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和她的三个身份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敏,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资深出版人。著有《白天鹅》《天上飘来一朵云》《深深的大草甸》《九十九个女人的故事》等小说,刚刚出版了记录她和儿子蒜头相处故事的新书《蒜头的世界》。在作家出版社期间,她编辑、出版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并独立出版了韩寒的第一部小说《三重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认识韩寒,看过他的《三重门》,却不知道正是因为她的发掘,韩寒才得以闯入大家的视线,成长为新一代文学偶像。她,就是袁敏。
  与袁敏对话,你只需要愉快地倾听,倾听她在不同时期经历的故事:儿子的趣事,挖掘韩寒的经历,初入文坛时得到的帮助……经常聊着聊着,她就会放松地靠在沙发上,闭目回忆。
  母亲、出版人、作家是当下袁敏的三个身份:做母亲,她看到了儿子蒜头调皮性格下的商业头脑;作为出版人,成为伯乐,她看到了韩寒非同凡响的文笔以及善良细腻的心;当作家,她是沈从文的关门弟子,一直坚持创作。这三重身份,都令她乐在其中。做母亲
  要和孩子做朋友
  记:您为什么会想到把孩子的故事记录成书,写成一本《蒜头的世界》呢?
  袁:我的孩子蒜头从小就比较有个性,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说,看你每次说儿子的故事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为什么不干脆写下来呢?我承认我的孩子很普通,但是他的成长非常有意思,而且潜意识中我还是觉得他是很有趣、很优秀的,所以我就写了这本书。
  记:您书中写到“糗事和趣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考验并矫正着父母看待孩子的目光和心态”,能用蒜头的例子和我们解释这句话吗?
  袁:我就举一个蒜头高中时要买校门口台球房的例子吧。当时蒜头对台球特别感兴趣,和台球房老板商量着想接手他的台球房,因为他觉得这个台球房地段好,客流量大,很多白领、学生会过来打一局休闲一下,是有很大商机的。于是,他就瞒着我们偷偷回北京,找同学筹钱,想从老板那买下这个台球房。后来这件事被我发现了,我问他承包这个台球房需要多少钱,他告诉我要30万。30万,对于我们成年人,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更别说是对一个高中生了,我没想到他居然会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面对类似的事情,一般家长可能会对蒜头进行批评教育,觉得他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但是我却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儿子的经济头脑以及行动能力,虽然最后他没有筹到这笔钱,也没有承包下台球房,但我觉得对他来说,这件事是一个挺好的锻炼。
  
  记:有些同学也和蒜头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可能会和父母的想法有冲突,遇到这种情况,您觉得他们该怎么做呢?
  袁:在碰到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意见相左的时候,首先要平静下来,平心静气地和父母讲自己的想法。但蒜头那次回北京筹钱是完全瞒着我们的,这其实说明我们在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如果我们交流足够频繁,孩子肯定会主动来和我们沟通。所以说,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不仅仅是孩子要主动,父母也要主动。另外,我建议同学们在和父母说自己想法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家长着急上火,这样容易两败俱伤。应该等到父母情绪平稳下来的时候,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记:父母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时,父母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压力。这种情况下,您觉得同学们该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袁:我觉得同学们是可以反抗的。比如老师家长让你做的事情是你实在不愿意做的,那你就一定要讲出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不敢和家长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把所有不开心都闷在心里,其实不说,会更不快乐。
  有一个女孩子曾和我说,她喜欢音乐,想当一名音乐老师,但她父母觉得当个音乐老师实在太平庸了。我问她有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爸妈,她说她不敢,因为怕爸爸妈妈生气。
  其实现在很多孩子,就和这个女孩一样,已经懂事得不像孩子了。所以我觉得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一定要和身边的人说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快乐,就像我和蒜头的相处模式,做他的好朋友,常和他聊天。
  做伯乐
  我看中了韩寒
  记:韩寒是通过您负责的作文大赛脱颖而出的,您对他文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袁:韩寒参加比赛的时候,我看过他的3篇参赛作文:《书店》《求医》《杯中窥人》。我对他文章的印象有三:第一是文笔老辣;第二是思想有深度,谈及的问题和表达的观念超过一般同龄人;第三是他的文章有一种幽默的自嘲,这种自嘲的精神,在其他人的作文中是很少见的。
  记:之后您为什么会想要帮他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
  袁:《三重门》的事情大概发生在他参加比赛一年后。当时我在《文汇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语文考试60分的孩子写出长篇小说》,文章主人公是韩寒,小说就是《三重门》。之前我对韩寒的文章很有印象,所以对这篇小说充满好奇,于是我立马飞到上海,问到韩寒电话后马上联系了他。
  记:编辑出版期间有什么故事发生吗?
  袁:大部分稿子改完之后,我给韩寒打了一个电话,提出我的修改意见,他也做了一些修改,修改完之后我就拿去排版印刷。这时候,他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袁老师,我想来北京看看稿子最后的校样。”我劝他:“你别来了,你6门功课都高挂红灯,你来了怎么对你爸妈交代。”然后我就挂了电话。结果第二天,我又接到了他的电话,原来他已经到我家楼下了。韩寒就这么没声没息地来了。我觉得他其实就是不放心,就怕我把他文章中有锋芒的东西删了,但其实我都没有删,因为我觉得这些是他文章的精华。
  记:《蒜头的世界》里有一篇《彩球坊》,提到一个“坏孩子”,也就是韩寒。在您眼中,当时的韩寒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袁:这里的坏孩子为什么打引号,是因为在我眼里,韩寒还算比较懂事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秀,甚至可以说有点腼腆,不像媒体说的那么狂傲和桀骜不驯。但是他一开口,虽然话不多,却透露着属于他自己的自信。
  记:您说韩寒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能举个例子吗?
  袁:他创办《独唱团》的时候有一个团队,那时候的《独唱团》实际上没有收入,即使在最难的时候,他也没有遣散团队,而是坚持用自己的稿费给大家发工资,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另外,他也非常喜欢帮助人,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买了20万元的药品,第一时间开车运到灾区,所以我觉得他很善良大方,很懂事。
  记:《蒜头的世界》新书发布会的时候,韩寒特意赶到杭州帮您站台,和《三重门》时期相比,您觉得韩寒有什么变化吗?
  袁:变化很大。《三重门》的时候他毕竟还只是个孩子,有自己的锋芒和自信。当时我带他去上海书城办一个读者见面会,他说他不接受签名售书,结果我和韩寒一走进书店,就看到一个码着书的大台子,台子前面的队伍排了两三千人,那肯定就是要签名的。韩寒看到这个情况后拂袖而去,直接就走了,一点面子都不给。但我觉得放在今天,同样一件事情,他肯定会大度很多。所以,我觉得他为人随和了很多,有度量、会让步,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了。
  记:韩寒现在有很多身份,比如导演、饭店老板,但是他出书却不那么频繁了,您会不会觉得可惜?
  袁: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该干什么事情,都会有自己的安排。我相信韩寒到一定时间也还是会写的,只是他不会硬写,不会为写而写,所以这可能也是他这段时间没有出书的原因。
  当作家
  我是沈从文的关门弟子
  记:您小时候就喜欢写作吗?
  袁: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写东西。小时候有个英雄叫王杰,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是给王杰写一首诗。人家最多写10句,我写了整整一本练习本。
  记:您后来为什么会想到从事文学工作?
  袁:最开始我是被分到工厂里做工人,我的车间只有我一个高中生,有时候单位要写点什么,就只能派我写,写着写着慢慢就有了机会。后来《收获》的主编,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来我们厂组稿,我写了一个散文,她觉得我文笔不错,给我发表了很多文章,之后我就直接从工厂调到了《东海》杂志社。期间,杂志社送我去中国作协讲习所,也就是现在的鲁迅文学院,读了两年书,我就开始慢慢走上了这条道路。当时鲁院给我派的导师是沈从文,其实我算是沈从文的关门弟子。
  记:那沈从文大师在写作上给您什么帮助吗?
  袁:沈老师都很随意的。我们一般一两个星期去他家一次,他也不给我们正式上课,喜欢和我们海阔天空地聊。虽然没有上课,但是通过这种聊天,我了解了很多作家的写作心得,这对我是很有帮助的。
  记:您觉得写作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袁:我觉得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寻找阅读和写作的快乐。我希望他们能大量阅读,因为阅读会让他们视野开阔,目光清澈。等你有大量阅读积累之后,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要表达就会拿起笔写。同学们应该把阅读积累的东西,或者生活中真切感受到的东西写下来,这样的作文才是比较好的作文。
  对袁敏来说,写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生活中的乐趣所在。最近袁敏忙着在各地学校讲座,她希望通过这些讲座把这种写作的乐趣传达给同学们:写作不应该只是考试的一部分,而应该是快乐生活的记录。
其他文献
我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没有光的黑夜  夜里,总是带着恐惧入睡。  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我的夜晚接受不了光亮,却又在黑暗中惶恐难安。  是害怕黑夜里充斥的沉寂,还是害怕那难以摸索的道路?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在那些没有光的夜里,无论眼睛是睁是闭,总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你到底想做什么?  每天早晨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坐到教室里,大脑依旧陷于昏昏沉沉的梦中状态。早
记:你的父母一定非常支持你画画吧?  桂:我爸爸在计量局工作,妈妈是研究教育心理学的老师,他们都很支持我。我小时候就爱画画,逮哪儿就往哪儿画,妈妈从不阻止我,甚至墙面被我画满了,她就在上面贴一层白纸或者报纸,然后我就继续画,画满了她就继续贴,反反复复。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妈妈陪我一起办《春蕾报》,我画画,妈妈负责用蜡纸刻版。那时每份报纸油印出来,我都很兴奋。还有很多同学来我家里投稿。这让我慢慢走出
我们为什么去太空?   了解宇宙演化及现象;探寻人类和地球生物在宇宙中的地位及意义;发展太空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不同领域……   这些都是我们探寻太空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对做客本期中天会客室的火箭工程师楚龙飞来说,驱动他探寻太空的,还有一个重要却简单的原因——星空在那里。   楚龙飞是谁?他是火箭工程师,也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翎客航天的联合创始人、CEO。2014年,他辞去中国运载火箭技
我是一个很平凡的女生,一个各方面都中等的高中生。有着不算漂亮也不算丑的相貌,一份中等的成绩(当然只是就我所在的学校来说),一个普通的家庭,没什么特长,也不是老师的“眼中钉”。总之,是一个丢在人群里就不见了的普通人。  从小到大我干什么都是普普通通的,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这可能是我的性格造成的吧,我希望自己面面俱到,是个全才,可又没有恒心,没有自信,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最终成了个“半吊子”。其实有时
【摘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因素指标框架的构建是相关因素监测的顶层设计,是相关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江苏省苏州市学生相关因素指标框架编制以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为基本原则,在构建过程中坚持专家引领、科学规范和本土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相关因素监测指标框架。  【关键词】学业质量监测;素质教育;指标框架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
自2018年“偶像元年”开启后,年轻的爱豆们在粉丝的热捧下不仅在各大综艺节目、广告中露脸,更频频出现在电视电影中。   对此,有人说:“这些明星空有一副好皮囊,压根没有演技、学识可言。”但也有人反驳说:“颜值即正义,这就是个看脸的时代!”   不仅娱乐圈对明星的“颜值”越来越看重,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容貌,甚至有不少高中生计划一毕业就去整容。但是,颜值真的是成功者的通行证吗?高
生于浙江台州的蔡天新,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  他是数学家,15岁考入山东大学,24岁获理学博士学位,31岁晋升教授,33岁成为CCTV“东方之子”,现为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诗人,读研期间,缪斯的一次偶然光顾催发了他的诗情,至今已出版诗集、随笔集、游记、传记等10多部文学作品和英、西、法、韩、斯拉夫、土耳其语等10种外版著作。  他是旅行家,直到上大学路上才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他
1952年,一代棋圣吴清源受人之托,把在围棋上初露头角的天才少年林海峰送进了日本棋院做院生,和一群年纪相仿的围棋少年们朝夕相处。这是因为,高超的棋力必须通过“不断地厮打才能获得”。就像哈利·波特虽然天赋异禀,也得去上魔法学校,无法在家中自学成才。  是年,林海峰10岁。棋院对院生的日常生活干涉不多,只身远离父母、处处言语不通的林海峰,被寂寞吞噬,他想在同学里交个朋友,却苦于完全融不进去,只能一个人
记:您北漂了10多年,那是怎样一段经历?  小:我大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是服装设计师,来北京之后转行做了动漫杂志编辑,后来又做过出版社图书编辑、时尚杂志记者、电视节目编导、广告文案、公关执行,现在进了房地产公司,做公司品牌总监。  记:北漂这么多年,换了这么多工作,您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小:我今年36岁了,这是一个理想照进现实的年纪。我已经分得清哪些是爱好,比如做电台主持
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有一片独一无二的神奇土地。她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神奇十大美景之一,她拥有“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貌”,她是电影《星球大战》拍摄取景地,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体验热气球之旅的地方……来到土耳其,不能不去卡帕多西亚!  听说我和老妹要去土耳其旅游,老爸极为不解:“为什么要去土耳其?从没听说谁去那里旅游的……”  为什么选择土耳其?因为它横跨亚欧两大洲,因为它有着东罗马帝国(拜