转移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出差异基因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百科全书基因和基因组(KEGG)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析差异基因间的蛋白相互作用。通过文献检索
目的分析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NU)术后病理显示淋巴血管侵犯(LVI)阳性的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C)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5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为63岁,范围为36~81岁。根据LVI情况将其分为LVI阳性组(n=25)和LVI阴性组(n=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仅有小部分的患者在确诊时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姑息性治疗手段获益。物理治疗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的一种,其目的在于控制原发肿瘤生长、缓解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近些年,伴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肿瘤的物理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现在已经成为胰腺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包括射频消融、放疗等胰腺癌治疗相关的物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多重分子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Jagged2、Survivin及基质抗原2(STAG2)]来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预后,并对比其与传统的通过临床病理参数评估预后方法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2
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患者保乳意愿强烈,因此,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PubMed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发表的年龄<40岁女性乳腺癌的文献资料,以及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TAILORx、SOFT、TEXT中年龄<40岁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最新研究结果,探讨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癌的疾病特征和合理治疗。学习并综述欧洲肿瘤学院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共同发布的年轻女性乳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通过综合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可以重新获得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些综合治疗手段被称为转化治疗。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是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有效转化治疗方案,可以增加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时间,已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取得成果。本文旨在对FOLFIRINOX方案应用于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术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间隔时间对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70.11±5.01)岁,范围为60~79岁。根据前列腺穿刺后至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间隔时间分为<7 d组(n=32)和6~8周组(n=34)。对比分析两
胰腺切除术难度高、并发症多,其中胰瘘是胰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若胰瘘引流不畅,腐蚀胰腺周围组织形成脓液,易继发腹腔感染。胰瘘合并腹腔感染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而死亡。至今,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案尚无定论。本文综述了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相关研究,分析胰瘘合并腹腔感染诊断标准及常见致病菌,讨论其外科干预指征和系统治疗方案,旨在为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治疗提供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30例保乳手术中行射频消融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为27~91岁,对术后疗效、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进行门诊随访。结果随访18个月显示,2例(0.87%)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217例(94.35%)患者术后对乳房外形满意,8例(3.48
目的研究CPT联合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取MGC823、SGC7901胃癌细胞株培养传代。两细胞系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PT组、5-Fu组、L-OHP组、5-Fu+CPT组、L-OHP+CPT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CPT组给予CPT 1 000 μg/ml 2倍稀释直至0.004 μg/ml;5-Fu组给予5-Fu 2.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